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後來呢之肆」區域性銀行如何借“雲閃付”App實現“彎道超車”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作者供職于中國銀聯

實習編輯 | 邢夢揚

寧波、青島兩地公交地鐵相繼開通銀聯手機閃付和銀聯二維碼支付,打造多元化支付乘車體驗。今天,我們繼續推出“雲閃付”App系列文章。

繼2017年12月11日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共同打造的銀行業移動支付通用入口“雲閃付”App之後,區域性銀行的銀行卡業務如何實現“彎道超車”?我們看到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一人多卡的用戶可通過“雲閃付”App申請部分銀行的Ⅱ、Ⅲ類帳戶,

不需要擁有所申請銀行的實體卡,通過綁定其他銀行的借記卡實現。實際上,就是為各行Ⅱ、Ⅲ類帳戶的互聯互通搭建起了橋樑。“雲閃付”App的面世,標誌著各行Ⅱ、Ⅲ類帳戶的合作又近了一步。

同時,我們回顧一下,2017年7月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金融工作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及“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四大原則展開,

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毫無疑問,這次金融工作會議根據我國金融發展的具體情況和全球金融發展的最新動態,為我國未來金融發展確定了基調、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藍圖,將是未來幾年各家金融機構的工作重心。那麼,區域性銀行銀行卡業務自然不會置身其外。

1

對“三項任務”等指導方針的認識

對於上述指導方針,廣大從業人員衷心擁護,堅決執行。但是,可能有人會認為,相對銀行卡業務而言,在行動上可能會無從下手,在思想上抓不住重點。譬如,服務實體經濟,銀行卡業務的服務物件是對個人的,兩者如何匹配?實際上,這只是從髮卡端看問題,沒有從受理端看問題。在我國受理市場活躍的億萬特約商戶,每一個都是實實在在的實體經濟。

服務於他們,提升支付結算服務水準,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個安全、方便、快捷的用卡環境,促進經濟繁榮昌盛,就是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服務實體經濟是基石。從宏觀層面講,重視受理市場,是推動銀行卡產業鏈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實體經濟能穩定創造就業,國家人力資源部曾經做過統計,GDP每增長1%,就能創造150萬的就業崗位,

國內每年新增1000萬就業人口勢必要求國內的GDP增長在6.5%以上才能保證充分就業。就銀行卡產業而言,儘管商戶的收銀員流動性很強,但是,促進收銀員熟練掌握受理銀行卡要點,把這項工作當作職業技能對待,不僅能培育一支支撐受理市場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夠加速社會資金流轉,推進經濟快速發展,這與國家深化供給側改革的政策也是相符的。

從微觀層面上講,當前受理側的技術應用飛速發展,收銀員熟練掌握受理技能,不僅有助於擴大銀行卡交易規模,而且也是新業務的最佳宣傳員、輔導員。因此,下力氣仔細研究如何調動特約商戶的受理積極性,擴大和深化銀行卡受理面也是2018年要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城市市場,可能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如何讓收銀員接受並掌握手機支付、免簽免密、金融二維碼等新型受理方式;在農村市場,2018年的工作重心之一,應該是充分發揮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的作用,服務“三農”。在內蒙古牧區,銀行卡手機支付就克服了地廣人稀、交易不便的難題,説明各方達成交易,降低經營成本,用健康的支付管道達到了清理、規範中間業務環節及避免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充分發揮金融行業組織架構健全,經濟資訊溝通通暢,業務觸角深入各處,在群眾心目中具有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公信力等優勢,通過建設受理市場,積極為“三農”搭建健康交易管道,從而達到推進金融精准扶貧,鼓勵發展綠色金融的目的。譬如,通過手機銀行、網銀等多種管道幫助那些“躲在深閨無人知的農副產品走向市場”,從而實現銀行卡業務與當地經濟的一起騰飛。

