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剛剛,中國第一家世界前十的企業誕生了!不是阿裡巴巴,不是工行

作者 | 李大為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szwanba)

2017年4月6日,騰訊市值達到2790億美元,一舉進入全球十強榜單!

這也是中國誕生的首家全球前十的企業,騰訊創造了歷史!

萬丈高樓平地起!

今天的騰訊越牛逼,回憶起當初馬化騰那段苦逼的創業史就越顯得意義非凡!

如果你和下面這些網友一樣,認為騰訊只是趕上了一個好時機的話,

我只能呵呵了。

20年前的確是開拓中國互聯網的最好時機,可並不代表創業就會一帆風順。

沒有成熟的孵化器,沒有什麼眾創空間,天使投資人更是幾乎找不到。當時的創業者不比現在輕鬆。

不甘心做深圳的邊緣人,開始創業

馬化騰是廣東潮陽人。

1984年隨父母來到深圳的馬化騰,很快就愛上了深圳這座創新、有活力的城市。

1993年,大學畢業的他進入到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

從專注于尋呼軟體發展的軟體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

但馬化騰始終覺得在小公司打工,最多只能做一個深圳的邊緣人,只有自己當老闆才能成為深圳的主人。

他一直留意著是否有創業的機會。

年輕的馬化騰

一次偶然的機會,

馬化騰接觸了ICQ,這是一款以色列人開發的即時聊天工具。只玩了幾分鐘,他就感覺這個東西很好。

當時,別說手機了,你能有個BB機就是土豪了。而ICQ能做PC機之間的傳呼機,那也是很好的了,至少泡妞沒有問題。

可惜ICQ版本沒有中文的,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馬化騰就想搞一個中文的ICQ。

1999年,馬化騰叫上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公司,仿照ICQ 搞一個中國版的ICQ 。

ICQ的出現解決了國人即時通信的痛點,

一經面世,果然大受歡迎。

馬化騰說,他如今幾乎每週都會收到一些郵件,“馬總,我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可以幫你創造100億的利潤,但我要面談。”

一般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其實創業者就要將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

在創業初期,一定要集中資源解決一個用戶痛點!

舉步維艱,100萬賤賣QQ被嫌貴

1999年底,剛誕生不久的QQ就遭遇了互聯網泡沫,所有互聯網企業都面臨寒冬。

當時的騰訊已經窮到連1000塊錢的伺服器都租不起,與此同時,QQ用戶卻在高速增長。

到1999年10月,已經突破百萬。2000年6月,QQ註冊用戶數破千萬。

一方面高速增長的使用者需要更高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資本寒冬,公司又融不到錢。

1毛錢逼死英雄漢。“養不起那就賣掉吧!”

QQ團隊最開始找到剛成立的聯想投資籌備小組,結果下面的員工以看不太懂為由,把他們打發走了。

馬化騰找到網易,結果丁磊看了一眼就說,技術太低。

他後來又找到廣東電信,當時談好價錢是60萬,可臨到了簽合同時,馬化騰又猶豫了。

等到和深圳資料電信局接洽時,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而對方只肯出價60萬,價錢談不攏又告吹了。

這一次告吹後,馬化騰想找人買都沒人願意搭理了。

QQ賣不出去,怎麼辦呢——四處籌錢。

騰訊創業團隊

找銀行,銀行都聽說過憑“註冊用戶數量”可以辦抵押貸款的;與國內投資商談,對方則關注騰訊有多少台電腦和其他固定資產。

為了養活QQ,馬化騰和張東海親自下海接些小專案,但依舊杯水車薪。

2000年4月,馬化騰終於從IDG和李澤楷那裡拿到了220萬美元,這兩家公司也各拿走了騰訊20%的股份。

拿到這筆資金之後,馬化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20萬兆的IBM伺服器。“當時放在桌上,心裡別提有多美了。”

後來據員工回憶,在融資的過程中,馬化騰做了兩次腰椎手術,第二次手術後,就平躺在床上舉著筆記本辦公。

為什麼要大篇幅講騰訊剛創業時的憋屈呢,因為對創業者來說,第一步是要生存,而這也是最難的。

你要創業的話,第一個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資怎麼辦,你第一年的收入怎麼著?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電你能不能掙回來,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東西。

創業不能盲目,誰都不知道創業路上會遇到什麼妖魔鬼怪,先生存,然後才有發展!

