華文網

生長在農村路邊的一種野草,被稱為是“補益藥”,知道是啥野草嗎

生長在農村路邊的一種野草,被稱為是“補益藥”,知道是什麼野草嗎

這種野草被稱為“補益藥”,原來是叫地黃,我們來看看地黃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地黃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莖紫紅色。

依照炮製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幹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

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地黃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創匯產品之一,產品遠銷港澳、東南亞及日本等國。

功能主治: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

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此外,地黃有強心利尿、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

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

⑴降血糖:懷慶地黃的有效部分(R-BP-F)腹腔注射,對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實驗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

⑵止血:生地、熟地煎劑、生地炭、熟地炭灌胃, 對小鼠均可縮短血液凝固時間(毛細管法).

⑶抗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地黃70%甲醇提取物抑制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並有抗凝血酶作用, 對內毒素引起的大鼠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有對抗作用.

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損害等作用.

⑷治療肝炎:臨床報導地黃和甘草合用,無論是肌注或口服對傳染性肝炎都有一定作用,促進肝功能恢復,尤以ALT下降顯著且無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

⑸治療白喉:以生地黃為主,配合連翹、黃芩、麥冬、玄參的抗白喉合劑,服用後多在4天內退熱,假膜消失,咽痛好轉。

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