防範金融風險是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保障。防範金融風險是銀行業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強調的核心和重點。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容放鬆和懈怠。近年來,國外爆發的金融危機及其危害性有目共睹。如果放任系統性風險的爆發,不僅會極大地損害金融機構自身,也會損害改革開放多年來取得的成果,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對於銀行卡行業而言,尤其如此,銀行卡業務涉及千家萬戶,一旦出現風險將直接損害持卡人的個人利益,進而可能產生一系列的惡劣影響。區域性銀行在堅持既有規章制度的同時,還要根據新時期的時代特點及新業務的發展特點,不斷完善規章制度,要始終把風險管控在籠子中。近年來,銀行卡行業還是出現了一些不良苗頭,儘管剛剛露頭就被大家齊心協力地打壓了下去,但是,決不可以掉以輕心。任何打著業務創新旗號突破政策底線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要大家時刻保持警惕,堅決抵制的。

深化金融改革是工具和手段。其目的還是為了推進和保障前兩者。就銀行卡行業而言,其發展與科技發展緊密相連。那些舊有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條條框框都應該被打破;在打破舊有束縛的同時,還要及時建立起新的業務技術保障。業務需要轉型的也要堅決果斷地抓住契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業務的先進性,方便民眾。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從業人員始終保持接納吸收先進科學技術的態度,保持將高科技迅速轉化為行業生產力的敏銳性和果敢的行動力。

“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三項任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從宏觀金融政策的角度,對2018年區域性銀行的銀行卡業務發展的一些分析。從區域性銀行的經營層面上看還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2

區域性銀行的市場地位是明確的

一直以來,區域性銀行基本是圍繞“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定位開展業務。多年來,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它們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一員,是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將其稱之為一支生力軍也不為過。但是,近年來,一些區域性銀行發展速度很快,業務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其中有應對宏觀環境、行業競爭、自身局限做出的“市場選擇”,由此也帶來一些問題。特別是銀行卡業務,如何對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在2018年似乎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成為業務向左、還是向右的一個轉捩點。

是抱殘守缺,還是順應潮流。筆者曾經與一家區域性銀行的銀行卡部門負責人交流過,試圖說服他們採用當前較為先進的一些支付手段,譬如,Apple Pay、免簽免密、金融二維碼等。但是,他對此一概拒絕,採用閉門政策。他認為,那些方式和手段不過是市場過客,是水面上的浪花和泡沫,他要學姜太公釣魚,篤定地圍繞他們本行既定的目標客戶群開展線下業務。無論怎樣勸說,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任你有千條計,我還是老主意,一門心思圍繞一個客戶群開展業務。結果,該行銀行卡業務客戶群體結構單一,原有客戶大量流失,喪失了很多可以大發展的良好機遇。與一些先進的全國性銀行相比,區域性銀行自出生之日起,就帶有先天不足。譬如,發展的空間有限,在人才、產品、技術上的匱乏,特別是高附加值、高客戶黏性、可以組合的產品更少。上文所提的這家銀行,由於經營策略上的固執,甚至罔顧自身與地方政府的密切關係,主動放棄了一些很有社會影響力、公認的能夠推進本行業務上臺階的項目,很是令人扼腕惋惜。

或許這位負責人會認為,專注于某一客戶群體深耕細作,完全可以打造出一個品牌,能培育出一顆長期為本行做貢獻的鐵杆莊稼。但是,他的經營思想還是沉浸在對業務環境的靜態認識上,忽略了當前風起雲湧的互聯網經濟,智慧化終端對大多數業務的聚集性。而且,一旦該行降低對特定人群的行銷投入,在客戶普遍存在逐利心理的作用下,這一經營模式還能堅持多久?很可能會最終不得不面對客戶流失,或者合作業務量占比下降的窘境。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是在放大本行多種支付管道不足、產品單一和服務能力不足的短板缺陷。據說,這位負責人不會網上購物並拒絕用智能手機。