自我顛覆,不斷創新,才能持久經營

2003年,背靠微軟、擁有3億用戶的MSN強勢殺入中國市場,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認為QQ死定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最終,QQ將MSN斬落馬下。

馬化騰回憶道,能贏得MSN之戰主要在於QQ結合中國的網路環境和中國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做了很多優化。

“當時中國的互聯網服務分幾個板塊,網速也很慢,我們針對中國奇怪的網路結構做了大量優化,讓三個網之間能互聯互通,這樣用戶之間使用體驗會更好。

當時我們傳檔速度很快。我們還有聊天室,聊天室對社交產品的冷開機是很重要的,還有頭像的個性化。

都是創新才能贏得競爭對手!”

2010年,移動互聯網呼嘯而來,騰訊在所有互聯網巨頭中第一個轉身。

大象的轉身是如此的輕盈而迅速。

查看附近的人,正是這個功能的推出,實現了對主要對手米聊的技術創新和用戶大爆炸式增長。

經歷了這些危機和轉型之後,馬化騰有一個比較大的感悟:

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實都有大的危機,稍微把握不住這個社會的趨勢,就非常危險,之前積累的東西就很可能灰飛煙滅了。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永遠要保持創新,自我顛覆。

互聯網每天都在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 唯有騰訊一路高昂

“城頭變換大王旗”,如此形容中國互聯網企業,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10來年的歷史,它已經換過多個代表人物:最早是張朝陽,隨後是王志東,很久之後變成了丁磊,近兩年又變成了陳天橋和李彥宏......

不過,馬化騰始終是最少被描繪的,低調、專注、謹慎是他的代名詞。

但低調並不代表騰訊就不牛逼,相反,一路在高昂!

從上市那天起,騰訊的股價就一路攀升,從10億美元到2790億美元,13年,騰訊的市值上漲了278倍!

2015年4月13日,騰訊市值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成為當時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2016年9月5日,騰訊力壓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等巨頭,以2565億美元的市值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7年4月6日,2790億美元,騰訊成為中國首家全球前十的企業!

如今3個招行,6個萬科,8個萬達都不如一個騰訊!

BAT,從此要改為TAB

四年前,人們把騰訊、百度、阿裡巴巴稱之為BAT,為什麼?因為騰訊最弱,所以排在最後。

被詬病為只會抄襲的騰訊根本沒有競爭力,自然不被市場看好,但如今,騰訊早已摘去了抄襲的帽子。

在2016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排行裡,阿裡騰訊都上榜了,就連小米的排名都迅速飆升到中國榜第3位。

而以科技公司著稱的百度這些年卻因為過度依賴搜索業務而停滯不前,百度的市值如今已嚴重縮水,才 599.11 億美元。

不知不覺間,百度已經被阿裡巴巴和騰訊拉開 2000 億美元的差距。

BAT,從此要改為TAB了!

還是那句話,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永遠要保持創新,自我顛覆,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來自互聯網品牌官原創作品(運營人員:李大為),歡迎轉發分享、點贊、發表神評,與小編交流!【互聯網品牌官(szwanba):原創互聯網品牌傳播第一媒體!專注於互聯網+、科技、O2O、電商等前沿領域的品牌傳播、廣告創意與公關服務,在這裡,你就是互聯網品牌官!】

結果下面的員工以看不太懂為由,把他們打發走了。

馬化騰找到網易,結果丁磊看了一眼就說,技術太低。

他後來又找到廣東電信,當時談好價錢是60萬,可臨到了簽合同時,馬化騰又猶豫了。

等到和深圳資料電信局接洽時,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而對方只肯出價60萬,價錢談不攏又告吹了。

