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疾險和意外險都保身故,我還需要壽險嗎?

但凡提到“買保險”,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買重疾險”,

當然重疾險很重要,因為我們看到太多患者因為罹患重病求捐款,而重大疾病較高的治療費用和較低的治癒率讓大家在危急時刻手足無措 。所以配置一份重疾險是很有必要且很急迫的事情。

不過還有一類險種,總是被各種“網紅產品”、“爆款產品”遮蓋了光芒。可是,在所有的險種中,南姐最喜歡的也是這一類,因為它的保障最純粹。寫到這兒可能有的人已經知道了,

南姐最喜歡的險種其實就是保障生命的壽險!

一、為什麼說壽險保障純粹?

因為壽險,是一種以人的生死為保險物件的保險,保障的就是我們的生命,被保險人死亡即賠付(當然前提是過了2年不可抗辯期限)。

那些吵著說意外險和重疾險也保身故的同學先停一停,往後看~

二、什麼樣的人適合買壽險?

@江同學:我正處於“油膩中年人”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個個都要我來養,還有房貸肩上扛。

買壽險呢也是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抵禦萬一發生的風險。

@金同學:之前拆遷分到了2套房子,加上投資賺回的收益,可以留給兒子了。聽說買終身壽險可以把財富傳承給後代?

@王同學:人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真想理財但就是沒有那個能力,

錢在手裡放著也不會生錢,買壽險就當強制儲蓄唄!

@李同學:我和小王正好相反,我就喜歡折騰,年輕就要敢闖。不過在投資高風險的專案時,我還是會乖乖掏點錢買壽險,萬一遭遇不測呢……

雖然我們不喜歡將人分為三六九等,但其實看完這些人的想法,我們會發現選擇壽險的人的確有分別。

看了多位同學的觀點,其實我們也能看到對壽險有需求的用戶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責任重、負擔大的家庭支柱,身價高、財產多的高端人士。

前者以江同學為代表,他們通常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內有老人、孩子、日常生活支出,外有房貸、車貸固定債務,他們的責任很重,因此更需要通過保險來轉移身故造成的家庭債務風險。

後者則以金同學為代表,可以說是小富翁本人了!身價過人,且有財富傳承的計畫。

說到底,大家選擇壽險就是為了通過確定的少額的支出來換取以後不確定的巨大的保障。

所以選擇壽險之前瞭解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三、壽險的分類:

根據使用者定位和需求不同,以及保障期限的不同,壽險又可以分為這兩個類型: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

這兩種類型,顧名思義,定期的肯定是約定保險期限的一類,比如保險期限為10年、20年或者保障至60歲、70歲;而終身壽險則是終身提供保障的一類,依照現在國人的壽命水準,終身一般可以保障到105歲。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在於保費,定期壽險保障期限短,自然保費會比終身壽險低。當然配置終身壽險之後就可以不用擔心定期壽險中途需要續保的問題了。

定期壽險相對來說更適合家庭負擔較重的支柱型用戶,也就是類似于江同學的人群。由於家庭支出和各項貸款支出已經佔據家庭財務的一大部分,所以可用於配置保險的資金就比較少;而定期壽險的保費一般較低,能夠讓此類用戶在“養家糊口”時期獲得有效的保障。達到“低保費高杠杆”的效果。

比較推薦的定期壽險如下:

弘康人壽的大白定壽:最高保額100萬,全國可投,50萬以下不限制職業,免體檢(所以健康告知略嚴)。如果你擔心投保區域限制,妥妥地選擇這一款;

瑞泰人壽的瑞和定壽:最高保額150萬(有區域限制),健康告知相當寬鬆,支持郵件核保,支持高年齡人群投保(最高55周歲),不限制職業類別。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人,南姐覺得瑞泰瑞和是個好選擇。

