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羊方尊”的曲折命運

1938年甯鄉縣黃材鎮挖出稀世珍寶四羊方尊、1957年望城發現唐代銅官窯遺址、1971年發掘出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馬王堆西漢古墓……多次國家級的重大考古發現,讓素有“楚漢名城”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熠熠生輝。

其中,現在看到完好無損的四羊方尊青銅器,就曾在炮火紛飛的抗日戰爭年代被日寇炸成了碎塊。

兩鋤頭挖出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出自商代,3000多年的厚重歷史,當之無愧成為《長沙國寶檔案》中青銅類的“老大”。

歷史回到1937年的春天,

在甯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山,村民姜景舒兄弟在形狀頗似人耳的轉耳侖山山腰挖土栽紅薯時,一鋤頭下去便挖到一塊堅硬之物,兩兄弟以為是塊石頭,便沒有繼續深挖。第二年,兄弟倆再次挖土,當猛一鋤頭下去,“哐”的一聲,從土裡濺出一塊鏽銅片,隨即發現了四羊方尊。

如今,姜景舒已於1997年去世。據說在世的時候,他經常給兒子姜運枚說起發現四羊方尊的故事。

買主要看貨須預交10萬元

四羊方尊的出土,隨即引來了一場場轉賣風波。最開始,黃材鎮萬利山貨號老闆得到四羊方尊的消息,迅速以大洋400元出手,輕易購得這一寶物,並馬上秘密派人約長沙西牌樓怡風祥商號店主趙佑湘,來黃材看寶。看後,趙佑湘等人馬上以一萬元購得此尊。

趙佑湘等人原打算將四羊方尊運回長沙再轉手出售,但又擔心運回長沙後爭購者太多,

無法應對,於是將四羊方尊運到靖港鎮某商號寄存,內定起價20萬元,有買主要看貨,得須預交10萬元。

省文史館館員、文史專家陳先樞告訴記者,民國時期已有文物不得走私出口的規定,當時的長沙縣政府偵察得到這一資訊後,為防止奸商貪利將寶物賣給外國人,立即派警員將趙佑湘拘捕問訊。隨後,長沙縣保安特務隊在靖港將四羊方尊沒收,並上交省政府。

運往沅陵路上遭日機轟炸

四羊方尊之所以為世人矚目,

除了它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外,還與它的一段歷盡劫難到浴火重生的經歷有關。

四羊方尊送到省政府後,曾一度置於湖南省省主席張治中辦公室的幾案上,後來送到省銀行嚴密保管。1938年正值日寇進逼長沙。

為躲過炮火,11月,省政府和省銀行均遷往沅陵。在當時烽火連天、長沙遭焚城之際,四羊方尊的下落一時竟沒了下文。

陳先樞介紹,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中南文化部來函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最後查知,原來,當年四羊方尊在隨省銀行內遷,運往沅陵的路上,遭遇日機轟炸,已碎成十餘塊。獲悉該情況,文物部作出“搶救”的指示,於是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派蔡季襄等人,從省銀行倉庫找到了放置在一木箱內的四羊方尊碎片,並請到文物修復高手張欣如,將其成功修復。

留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已50餘年

四羊方尊修復後,1954年隨著湖南省博物館成立,在第二年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將四羊方尊移交至省博物館收藏。

1959年國慶10周年,四羊方尊調往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後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後就一直留藏在該館。

陳先樞說,過去的數十年來,四羊方尊作為排名第三的十大傳世國寶,曾多次出國展覽,並作為中國文物的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的傑出作品編入中學歷史教科書和各類教材。早在1964年,國家郵政部以四羊方尊為圖案,發行了特種郵票,到2009年,又以四羊方尊圖案發行了郵資明信片。這些均足以看出四羊方尊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從省銀行倉庫找到了放置在一木箱內的四羊方尊碎片,並請到文物修復高手張欣如,將其成功修復。

留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已50餘年

四羊方尊修復後,1954年隨著湖南省博物館成立,在第二年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將四羊方尊移交至省博物館收藏。

1959年國慶10周年,四羊方尊調往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後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後就一直留藏在該館。

陳先樞說,過去的數十年來,四羊方尊作為排名第三的十大傳世國寶,曾多次出國展覽,並作為中國文物的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的傑出作品編入中學歷史教科書和各類教材。早在1964年,國家郵政部以四羊方尊為圖案,發行了特種郵票,到2009年,又以四羊方尊圖案發行了郵資明信片。這些均足以看出四羊方尊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