儘管這一現象屬於個例,但是,如果把多數區域性銀行卡業務經營者的思路與之對照,是否會有一絲影子呢?畢竟當前的科技發展太過迅猛,一種支付模式剛剛問世,新的方式就又要出來了,“停下腳步喘口氣的思想,懈怠的情緒”,不能說絕對沒有市場。可是,也正因為科技發展迅速,市場洗牌的速度同樣在加快,大家的市場份額升降比例也許就是取決於經營者決斷時的明智與否。

理論界一直在討論打破金融行業剛性兌付的問題。由此,一些專家也指出,個別體量小、定位不清晰的小(微)型銀行或將消失。在此背景下,2018年區域性銀行銀行卡業務一定要加強危機感,要認識到外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發展空間不斷壓縮,要認識到自身核心競爭力存在短板,持續發展後勁有待提升。所以,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探索與自身能力同步、與時代同步的發展模式,正確把握好取和舍的問題、大和小的問題、快和慢的問題是當前的一道必答題。區域性銀行要順應潮流,應對得當,要有十足的信心。因為先進的科學技術(支付手段)是平等地呈現在每一家機構面前的,誰先抓住,誰就佔領了先機,從而利用金融科技實現彎道超車,把握住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

歸根結底,在可預見的業務發輾轉型期,經營者思想上的轉型很重要,而後才是業務轉型。

是顧眼前利益,還是放眼全域。在行業內,有一句話廣為流傳,“有所為,有所不為。”道理很明確,無需多言。但是,在部門利益面前,個別經營者就把這句話拋到了腦後。與協力廠商聯手打規章制度擦邊球者有之;極個別人甚至有踐踏法規紅線,最終導致高管入獄者有之;為追求有限的存款、收入,罔顧本行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者有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業務發展的高峰期,借用股市中的一句話,豬都能站到高位。但是,在業務發展的選擇期,如果不能及時甩掉包袱,清除以往埋下的各式各樣的風險隱患,未來可能就會把經營者推向負面的極端。

存在違規風險的畢竟是少數,但是,經營策略不明晰,不能因勢利導、及時調整,也是一項巨大的風險。當前的銀行卡支付行業不僅是行業內的競爭,還有來自行業外的競爭。在整個支付行業整體繁榮的同時,如何處理與外部合作的關係也到了無法回避的關鍵時點。是拿有限的手續費,任由對方使用本行已髮卡,獲取客戶資訊,使自己淪為一個通道,還是大家一起坐到談判桌前重新計算利益劃分,都需要及時做出決斷。有位銀行信用卡部門的總經理曾說,這件事的利弊已經看得很清楚,不能被假像所綁架,不合作不現實。但是,要把握度,要保護自己應有的權利。最起碼本行的各部門要從全行的角度出發,不妥協、不犧牲本行的合理利益。如果對方過於強勢,可以聯合各家銀行共同談判,同時,尋求行業主管部門的理解和支持。

是堅持單一化經營,還是多策並舉。有一家銀行信用卡部的負責人公開談到,只做分期付款、消費金融,其它的業務不做。沒錯,做分期付款和小額貸款能夠保證本部門的利潤收入指標完成的比較好。但是,如果僅是如此,那麼信用卡就會淪為單一的初級信貸工具。而且此舉似乎有把信用卡的貸款功能與其它基本功對立的嫌疑。這樣不僅會導致產品結構單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僅僅是對風險的把控就失去了很好的依託。信用卡部門判斷自身客戶的資信水準,從客戶用卡的歷史情況就能基本明白。髮卡機構如果不顧髮卡,那麼就失去了新客源;如果不注重用卡,那麼留下來的客戶只能是資金的渴望者。其間的風險和利弊昭然若揭。

