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跳槽的境界

到底怎樣的跳槽,才能帶來待遇的一路飆升?

事實上,

跳槽的境界,至少可以分為四層,而你會在第幾層?

01

第一層:跳槽如翻書

呆在這個境界的,基本是職場小白。

他們頻繁跳槽,他們辭職的理由,往往非常奇葩。

有人是覺得公司的距離太遠;有人是討厭辦公室的地毯;有人擔心,整天坐班會屁股肥大。

還有一些人,只因為討厭自己的頂頭上司,然後就輕率辭職。

領導力專家麥克斯維爾,在他的《領導力26條法則》一書中,也得出類似的結論:65% 的員工辭職,

只是因為自己的經理。員工辭掉工作,其實他們炒掉的是領導。

然而,這些所謂的跳槽,未必就能帶來加薪,也未必能帶來舒心的工作環境。畢竟,哪個公司都有問題,哪個公司都有長處。你跳出了一個自以為糟心的環境,你跳入的公司,未必就好。

你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翻書式的反復跳槽,只會傷己傷人。

02

第二層:入對行、做對事、跟對人

和前一類人比起來,這類人的跳槽,

目的性多半都非常明確。他們跳槽,或是為了謀求優渥的待遇,或為了跟隨一個有人格魅力的老闆。他們渴望入對行、做對事、跟對人。

最近熱播劇《獵場》中的惠成功,就是這個境界的典型代表:他數次跳槽,一次比一次待遇高,從初入職介所的菜鳥職員,最終成身居高位的“惠總”,幾次辭職,順水順風。

他們中尤其值得敬佩的,是反復跳槽,只為跟隨自己認定的老闆。

然而,跟對老闆,

既考驗運氣,也考驗眼光。

怎樣來判斷一個老闆的好與壞?就看他願意和你談錢,還是理想。

只和你聊理想與情操的老闆,是壞老闆;和你先談錢,再談理想的老闆,資本雄厚,關心員工,值得信賴。

呆在這個境界的人,如果你有幸選對了行業,跟對了好老闆,你的跳槽會有價值。你在職場的進步速度,將難以想像,職位可能平步青雲,待遇可能水漲船高。

03

第三層:野心優雅,逐風而行

大約有一成的人,處在這個境界:他們有深厚的專業素養、有敏銳的市場思維,目光長遠。一旦看到機會與藍海,就會放棄原有穩定的工作,一頭紮進去,逐風而行。

他們跳槽,不是因為其他,只是為了尋找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性,重造自我。

上個月,在看格力老總董明珠的傳記文章,有個細節印象深刻:1990年,董明珠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有幹部身份。對行銷極度感興趣的她,

發現家電市場是片巨大的藍海,毅然辭職。從格力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成長為這家大型企業的老總。

他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他們野心優雅。

當然,他們最後,多數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讓能力配得上野心,讓思維趕得上趨勢,這種跳槽的境界,對許多人都是一種高難度,但你如果既有實力,也有野心,不妨一試。

04

第四層:你若盛開,機會自來

這是職場跳槽的最高境界。

能達到這個層級的人,從不會刻意去追求高薪,他們只是努力自我修煉。或者是,多年深耕於一個領域,不斷精進,成長為業界大咖。然後,無數的高薪邀約紛至遝來,任你選擇。

就像任澤平,人大博士畢業,多年深耕於A股市場,2016年加入方正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任澤平進入新財富最佳宏觀分析師前三名。如此優秀的證券分析師,自然會被知名大企業看中與挖角。

每筆令人羡慕的高薪資背後,其實都是一個開了掛的人生。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你做好自己,讓自己變得格外厲害,讓普通人望塵莫及,你若盛開,機會自來。

05

你的視野,決定了你的薪水。你的境界,決定了你的生存狀態。

當然,關於跳槽,多數人只能呆在前兩個境界,能到第四個境界的人,太少太少。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隨波逐浪,你不會橫空出世。

所以,真正成熟的職場人,從不會盲目辭職,他只會悄悄積累這幾種能力:格局、視野、職場專業知識。一旦有好的機會,就會果斷跳槽,一擊便中。

能達到這個層級的人,從不會刻意去追求高薪,他們只是努力自我修煉。或者是,多年深耕於一個領域,不斷精進,成長為業界大咖。然後,無數的高薪邀約紛至遝來,任你選擇。

就像任澤平,人大博士畢業,多年深耕於A股市場,2016年加入方正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任澤平進入新財富最佳宏觀分析師前三名。如此優秀的證券分析師,自然會被知名大企業看中與挖角。

每筆令人羡慕的高薪資背後,其實都是一個開了掛的人生。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你做好自己,讓自己變得格外厲害,讓普通人望塵莫及,你若盛開,機會自來。

05

你的視野,決定了你的薪水。你的境界,決定了你的生存狀態。

當然,關於跳槽,多數人只能呆在前兩個境界,能到第四個境界的人,太少太少。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隨波逐浪,你不會橫空出世。

所以,真正成熟的職場人,從不會盲目辭職,他只會悄悄積累這幾種能力:格局、視野、職場專業知識。一旦有好的機會,就會果斷跳槽,一擊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