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林黛玉為什麼不喜歡李商隱的的詩?

題目中寫為什麼說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的詩呢?這個判讀結論其實是有爭論的。具體如下:

認為林黛玉真不喜歡李商隱的有證據:

(林黛玉)

證據1,《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82年版,下同)第四十回:

為了池中的殘荷,林黛玉跟賈寶玉和薛寶釵有過爭論,涉及到過李商隱:

寶玉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麼還不叫人來拔去。寶釵笑道:今年這幾日,何曾饒了這園子閑了,天天逛,那裡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

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

還爭什麼,林妹妹直接發話了,就是不喜歡啊!

證據2,《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香菱要學詩,大部分詩人都提到了,偏偏李商隱這個大詩人沒提到:

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

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黛玉教香菱學詩)

看看,這麼多大詩人,提了一個遍,偏偏李商隱不提,

難道李商隱的詩不好,只有一個理由,不是不好,是不喜歡。

認為林黛玉喜歡李商隱的有證據,有意思的是證據完全一致,也是上面兩個,對於第一個,反駁的理由是既然不喜歡,為啥又只喜他這一句呢?對於第二個,那麼多詩人都提及了,獨不提李商隱,只能說明李商隱是最喜歡的,不想讓新詩人香菱開始就接觸自己最喜歡的詩人也說不定。

(李商隱)

李商隱自然是大詩人,詩的各種體裁包括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古、七古都寫到上品的詩人(其他的李、杜、王都還只在某一體裁上勝出,李商隱卻是全才),林黛玉自然不會錯過,何以,自己高調聲明不喜歡李商隱的詩呢?老曹沒有寫明白,上面提到的兩個證據,正方和反方都可以用。

(留得殘荷聽雨聲)

再往深處說,林黛玉之所以證據1裡說不喜歡李義山卻又拿李義山說事,主要是為了給賈寶玉和薛寶釵的“語義聯盟”鬧意見,賈寶玉,你不能順著薛寶釵,這一片殘荷,是我喜歡的,不管李義山寫過沒有,我都喜歡,你們別拔……證據2裡香菱是初學者,不安排香菱學李商隱的詩,原因是李商隱的詩太過晦澀難懂,語義不明,而初學者顯然要從淺近的王維、李白等入手……所以,不管是證據1還是證據2,都不能認定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或者很喜歡李商隱。

當然,還有很多觀點,盛唐晚唐之別說林黛玉喜盛唐不喜晚唐因此不喜李商隱,甚至由此引申到賈府的衰榮興敗;身世悲苦說說李商隱的身世跟林黛玉相仿,所以林不喜李詩,甚至由此爭論到因為悲苦所以不忍讀,由於悲苦或者有更多的共鳴之類;李商隱談情說愛詩過多顯得傷風敗俗說則爭論林黛玉不屑於在正式場合表達,林黛玉在行酒令的時候都敢說《西廂記》的句子有啥不敢說的之類;……還有很多種說法,都各說各理,卻又似乎都不讓人信服。

(到底是枯荷,還是殘荷?)

關於這一點,我倒是認可《中國詩詞大會》中康震老師和蒙曼老師的觀點:林黛玉是個清爽鮮明的人,喜歡的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旗幟鮮明的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的態度曖昧,這才是重點,愛情至上,真情真性的林妹妹是個爽快的人,你個李商隱愛不敢愛,恨不敢恨,愛也不清楚,恨也不清楚的人寫的詩,怎麼可能讓她喜歡,至於留得殘荷聽雨聲,是因為這一句狀景句子,有畫面感,有情緒,畫面是清晰的,情感也是清晰的,甚至林黛玉還在這裡把李商隱的”枯“荷的直接表狀態的“枯”字加以強化,改成了“殘”字,情緒更加清晰了。

總之,林妹妹如果不喜歡李義山,原因最直白的就是林妹妹是旗幟鮮明的敢愛敢恨的性格,他不喜歡李商隱晦暗隱澀的性格,由此不喜歡他這個人,不喜歡他的詩是自是當然。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不安排香菱學李商隱的詩,原因是李商隱的詩太過晦澀難懂,語義不明,而初學者顯然要從淺近的王維、李白等入手……所以,不管是證據1還是證據2,都不能認定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或者很喜歡李商隱。

當然,還有很多觀點,盛唐晚唐之別說林黛玉喜盛唐不喜晚唐因此不喜李商隱,甚至由此引申到賈府的衰榮興敗;身世悲苦說說李商隱的身世跟林黛玉相仿,所以林不喜李詩,甚至由此爭論到因為悲苦所以不忍讀,由於悲苦或者有更多的共鳴之類;李商隱談情說愛詩過多顯得傷風敗俗說則爭論林黛玉不屑於在正式場合表達,林黛玉在行酒令的時候都敢說《西廂記》的句子有啥不敢說的之類;……還有很多種說法,都各說各理,卻又似乎都不讓人信服。

(到底是枯荷,還是殘荷?)

關於這一點,我倒是認可《中國詩詞大會》中康震老師和蒙曼老師的觀點:林黛玉是個清爽鮮明的人,喜歡的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旗幟鮮明的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的態度曖昧,這才是重點,愛情至上,真情真性的林妹妹是個爽快的人,你個李商隱愛不敢愛,恨不敢恨,愛也不清楚,恨也不清楚的人寫的詩,怎麼可能讓她喜歡,至於留得殘荷聽雨聲,是因為這一句狀景句子,有畫面感,有情緒,畫面是清晰的,情感也是清晰的,甚至林黛玉還在這裡把李商隱的”枯“荷的直接表狀態的“枯”字加以強化,改成了“殘”字,情緒更加清晰了。

總之,林妹妹如果不喜歡李義山,原因最直白的就是林妹妹是旗幟鮮明的敢愛敢恨的性格,他不喜歡李商隱晦暗隱澀的性格,由此不喜歡他這個人,不喜歡他的詩是自是當然。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