信用卡這一產品的誕生初衷是通過刺激消費,為髮卡機構帶來利潤,並在髮卡機構與客戶間形成長期的良性迴圈。這是一條業務主線,在這條主線的基礎上衍生出其他功能及客戶權益。它已經成為公認的,提升銀行整體服務水準的一個引擎,是承載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平臺之一。在當今中小銀行零售業務轉型呼聲漸高的當今,如果僅關注信用卡的一項功能,放棄其它,很有可能把銀行業務的發展領向死胡同。當年,是銀行卡的發行推進了銀行的電算化,而今層出不窮的新型科技手段將繼續扮演推進銀行升級換代的推手。目前,銀行卡受理的可穿戴設備、面部識別、智慧化以及區塊鏈等技術,都是先進銀行關注並積極進軍的領域。因此,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統籌兼顧,多策並舉,才是銀行卡業務發展的正道。

3

業內合作將是潮流

本世紀初,伴隨中國銀聯的成立,銀聯卡的聯網通用方便了億萬民眾。與此同時,各行的銀行卡業務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這是在同一行業內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成功典範之一。2017年,各行逐漸開通Ⅱ、Ⅲ類帳戶,為2018年各行在新層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Ⅱ、Ⅲ類帳戶業務模式將原有的銀行結算帳戶從開立管道、功能、限額等維度分為三級,針對每一級帳戶體系界定了清晰的分類管理和動態管理。Ⅱ、Ⅲ類帳戶的開立,由於是虛擬卡,且限額的限制確保了帳戶安全,持卡成本趨近於零。借記卡持卡人數量不再是銀行產品銷售的制約因素,只要產品有競爭力,使用者不介意單獨開一個虛擬的Ⅱ類帳戶,有望真正激發銀行業產品創新和產品行銷的積極性。同時,用戶無疑也是最大的受益方。Ⅱ、Ⅲ類帳戶的開立,坐實銀行帳戶實名制有關身份核實的要求,滿足合規和金融安全保障訴求;在網路支付場景日益豐富的情況下,給銀行線上開戶提供一個可操作的標準,與支付機構的支付帳戶體現監管對等;提供了代理開戶的實施規範,突出了銀行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人性化。

2017年12月,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共同打造的銀行業移動支付通用入口“雲閃付”App發佈。“雲閃付”App支持線上線下全生態移動支付,覆蓋日常生活的重要支付場景,可提供全面的銀行卡跨行帳戶服務。一人多卡的用戶,可以通過App內的“卡包”選擇用卡。通過“雲閃付”App申請部分銀行的Ⅱ、Ⅲ類帳戶,可以不需要擁有所申請銀行的實體卡,通過綁定其他銀行的借記卡實現。實際上,就是為各行Ⅱ、Ⅲ類帳戶的互聯互通搭建起了橋樑。對民眾而言,最直接的實惠是可以便捷地參加各行的優惠活動。例如,過去在商場、便利店看到某銀行的優惠活動,以往如果沒有該行的銀行卡就享受不到優惠,而通過“雲閃付”App就可以通過臨時申請該銀行的Ⅲ類帳戶,從而參加活動。“雲閃付”App的面世,標誌著各行Ⅱ、Ⅲ類帳戶的合作又近了一步。

在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開展Ⅱ、Ⅲ類帳戶互聯互通業務,可以有效擴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客戶群體,拓寬服務功能,加強農信系統內資訊、產品、資金、風控等資源的共用以及業務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同時,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也在同步計畫與其他商業銀行建立互聯互通合作機制,為廣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提供包括農信銀快匯、城鄉通、網路支付、Ⅱ、Ⅲ類帳戶互聯互通等在內的資金清算服務,以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電子商務、閘道支付、電票、農信通自助金融服務等在內的技術支援服務,以多樣化的支付服務產品和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務,將普惠金融擴展到更廣泛的區域和群體。

