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這些實用科技成功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騰訊科技編者按】 據國外媒體報導稱,充滿驚喜的2017年行將過去,雖然諸如人工智慧、量子電腦以及大腦移植這些話題可能登上了新聞頭條,但是上述技術還未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回顧2017年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像藍牙耳機、智慧手錶以及移動支付這些並不新鮮的技術卻在今年成為了主流,或者至少說它們已經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

下面不妨讓我們簡單盤點一下2017年成功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科學技術:

1. AirPods無線耳機

現在距離我買來AirPods已經過去了12個月,我清楚地意識到AirPods是蘋果多年來推出的最好產品之一。儘管我依舊對它放在我耳朵裡的樣子還沒有感到十分自在,

但它實在太有用了,以至於我無需再糾結這一點。

AirPods最主要的吸引力在於它很輕、舒適、適合長時間佩戴。雖然AirPods的電量在通話一個小時後會明顯減少,但它的充電速度會快到讓你感覺這根本不是問題。

應該說,AirPods與Apple Watch的配合使用非常令人滿意。

使用者只需輕擊手腕就能接聽電話,通話聲音則會立刻傳輸到耳朵裡。聽音樂的時候也同樣如此,即便你聽的是Spotify音樂或者是PocketCasts這些音樂播客,你也完全可以通過手腕跳過歌曲或者調整音量。

2. 無線充電

在你親自體驗前,你或許不會感覺這是一項很了不起的技術。但一旦你親自體驗過就會發現,收拾充電線是一項令人厭煩的事情。

簡單來說,支援無線充電的智慧手機為電池焦慮症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

那就是用戶只需要在書桌或廚房廚具櫃上放一個無線充電板,他們就可以持續為手機充電。

目前新款的iPhone已經和三星Galaxy系列一樣支援Qi無線充電標準。而且,越來越多的咖啡館、機場也將開始安裝可相容的充電板供用戶在公共場所使用。或許在不久的未來,隨身攜帶充電寶都將成為一個令人奇怪的習慣。

3. 智慧音箱

對於許多用戶而言,他們依舊在抱怨Amazon Echo或者Google Home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潛力。但對我而言,播放音樂依舊是這類智慧音箱的殺手級應用,而且現在亞馬遜和谷歌的智慧音箱都支援“多房間音訊控制”。甚至,亞馬遜Echo Dot和穀歌HomeMini的售價還不到50美元,用戶如今完全可以以極低的價格獲得從前被認為是奢侈的音樂體驗。

4. 更智慧的家居

智慧家居領域的廠商總是言過其實,但現在無論是亞馬遜Echo、穀歌Nest、三星SmartThings還是蘋果Homekit平臺似乎都實現了它們本應該具備的功能。

我承認,僅僅通過手機、智慧音箱或者智慧手錶上的語音控制同時打開多盞燈顯得有些累贅。但當你回到漆黑的家中或者想要看電影時,這樣的操作就顯得十分方便。而且,諸如宜家等後起之秀也在今年幫助降低了聯網燈泡的零售價格。

5. 真正的移動支付

美國在移動支付上一直落後於中國和歐洲地區,但是今年似乎是一個轉捩點。美國相關機構此前已經規定,商戶必須在2015年年底把自己的結帳系統升級到“晶片密碼”(Chip-and-PIN),加上蘋果、三星、穀歌對移動支付的大力推廣,美國銀行和零售商終於在今年也開始大力支持移動支付服務。

如今,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Apple Pay,尤其是在Apple Watch上。或許在不久後我們隨身攜帶的卡片可能只剩下身份證了,因為美國的部分州已經在試驗數位駕照。

6. 真正的多屏遊戲

如果不提任天堂Switch遊戲機的話,那麼今年的年終熱門科技榜單是不完整的。截至目前,Switch銷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台。

Switch的創新之處在於它既能夠連接電視機玩遊戲,也能作為掌機使用,而且不需要重啟遊戲。這一下子讓玩家在大螢幕上玩《超級馬里奧:奧德賽》(Super Mario Odyssey)遊戲時不再感覺那麼孤僻了。

7. 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是另外一項已經醞釀了多年,但直到今年才爆發的一項技術,其中最好的例子無疑就是蘋果iPhone X。該設備配備了原深感相機系統,使用者只需要瞥一眼手機就能解鎖,十分方便。

如果說2017年是無線技術開始走進現實的一年,那麼蘋果的Face ID及相關技術則標誌著人們與技術的互動方式迎來另一個改變,也就我們真正進入了“後觸摸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人們只需看一眼、說句話或者做個手勢就能控制設備,不需要再敲擊鍵盤或者滑動螢幕。

與此同時,雖然微軟早在Windows 10推出之初就支援面部解鎖,但這一功能的可靠性直到今年推出的Surface Pro上才真正穩定下來。具體來說就是,微軟在Surface Pro 4等部分設備上增強了anti-spoofing技術,研究人員在Windows10秋季創作者更新上測試發現Windows Hello已經很難被欺騙。(綜合/湯姆)

但當你回到漆黑的家中或者想要看電影時,這樣的操作就顯得十分方便。而且,諸如宜家等後起之秀也在今年幫助降低了聯網燈泡的零售價格。

5. 真正的移動支付

美國在移動支付上一直落後於中國和歐洲地區,但是今年似乎是一個轉捩點。美國相關機構此前已經規定,商戶必須在2015年年底把自己的結帳系統升級到“晶片密碼”(Chip-and-PIN),加上蘋果、三星、穀歌對移動支付的大力推廣,美國銀行和零售商終於在今年也開始大力支持移動支付服務。

如今,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Apple Pay,尤其是在Apple Watch上。或許在不久後我們隨身攜帶的卡片可能只剩下身份證了,因為美國的部分州已經在試驗數位駕照。

6. 真正的多屏遊戲

如果不提任天堂Switch遊戲機的話,那麼今年的年終熱門科技榜單是不完整的。截至目前,Switch銷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台。

Switch的創新之處在於它既能夠連接電視機玩遊戲,也能作為掌機使用,而且不需要重啟遊戲。這一下子讓玩家在大螢幕上玩《超級馬里奧:奧德賽》(Super Mario Odyssey)遊戲時不再感覺那麼孤僻了。

7. 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是另外一項已經醞釀了多年,但直到今年才爆發的一項技術,其中最好的例子無疑就是蘋果iPhone X。該設備配備了原深感相機系統,使用者只需要瞥一眼手機就能解鎖,十分方便。

如果說2017年是無線技術開始走進現實的一年,那麼蘋果的Face ID及相關技術則標誌著人們與技術的互動方式迎來另一個改變,也就我們真正進入了“後觸摸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人們只需看一眼、說句話或者做個手勢就能控制設備,不需要再敲擊鍵盤或者滑動螢幕。

與此同時,雖然微軟早在Windows 10推出之初就支援面部解鎖,但這一功能的可靠性直到今年推出的Surface Pro上才真正穩定下來。具體來說就是,微軟在Surface Pro 4等部分設備上增強了anti-spoofing技術,研究人員在Windows10秋季創作者更新上測試發現Windows Hello已經很難被欺騙。(綜合/湯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