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魯迅出殯那時,數十公里路沒用車馬,扶靈之人名頭一個比一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

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並沒有被高估,他似乎是成為了一個圖騰,至今都被高高掛起。

如果魯迅先生願意,他完全可以過上像林語堂、梁實秋或他弟弟那樣的生活,寫那樣的文章的,因為他有那種襟懷、視野、天分和文筆。但他選擇用自己的執拗,在一個沒有信仰的為支撐的國度裡,獨自戰鬥下去。

雖然魯迅先生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魯迅先生的精神不僅影響著當時的讀者和人們,更重要的是,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魯迅先生的一生追求的就是民主,在新文化運動時,他就已經向封建文化宣戰,可以這樣說,魯迅先生是不畏強權的。毛主席給了他很高的評價,這也是非常可貴的。魯迅先生在去世之前給家人留下遺囑,葬禮除了花老朋友的錢,其他的人一律不能收錢,儘快埋了我,不用紀念,儘快忘了我。

這時候,魯迅先生已經去世,魯迅在去世之前已經有了徵兆,他的朋友都時刻準備著。在其去世後,還成立了治喪委員會, 魯迅治喪委員會由蔡元培、內山完造、宋慶齡、史沫特萊、沈鈞儒、蕭三、茅盾、胡愈之、胡風、周作人、周建人等十三人組成。從十月十九日逝世至二十二日安葬這四天間,

赴萬國殯儀館瞻仰遺容以及伴送至萬國公墓參與葬禮者,前後多至數萬人。值得一提的是,魯迅先生去世後的第一天,竟然來了五千多人弔唁。

在出殯的路上更是誇張,數十裡的公路,愣是沒有用任何車馬,人們簇擁著,一路抬著棺材前往了國家公墓。為其抬棺者的來頭更是一個比一個大,分別有巴金,胡風,蕭軍,張天翼等人。

當時的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以個人名義送的挽聯:“一代高文樹新幟,千秋孤痛托遺言”。

蔣介石也讓上海市長吳鐵城到靈堂致哀,並以他個人名義敬獻花圈。據參加葬禮的人講,花圈上的字是很普通的:魯迅先生千古。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