儘管一些銀行對此持觀望態度,個別同志有消極抵制情緒,但是,任何阻礙都會被時代的滾滾洪流一掃而空,合作的曙光已經在天際邊閃亮。

4

把控風險,監管口徑將趨緊

2017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無證支付機構進行集中整治,同時下發了持證支付機構自查內容和無證機構的篩查重點、認定標準說明。這是2016年10月以來,支付行業專項整治工作的延續和進一步深入。本次《通知》以持證機構為重點檢查對象,持證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銀聯、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同城清算系統運營機構、小額支付系統集中代收付中心運營機構。全面檢查持證機構違規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行為。

有專業人士指出,在以往打擊二清機構的過程中,中國人民銀行發現無證支付機構生存的土壤,主要是銀行和支付機構違規為其提供清算通道。所以,本次《通知》相當於消滅土壤,無證支付這種事不能出現,支付市場將回到良幣驅逐劣幣的狀態。

中國人民銀行持續的整治動作表明,依法合規的機構業務運營將得到支援和保護。反之,投機取巧的機構,僅能得到暫時的小利。在重新明確秩序後,不僅會成為調整的重災區,而且要為違規行為付出代價,實屬得不償失。即便有個別漏網之魚,那麼也不會得意太久,後續肯定還會有更加嚴格、嚴厲的措施出臺。所以,儘快回到依法合規的軌道上來才是正途。

戳連結,更有料!

【後來呢之壹】“雲閃付”App之後的五件事

當前受理側的技術應用飛速發展,收銀員熟練掌握受理技能,不僅有助於擴大銀行卡交易規模,而且也是新業務的最佳宣傳員、輔導員。因此,下力氣仔細研究如何調動特約商戶的受理積極性,擴大和深化銀行卡受理面也是2018年要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城市市場,可能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如何讓收銀員接受並掌握手機支付、免簽免密、金融二維碼等新型受理方式;在農村市場,2018年的工作重心之一,應該是充分發揮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的作用,服務“三農”。在內蒙古牧區,銀行卡手機支付就克服了地廣人稀、交易不便的難題,説明各方達成交易,降低經營成本,用健康的支付管道達到了清理、規範中間業務環節及避免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充分發揮金融行業組織架構健全,經濟資訊溝通通暢,業務觸角深入各處,在群眾心目中具有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公信力等優勢,通過建設受理市場,積極為“三農”搭建健康交易管道,從而達到推進金融精准扶貧,鼓勵發展綠色金融的目的。譬如,通過手機銀行、網銀等多種管道幫助那些“躲在深閨無人知的農副產品走向市場”,從而實現銀行卡業務與當地經濟的一起騰飛。

防範金融風險是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保障。防範金融風險是銀行業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強調的核心和重點。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容放鬆和懈怠。近年來,國外爆發的金融危機及其危害性有目共睹。如果放任系統性風險的爆發,不僅會極大地損害金融機構自身,也會損害改革開放多年來取得的成果,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對於銀行卡行業而言,尤其如此,銀行卡業務涉及千家萬戶,一旦出現風險將直接損害持卡人的個人利益,進而可能產生一系列的惡劣影響。區域性銀行在堅持既有規章制度的同時,還要根據新時期的時代特點及新業務的發展特點,不斷完善規章制度,要始終把風險管控在籠子中。近年來,銀行卡行業還是出現了一些不良苗頭,儘管剛剛露頭就被大家齊心協力地打壓了下去,但是,決不可以掉以輕心。任何打著業務創新旗號突破政策底線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要大家時刻保持警惕,堅決抵制的。

深化金融改革是工具和手段。其目的還是為了推進和保障前兩者。就銀行卡行業而言,其發展與科技發展緊密相連。那些舊有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條條框框都應該被打破;在打破舊有束縛的同時,還要及時建立起新的業務技術保障。業務需要轉型的也要堅決果斷地抓住契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業務的先進性,方便民眾。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從業人員始終保持接納吸收先進科學技術的態度,保持將高科技迅速轉化為行業生產力的敏銳性和果敢的行動力。