這一次告吹後,馬化騰想找人買都沒人願意搭理了。

QQ賣不出去,怎麼辦呢——四處籌錢。

騰訊創業團隊

找銀行,銀行都聽說過憑“註冊用戶數量”可以辦抵押貸款的;與國內投資商談,對方則關注騰訊有多少台電腦和其他固定資產。

為了養活QQ,馬化騰和張東海親自下海接些小專案,但依舊杯水車薪。

2000年4月,馬化騰終於從IDG和李澤楷那裡拿到了220萬美元,這兩家公司也各拿走了騰訊20%的股份。

拿到這筆資金之後,馬化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20萬兆的IBM伺服器。“當時放在桌上,心裡別提有多美了。”

後來據員工回憶,在融資的過程中,馬化騰做了兩次腰椎手術,第二次手術後,就平躺在床上舉著筆記本辦公。

為什麼要大篇幅講騰訊剛創業時的憋屈呢,因為對創業者來說,第一步是要生存,而這也是最難的。

你要創業的話,第一個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資怎麼辦,你第一年的收入怎麼著?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電你能不能掙回來,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東西。

創業不能盲目,誰都不知道創業路上會遇到什麼妖魔鬼怪,先生存,然後才有發展!

自我顛覆,不斷創新,才能持久經營

2003年,背靠微軟、擁有3億用戶的MSN強勢殺入中國市場,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認為QQ死定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最終,QQ將MSN斬落馬下。

馬化騰回憶道,能贏得MSN之戰主要在於QQ結合中國的網路環境和中國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做了很多優化。

“當時中國的互聯網服務分幾個板塊,網速也很慢,我們針對中國奇怪的網路結構做了大量優化,讓三個網之間能互聯互通,這樣用戶之間使用體驗會更好。

當時我們傳檔速度很快。我們還有聊天室,聊天室對社交產品的冷開機是很重要的,還有頭像的個性化。

都是創新才能贏得競爭對手!”

2010年,移動互聯網呼嘯而來,騰訊在所有互聯網巨頭中第一個轉身。

大象的轉身是如此的輕盈而迅速。

查看附近的人,正是這個功能的推出,實現了對主要對手米聊的技術創新和用戶大爆炸式增長。

經歷了這些危機和轉型之後,馬化騰有一個比較大的感悟:

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實都有大的危機,稍微把握不住這個社會的趨勢,就非常危險,之前積累的東西就很可能灰飛煙滅了。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永遠要保持創新,自我顛覆。

互聯網每天都在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 唯有騰訊一路高昂

“城頭變換大王旗”,如此形容中國互聯網企業,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10來年的歷史,它已經換過多個代表人物:最早是張朝陽,隨後是王志東,很久之後變成了丁磊,近兩年又變成了陳天橋和李彥宏......

不過,馬化騰始終是最少被描繪的,低調、專注、謹慎是他的代名詞。

但低調並不代表騰訊就不牛逼,相反,一路在高昂!

從上市那天起,騰訊的股價就一路攀升,從10億美元到2790億美元,13年,騰訊的市值上漲了278倍!

2015年4月13日,騰訊市值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成為當時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2016年9月5日,騰訊力壓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等巨頭,以2565億美元的市值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7年4月6日,2790億美元,騰訊成為中國首家全球前十的企業!

如今3個招行,6個萬科,8個萬達都不如一個騰訊!

BAT,從此要改為TAB

四年前,人們把騰訊、百度、阿裡巴巴稱之為BAT,為什麼?因為騰訊最弱,所以排在最後。

被詬病為只會抄襲的騰訊根本沒有競爭力,自然不被市場看好,但如今,騰訊早已摘去了抄襲的帽子。

在2016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排行裡,阿裡騰訊都上榜了,就連小米的排名都迅速飆升到中國榜第3位。

而以科技公司著稱的百度這些年卻因為過度依賴搜索業務而停滯不前,百度的市值如今已嚴重縮水,才 599.11 億美元。

不知不覺間,百度已經被阿裡巴巴和騰訊拉開 2000 億美元的差距。

BAT,從此要改為TAB了!

還是那句話,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永遠要保持創新,自我顛覆,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來自互聯網品牌官原創作品(運營人員:李大為),歡迎轉發分享、點贊、發表神評,與小編交流!【互聯網品牌官(szwanba):原創互聯網品牌傳播第一媒體!專注於互聯網+、科技、O2O、電商等前沿領域的品牌傳播、廣告創意與公關服務,在這裡,你就是互聯網品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