而終身壽險則更適合像金同學那樣的高淨值客戶,自身身價較高,還有傳承財富給後代的打算,所以定期壽險的期限不足以覆蓋其可能遇到的風險。選擇終身壽險可以將保險的收益金指定給受益人,這樣就不涉及遺產稅等問題。

比較推薦的終身壽險如下:

1.悟空保&橫琴人壽的優愛寶:最高保額100萬,身故及全殘保障,最高投保年齡為65周歲;價格便宜(繳費期間可選100歲);健康告知略嚴。如果你經濟壓力有點大,建議選擇這款繳費期可至100歲的壽險;

2.弘康人壽的弘利終身壽險:和優愛寶產品形態相似,費率也差不多,但是等待期比優愛寶的90天多了一倍。

最後說一下意外險和重疾險也保身故的的問題:

有的重疾險包含身故責任,但是很多這樣的產品是重疾和身故共用保額,如果被保人罹患重疾獲得理賠,就沒有身故什麼事兒了;

意外險雖然也有身故責任,但是只保障由於意外事故造成的身故,壽險的身故則不分意外或是疾病。

也就是說,重疾和意外即使有身故責任,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覆蓋身故造成的風險。

其實總的來說,無論是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都能為我們提供保障,如果你經濟條件很好且有財富傳承的打算,那就選擇費率相對較高的終身壽險;如果你本身責任重壓力大,那就選擇費低的定期壽險獲得較高的身故保障從而轉移風險。

終身一般可以保障到105歲。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在於保費,定期壽險保障期限短,自然保費會比終身壽險低。當然配置終身壽險之後就可以不用擔心定期壽險中途需要續保的問題了。

定期壽險相對來說更適合家庭負擔較重的支柱型用戶,也就是類似于江同學的人群。由於家庭支出和各項貸款支出已經佔據家庭財務的一大部分,所以可用於配置保險的資金就比較少;而定期壽險的保費一般較低,能夠讓此類用戶在“養家糊口”時期獲得有效的保障。達到“低保費高杠杆”的效果。

比較推薦的定期壽險如下:

弘康人壽的大白定壽:最高保額100萬,全國可投,50萬以下不限制職業,免體檢(所以健康告知略嚴)。如果你擔心投保區域限制,妥妥地選擇這一款;

瑞泰人壽的瑞和定壽:最高保額150萬(有區域限制),健康告知相當寬鬆,支持郵件核保,支持高年齡人群投保(最高55周歲),不限制職業類別。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人,南姐覺得瑞泰瑞和是個好選擇。

而終身壽險則更適合像金同學那樣的高淨值客戶,自身身價較高,還有傳承財富給後代的打算,所以定期壽險的期限不足以覆蓋其可能遇到的風險。選擇終身壽險可以將保險的收益金指定給受益人,這樣就不涉及遺產稅等問題。

比較推薦的終身壽險如下:

1.悟空保&橫琴人壽的優愛寶:最高保額100萬,身故及全殘保障,最高投保年齡為65周歲;價格便宜(繳費期間可選100歲);健康告知略嚴。如果你經濟壓力有點大,建議選擇這款繳費期可至100歲的壽險;

2.弘康人壽的弘利終身壽險:和優愛寶產品形態相似,費率也差不多,但是等待期比優愛寶的90天多了一倍。

最後說一下意外險和重疾險也保身故的的問題:

有的重疾險包含身故責任,但是很多這樣的產品是重疾和身故共用保額,如果被保人罹患重疾獲得理賠,就沒有身故什麼事兒了;

意外險雖然也有身故責任,但是只保障由於意外事故造成的身故,壽險的身故則不分意外或是疾病。

也就是說,重疾和意外即使有身故責任,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覆蓋身故造成的風險。

其實總的來說,無論是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都能為我們提供保障,如果你經濟條件很好且有財富傳承的打算,那就選擇費率相對較高的終身壽險;如果你本身責任重壓力大,那就選擇費低的定期壽險獲得較高的身故保障從而轉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