“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三項任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從宏觀金融政策的角度,對2018年區域性銀行的銀行卡業務發展的一些分析。從區域性銀行的經營層面上看還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2

區域性銀行的市場地位是明確的

一直以來,區域性銀行基本是圍繞“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定位開展業務。多年來,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它們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一員,是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將其稱之為一支生力軍也不為過。但是,近年來,一些區域性銀行發展速度很快,業務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其中有應對宏觀環境、行業競爭、自身局限做出的“市場選擇”,由此也帶來一些問題。特別是銀行卡業務,如何對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在2018年似乎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成為業務向左、還是向右的一個轉捩點。

是抱殘守缺,還是順應潮流。筆者曾經與一家區域性銀行的銀行卡部門負責人交流過,試圖說服他們採用當前較為先進的一些支付手段,譬如,Apple Pay、免簽免密、金融二維碼等。但是,他對此一概拒絕,採用閉門政策。他認為,那些方式和手段不過是市場過客,是水面上的浪花和泡沫,他要學姜太公釣魚,篤定地圍繞他們本行既定的目標客戶群開展線下業務。無論怎樣勸說,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任你有千條計,我還是老主意,一門心思圍繞一個客戶群開展業務。結果,該行銀行卡業務客戶群體結構單一,原有客戶大量流失,喪失了很多可以大發展的良好機遇。與一些先進的全國性銀行相比,區域性銀行自出生之日起,就帶有先天不足。譬如,發展的空間有限,在人才、產品、技術上的匱乏,特別是高附加值、高客戶黏性、可以組合的產品更少。上文所提的這家銀行,由於經營策略上的固執,甚至罔顧自身與地方政府的密切關係,主動放棄了一些很有社會影響力、公認的能夠推進本行業務上臺階的項目,很是令人扼腕惋惜。

或許這位負責人會認為,專注于某一客戶群體深耕細作,完全可以打造出一個品牌,能培育出一顆長期為本行做貢獻的鐵杆莊稼。但是,他的經營思想還是沉浸在對業務環境的靜態認識上,忽略了當前風起雲湧的互聯網經濟,智慧化終端對大多數業務的聚集性。而且,一旦該行降低對特定人群的行銷投入,在客戶普遍存在逐利心理的作用下,這一經營模式還能堅持多久?很可能會最終不得不面對客戶流失,或者合作業務量占比下降的窘境。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是在放大本行多種支付管道不足、產品單一和服務能力不足的短板缺陷。據說,這位負責人不會網上購物並拒絕用智能手機。

儘管這一現象屬於個例,但是,如果把多數區域性銀行卡業務經營者的思路與之對照,是否會有一絲影子呢?畢竟當前的科技發展太過迅猛,一種支付模式剛剛問世,新的方式就又要出來了,“停下腳步喘口氣的思想,懈怠的情緒”,不能說絕對沒有市場。可是,也正因為科技發展迅速,市場洗牌的速度同樣在加快,大家的市場份額升降比例也許就是取決於經營者決斷時的明智與否。

理論界一直在討論打破金融行業剛性兌付的問題。由此,一些專家也指出,個別體量小、定位不清晰的小(微)型銀行或將消失。在此背景下,2018年區域性銀行銀行卡業務一定要加強危機感,要認識到外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發展空間不斷壓縮,要認識到自身核心競爭力存在短板,持續發展後勁有待提升。所以,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探索與自身能力同步、與時代同步的發展模式,正確把握好取和舍的問題、大和小的問題、快和慢的問題是當前的一道必答題。區域性銀行要順應潮流,應對得當,要有十足的信心。因為先進的科學技術(支付手段)是平等地呈現在每一家機構面前的,誰先抓住,誰就佔領了先機,從而利用金融科技實現彎道超車,把握住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

