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軍戰機竟被他國無情嘲諷,無奈靠實戰才為自己正名

米格-29 "支點A"

俄羅斯空軍作為世界第二大空軍,其實力僅次於美國,

可以說俄羅斯空軍的每款機型都是經典之作,每款都能經久不衰,其出色的機動性能已經強悍的武器裝備讓所有對手都望而生畏,即便是美國空軍這樣的世界第一每次面對俄戰機也要三思而後行。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俄空軍就毫無缺陷,畢竟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這其中被嘲笑最多的就應數俄制的米格-29了,外媒長用小短腿來形容它,然而它真有這麼遜嗎?一生都要背此惡名?

RD-33渦扇發動機

其實小短腿確實是米格-29曾經遇到的一個短板,這一點無可爭辯。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前蘇聯提出了"先進戰鬥機"的計畫,這一計畫後期誕生了兩款戰機,一款就是米格-29,另一款就是大名鼎鼎的蘇-27。米格-29於1977年進行首飛,

六年之後便開始裝備蘇聯空軍,不過早期的米格-29"支點A"內油量僅有4365升,而這點油量卻要維持兩台RD-33渦扇發動機的運轉,作戰半徑自然不會大到哪去,在正常情況下加裝武器後的米格-29作戰半徑僅有可憐的400公里左右,極端情況下甚至不足300公里,難怪會有人稱其為機場圍牆的保護者,小短腿也確實是名副其實了。

米格-29SMT

不過這都是有個前提,那就是早期的米格-29。到了米格-29SMT這一代,腿短的毛病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由於加裝了大油箱同時更換了新型RD-43渦扇發動機,並且進行了一系列節油改裝升級,其作戰半徑延長了一倍多,達到了1100多公里,這會再要說它腿短就要思考思考了。

赴敘利亞參戰的米格-29SMT

不過想要得到的大家的認可,光靠資料還是沒有什麼說服力的,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實戰檢驗。今年九月份,由於敘利亞戰事吃緊,俄羅斯緊急向該地區派遣了一批新型的米格-29SMT戰鬥機,該機到達敘利亞戰場後表現十分強壓。無論是執行對地打擊,清除定點目標,

還是為轟炸機護航它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僅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執行了一百餘次任務,出動頻率極高。除此之外該機還經受了敘利亞高溫、沙塵等各種惡劣環境的考驗,也未出現大的故障,整體表現堪稱完美。而米格-29也終於通過這次實戰為自己正名,自己終於再也不是那個被人嘲笑的小短腿了。

截止目前世界上共有三十餘個國家裝備了各型號的米格-29,同時米格-29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型號戰機,多達二十餘種。並且在多次地區衝突中都有亮相,雖說也被擊落過多次,但總體上還是勝多敗少,總體來說還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只不過前期多少走了一些彎路罷了。

多達二十餘種。並且在多次地區衝突中都有亮相,雖說也被擊落過多次,但總體上還是勝多敗少,總體來說還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只不過前期多少走了一些彎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