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家公務員面試中的技巧——遠離套路化

2018年國家公務員面試即將拉開帷幕,在總結近幾年面試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考生的答題表現,發現了考生答題時出現“套路化”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考生片面追求以“情”感人。有些考生過分追求完美,一味強調以“情感”動人,但表達出來的意思過於發散,答題沒有邏輯性和實質內容,令考官感覺很不真實。同時,考生為了通過面試,十分重視自己的語言表達,一心想達到語出驚人的效果,過多地引用名人名言以及相關的國家大政方針政策,

卻忽略了對問題的實際分析,也沒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使得整個答案如無根之浮萍,空有虛表毫無實質。

第二,考生作答時引用的政策理論與考題本身不能做到緊密結合。出現的一般情況是,考生在作答題目時,想引用相關的政策理論,但是對題目中的問題定位、試題解答的落腳點、答題語言等把握不准,引用相關政策理論的銜接不暢,

出現了答題時沒有針對題目中的問題作答,而盲目拔高、過度引用理論政策的現象,使得整個答案像是生搬硬套地拼湊而成,而不是考生真實的想法。

第三,考生對自身定位不准,面試崗位工作職責不明確。考生把握問題無定位,答題立場不明確,不能真正地做到從公務員的角度出發,站在政府的立場來全面考慮。而且,考生對自己報考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不清楚,

在答題時憑空想像,甚至出現一些很可笑的常識性錯誤。在考官眼裡,這種答案完全與實際脫節,顯得十分虛假。

如何克服以上考生作答題目時出現的“套路化”問題,是考生回答好面試題目的關鍵。

第一,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保持面部表情自然和眼神真誠,答題語言真實流暢,態度要誠懇。建議考生在答題時適當加入個人的情感,做到真誠感人。

第二,考生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試題中的關鍵字,

對各個關鍵字分層進行闡述,再逐步深入引用相關的政策理論,避免從關鍵字展開直接過渡到相關的政策理論。需要考生引用政策理論的時候,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用自己慣用的語言來解讀引用的政策理論。同時,為了保證自己觀點的獨特性和個性化,考生還可以在引用政策理論中,加入自己有獨到理解的實例。

第三,考生要對自己有整體、清晰的認識,

對報考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職責等有清晰的瞭解。在此基礎上認真梳理自己的人生經歷、性格特徵、興趣愛好等,使考生對自己有個整體把握,從而在答題時做到真實可信。考生可以通過流覽報考崗位的官方網站、向身邊人詢問等方式熟悉掌握所報考崗位的特點,尤其是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所需專業技能。在全面瞭解的基礎上,考生要突出重點、亮點、特殊點,不要流水帳式的泛泛而談。

第四,考生站位要准,真正站在公務員的角度、政府的立場來作答題目,而非學生角度、群眾的立場以及批判揭露社會現狀中的問題等角度。

總之,考生在作答題目時能做到以上四點的要求,就一定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面試中取勝。最後,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一舉成“公”!

考生要突出重點、亮點、特殊點,不要流水帳式的泛泛而談。

第四,考生站位要准,真正站在公務員的角度、政府的立場來作答題目,而非學生角度、群眾的立場以及批判揭露社會現狀中的問題等角度。

總之,考生在作答題目時能做到以上四點的要求,就一定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面試中取勝。最後,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一舉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