歸根結底,在可預見的業務發輾轉型期,經營者思想上的轉型很重要,而後才是業務轉型。

是顧眼前利益,還是放眼全域。在行業內,有一句話廣為流傳,“有所為,有所不為。”道理很明確,無需多言。但是,在部門利益面前,個別經營者就把這句話拋到了腦後。與協力廠商聯手打規章制度擦邊球者有之;極個別人甚至有踐踏法規紅線,最終導致高管入獄者有之;為追求有限的存款、收入,罔顧本行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者有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業務發展的高峰期,借用股市中的一句話,豬都能站到高位。但是,在業務發展的選擇期,如果不能及時甩掉包袱,清除以往埋下的各式各樣的風險隱患,未來可能就會把經營者推向負面的極端。

存在違規風險的畢竟是少數,但是,經營策略不明晰,不能因勢利導、及時調整,也是一項巨大的風險。當前的銀行卡支付行業不僅是行業內的競爭,還有來自行業外的競爭。在整個支付行業整體繁榮的同時,如何處理與外部合作的關係也到了無法回避的關鍵時點。是拿有限的手續費,任由對方使用本行已髮卡,獲取客戶資訊,使自己淪為一個通道,還是大家一起坐到談判桌前重新計算利益劃分,都需要及時做出決斷。有位銀行信用卡部門的總經理曾說,這件事的利弊已經看得很清楚,不能被假像所綁架,不合作不現實。但是,要把握度,要保護自己應有的權利。最起碼本行的各部門要從全行的角度出發,不妥協、不犧牲本行的合理利益。如果對方過於強勢,可以聯合各家銀行共同談判,同時,尋求行業主管部門的理解和支持。

是堅持單一化經營,還是多策並舉。有一家銀行信用卡部的負責人公開談到,只做分期付款、消費金融,其它的業務不做。沒錯,做分期付款和小額貸款能夠保證本部門的利潤收入指標完成的比較好。但是,如果僅是如此,那麼信用卡就會淪為單一的初級信貸工具。而且此舉似乎有把信用卡的貸款功能與其它基本功對立的嫌疑。這樣不僅會導致產品結構單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僅僅是對風險的把控就失去了很好的依託。信用卡部門判斷自身客戶的資信水準,從客戶用卡的歷史情況就能基本明白。髮卡機構如果不顧髮卡,那麼就失去了新客源;如果不注重用卡,那麼留下來的客戶只能是資金的渴望者。其間的風險和利弊昭然若揭。

信用卡這一產品的誕生初衷是通過刺激消費,為髮卡機構帶來利潤,並在髮卡機構與客戶間形成長期的良性迴圈。這是一條業務主線,在這條主線的基礎上衍生出其他功能及客戶權益。它已經成為公認的,提升銀行整體服務水準的一個引擎,是承載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平臺之一。在當今中小銀行零售業務轉型呼聲漸高的當今,如果僅關注信用卡的一項功能,放棄其它,很有可能把銀行業務的發展領向死胡同。當年,是銀行卡的發行推進了銀行的電算化,而今層出不窮的新型科技手段將繼續扮演推進銀行升級換代的推手。目前,銀行卡受理的可穿戴設備、面部識別、智慧化以及區塊鏈等技術,都是先進銀行關注並積極進軍的領域。因此,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統籌兼顧,多策並舉,才是銀行卡業務發展的正道。

