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字字雕琢 《嚮往》唱響時代強音

封面新聞記者 伍翩翩

《嚮往》是由著名作曲家印青和詞作家田地創作,

廖昌永演唱,旋律大氣優美,歌詞真摯動人。 《嚮往》推出後,獲得許多聽眾的喜愛,而廖昌永的演繹,也是激情澎湃,令聽者頗受感染。據瞭解,創作團隊歷時半年,經過16稿的大改,不計其數的小改,字字雕琢,句句揣摩,才有了今天的《嚮往》。

關於《嚮往》的創作,曲作者印青曾表示,為了得到更多年輕人的青睞,《嚮往》還運用了青春型寫法。“年輕的旋律加上用心雕琢的歌詞和配器,

以及廖昌永的演繹,充分展現了內心的澎湃。 ”詞作者田地也認為,“一個時代總要有具有這個時代符號感的文藝作品。我們要為一個時代歌唱,以真情實感傳遞人民的心聲。”田地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嚮往》僅大改就有16稿,小改不計其數。“我們有時會為一個字、一個詞進行激烈的討論。最後的成品,在保持宏大敘事的基礎上,同時儘量還原真實,代表人民的心聲。”田地表示,
自己只是一個執筆者,作品包含了主創團隊的共同努力。他印象最深的歌詞,就是“不忘初心,滿懷人民的嚮往。百煉成鋼,腳步從容在路上”。當時寫到“百煉成鋼”,後面的半句怎麼寫都不太理想,幾十種方案放在那裡,大家在微信裡一一討論,又一一否決。突然,田地靈光一現,“腳步從容”四個字映入腦海,他趕緊發在微信群裡,大家一致叫好。花了幾天時間,這半句歌詞終於塵埃落定。

歌曲的名字,也是在幾十種方案裡最後選定了“嚮往”。田地表示,這首歌原來叫《追隨》。但大家都認為,“嚮往”這個詞可以更加突出體現我們黨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繼續奮鬥的初心和使命。“因為副歌裡寫到‘不忘初心,滿懷人民的嚮往’。 《嚮往》既寫給未來也寫給現在,它真實表達了中國的現實,真誠謳歌了黨,也傳遞了人民的心聲。 ”廖昌永也曾表示,“演唱《嚮往》這首歌,

我重在把握‘自豪、自信’的基調,希望我們的文藝工作者能繼續以飽滿熱情創作出更多反映人民心聲、反映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