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亞迪超額完成年銷量目標,實力領跑新能源汽車

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已經越來越主流了,據乘聯會最新公佈的新能源車銷量資料,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80767輛,環比10月增長24.39%,今年以來更是實現了10連增,創造中國新能源車月銷量最高紀錄。

然而這裡面作為銷量主要貢獻者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戶比亞迪更是捷報頻傳,今年11月比亞迪新能源銷量達到13758輛,同比增長65.48%,環比增長10.36%,至此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連續6個月銷量破萬,1-11月累銷更達到96617輛,比亞迪超額完成新能源車年度銷量目標。

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優異表現在業內其實早就習以為常。

 豐富的新能源產品線

實現高銷量的首位就是要有產品可賣,

在新能源發展還處於摸索階段的時候,其實消費者就會有這樣一個苦惱,產品太單一。敢於選擇新能源汽車都屬於資深的環保人士或者是用車需求只局限于城市代步的消費者。產品線不夠豐富,消費者感受不到購物的激情,銷量上不去也無可厚非。

從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陣營我們可以看到,比亞迪的產品線已經非常豐富。

搭載了雙擎雙模”核心技術的比亞迪秦,售價僅僅13.99萬元,11月銷量高達4258輛,累計銷量近8.5萬輛,這款由老款比亞迪秦的升級版車型,動力上,比亞迪秦100延續老款車型的1.5TI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匹配6擋DCT變速箱,純電動續航里程增加至100km。

比亞迪新能源旗艦車型唐,以更大的尺寸、更多樣化的空間選擇、更豐富的配置以及強大的542黑科技奠定了其在插混領域的高度和地位,

上市至今累計銷量超過6萬。

以及有著不輸豪車實力的比亞迪宋DM,11月銷量3367輛,2017年前11月累計銷量26277輛,混動模式下,1.5TI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前後電機,最大功率333千瓦,

最大扭矩740牛·米,百公里加速4.9秒,值得一提的是這款“542”戰略重點車型搭載的全時電四驅技術,不僅適應山路、雪地、沙地、涉水等全地形路況,更重要的是,電四驅的回應速度比機械四驅快10倍,能夠及時有效地防止爆胎、制動失靈、側翻等突發危急狀況,為行車安全提供了更堅實的技術保障。如此實力滿滿,年度插電混動的銷量冠軍也是穩穩的。

此外在比亞迪在純電動領域的比亞迪e5、e6等車型銷量長期引領國內10萬元以上級別純電動領域,11月e5銷量1806輛,e6銷量達1416輛。

 產品實力製造

前些日子,比亞迪在廣州車展上宣佈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提高至20萬輛,

但是有關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40%的傳聞卻讓很多人對20萬的目標有所質疑,

但是筆者認為,比亞迪完全有實力實現這個目標。

為何是比亞迪?其實作為最早一批發展新能源的比亞迪,比亞迪的名聲已經響徹了國內外,尤其承包了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的電動大巴車更是給中國製造再一次長臉。這一切只因為比亞迪有著強大的產品實力。

作為同時掌控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配套、整車製造等核心新能源技術的企業,比亞迪“542”科技重新定義了新能源乃至整個汽車行業的標準。移動電站、Carpad、ACC自我調整巡航、變道盲區檢測等一系列黑科技的搭載讓比亞迪新能源車在用戶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在設計上,新Dragonface的家族前臉更是一經面世就引起巨大反響,隨著全球知名設計師艾格、前戴姆勒·賓士公司的底盤調校專家漢斯等國際“大腦”加入,助力其整車造型和品質的提升,讓顏值更高的比亞迪競爭力更上一層樓。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其中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配備使用國產汽車,並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新能源汽車毋庸置疑已經是發展主流了,對車企而言,想要接著發展,就必須要將新能源置於首位,而對於消費者而言,換車也是早晚的事。

但是筆者認為,比亞迪完全有實力實現這個目標。

為何是比亞迪?其實作為最早一批發展新能源的比亞迪,比亞迪的名聲已經響徹了國內外,尤其承包了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的電動大巴車更是給中國製造再一次長臉。這一切只因為比亞迪有著強大的產品實力。

作為同時掌控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配套、整車製造等核心新能源技術的企業,比亞迪“542”科技重新定義了新能源乃至整個汽車行業的標準。移動電站、Carpad、ACC自我調整巡航、變道盲區檢測等一系列黑科技的搭載讓比亞迪新能源車在用戶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在設計上,新Dragonface的家族前臉更是一經面世就引起巨大反響,隨著全球知名設計師艾格、前戴姆勒·賓士公司的底盤調校專家漢斯等國際“大腦”加入,助力其整車造型和品質的提升,讓顏值更高的比亞迪競爭力更上一層樓。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其中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配備使用國產汽車,並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新能源汽車毋庸置疑已經是發展主流了,對車企而言,想要接著發展,就必須要將新能源置於首位,而對於消費者而言,換車也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