3

業內合作將是潮流

本世紀初,伴隨中國銀聯的成立,銀聯卡的聯網通用方便了億萬民眾。與此同時,各行的銀行卡業務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這是在同一行業內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成功典範之一。2017年,各行逐漸開通Ⅱ、Ⅲ類帳戶,為2018年各行在新層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Ⅱ、Ⅲ類帳戶業務模式將原有的銀行結算帳戶從開立管道、功能、限額等維度分為三級,針對每一級帳戶體系界定了清晰的分類管理和動態管理。Ⅱ、Ⅲ類帳戶的開立,由於是虛擬卡,且限額的限制確保了帳戶安全,持卡成本趨近於零。借記卡持卡人數量不再是銀行產品銷售的制約因素,只要產品有競爭力,使用者不介意單獨開一個虛擬的Ⅱ類帳戶,有望真正激發銀行業產品創新和產品行銷的積極性。同時,用戶無疑也是最大的受益方。Ⅱ、Ⅲ類帳戶的開立,坐實銀行帳戶實名制有關身份核實的要求,滿足合規和金融安全保障訴求;在網路支付場景日益豐富的情況下,給銀行線上開戶提供一個可操作的標準,與支付機構的支付帳戶體現監管對等;提供了代理開戶的實施規範,突出了銀行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人性化。

2017年12月,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共同打造的銀行業移動支付通用入口“雲閃付”App發佈。“雲閃付”App支持線上線下全生態移動支付,覆蓋日常生活的重要支付場景,可提供全面的銀行卡跨行帳戶服務。一人多卡的用戶,可以通過App內的“卡包”選擇用卡。通過“雲閃付”App申請部分銀行的Ⅱ、Ⅲ類帳戶,可以不需要擁有所申請銀行的實體卡,通過綁定其他銀行的借記卡實現。實際上,就是為各行Ⅱ、Ⅲ類帳戶的互聯互通搭建起了橋樑。對民眾而言,最直接的實惠是可以便捷地參加各行的優惠活動。例如,過去在商場、便利店看到某銀行的優惠活動,以往如果沒有該行的銀行卡就享受不到優惠,而通過“雲閃付”App就可以通過臨時申請該銀行的Ⅲ類帳戶,從而參加活動。“雲閃付”App的面世,標誌著各行Ⅱ、Ⅲ類帳戶的合作又近了一步。

在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開展Ⅱ、Ⅲ類帳戶互聯互通業務,可以有效擴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客戶群體,拓寬服務功能,加強農信系統內資訊、產品、資金、風控等資源的共用以及業務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同時,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也在同步計畫與其他商業銀行建立互聯互通合作機制,為廣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提供包括農信銀快匯、城鄉通、網路支付、Ⅱ、Ⅲ類帳戶互聯互通等在內的資金清算服務,以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電子商務、閘道支付、電票、農信通自助金融服務等在內的技術支援服務,以多樣化的支付服務產品和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務,將普惠金融擴展到更廣泛的區域和群體。

儘管一些銀行對此持觀望態度,個別同志有消極抵制情緒,但是,任何阻礙都會被時代的滾滾洪流一掃而空,合作的曙光已經在天際邊閃亮。

4

把控風險,監管口徑將趨緊

2017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無證支付機構進行集中整治,同時下發了持證支付機構自查內容和無證機構的篩查重點、認定標準說明。這是2016年10月以來,支付行業專項整治工作的延續和進一步深入。本次《通知》以持證機構為重點檢查對象,持證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銀聯、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同城清算系統運營機構、小額支付系統集中代收付中心運營機構。全面檢查持證機構違規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行為。

有專業人士指出,在以往打擊二清機構的過程中,中國人民銀行發現無證支付機構生存的土壤,主要是銀行和支付機構違規為其提供清算通道。所以,本次《通知》相當於消滅土壤,無證支付這種事不能出現,支付市場將回到良幣驅逐劣幣的狀態。

中國人民銀行持續的整治動作表明,依法合規的機構業務運營將得到支援和保護。反之,投機取巧的機構,僅能得到暫時的小利。在重新明確秩序後,不僅會成為調整的重災區,而且要為違規行為付出代價,實屬得不償失。即便有個別漏網之魚,那麼也不會得意太久,後續肯定還會有更加嚴格、嚴厲的措施出臺。所以,儘快回到依法合規的軌道上來才是正途。

戳連結,更有料!

【後來呢之壹】“雲閃付”App之後的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