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羽毛球手臂酸痛不可忽視,可能是這一點出了問題

我們平時打球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為什麼我的動作稱得上規範,發力稱得上流暢,還是會有虎口、手腕、小臂酸麻發軟的情況呢?

其實這樣的酸麻很大程度上都和器材有關。

對於一隻球拍的喜愛會讓你錯誤估計自己的能力,哪怕不適合一開始也會體驗一下。而在體能不足以後,本來就駕馭不了的球拍會無形中傷到你,你會感覺打球震手,震的手臂麻麻的,嚴重者可能震傷手臂 。

球拍重量、平衡點、中杆硬度都是震手的原因

相信割捨心愛的球拍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那麼為了避免因為球拍導致手臂受傷,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1.適當降低球線的磅數:張力較小的的球弦能夠更大限度地吸收擊球時的力量,減少傳遞到手臂的回饋。但是這樣做對於機球感會有很大的損失,

不易於打出精確的控制。

2.選擇甜區更大的拍型:所謂甜區,就是拍面的最佳擊球區。

根據球拍的設計,當擊球點在甜區時你的擊球是最有效果的,震動感極小,你會覺得很舒適。球拍的甜區較大,擊球時就不容易打到非甜區,所以震動會較小,

受傷的機會也就較少。

3.調整拍柄的粗細:握把太細的話擊球時由於球拍的力臂長、扭矩大會使傳遞到手臂的力量過大,增加受傷的可能性。這時候通過纏手膠調整握柄粗細會有不錯的效果。

事實上調整握柄粗細旨在改變球拍的平衡點,由於調整握柄粗細之後球拍的配重改變會帶來平衡點的變化,力臂縮短最終導致傳遞到手臂的力量減小,避免受傷。

4.對拍柄的減震處理:如果單純地改變握柄粗細還是不能讓你駕馭這支球拍,那麼就可以嘗試使用專業的材料進行減震處理。

方法是拆掉球拍本身的底膠,用專業的緩衝膜替代,把緩衝膜纏到自己喜歡的粗細,再纏上正常的手膠。

由於緩衝膜相較於底膠有更好的吸能作用,所以會減少手柄上震動的傳遞。

5.固定正確的擊球動作:很多時候被動情況擊球姿勢變形是造成大多數受傷的原因。

如:擊球點過低、過後時候甩動身體強行發力,在被動情況下“胡亂”擊球才是受傷的主因,固定正確的擊球動作,掌握技巧才是讓你避免受傷的利器。

如果你已經感覺到駕馭球拍困難手臂酸麻,千萬記住這五個應對措施,切勿勉力支撐,最後得不償失。

如:擊球點過低、過後時候甩動身體強行發力,在被動情況下“胡亂”擊球才是受傷的主因,固定正確的擊球動作,掌握技巧才是讓你避免受傷的利器。

如果你已經感覺到駕馭球拍困難手臂酸麻,千萬記住這五個應對措施,切勿勉力支撐,最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