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兒子結婚,大兒子對父親說你給弟弟蓋了兩層樓,要補償我!

王老漢夫妻生活在農村,一生養育了五個孩子,三女二男,兩個兒子的排行分別是老三和老五,年齡相差了十歲。

夫妻兩人踏實勤奮,一年到頭不光忙著種田養殖,還承接一些學校定制的座椅板凳等木工活。

大女兒和二女兒都是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然後嫁人,父母在經濟上基本沒什麼負擔。多年的積攢下來,王老漢的家境也算殷實。

大兒子結婚時,王老漢按照當地嫁娶的標配,為他置辦了五間瓦房、兩件西屋外加圍牆,訂婚、聘禮、酒席等也都是王老漢負擔,但不管怎樣,兒子結婚是一件大事,能夠風風光光地辦了,也算完成了老人心裡的一件大事。

大兒子繼承了王老漢的聰明能幹,結婚後就做起了生意,幾年的時間已經把小日子過得有模有樣,屬於村裡數得著的幾個富裕人家,王老漢的心裡也松了一口氣。

眼看著大孫子已經上了小學,王老漢的二兒子也到了適婚的年齡。距離大兒子結婚時,

將近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地結婚的標配也悄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個最明顯的區別新人的婚房從當初的五間瓦房變成了上下兩層的樓房。雖然隨著年事已高,老兩口的謀生能力降低了不少,但在三個女兒的幫襯下,還是依照結婚的標配,把小兒子的新樓房給建起來了。

可是,小兒子的婚禮還沒舉行,王老漢的心還懸著時,大兒子來了。他說出的話,讓王老漢這個當爹的吃驚並心寒。

大兒子說:“我結婚的時候是一層的瓦房,現在你給他(小兒子)蓋了樓房,他比我多出的這一層(房子),你要補償我!”王老漢,又急又氣。大兒子小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在養育時也沒有對誰偏心,無論是大兒子的瓦房還是小兒子的樓房,為了讓兒子順利結婚成家,都是按照當地結婚的標配置辦,並不是自己要有意為小兒子多蓋一層。可大兒子看重的只是眼前——弟弟的房子比我多了一層,
同樣是兒子,你這個長輩沒有一碗水端平。面對大兒子的辯駁,王老漢心寒。但大兒子可不是省油的燈,每天來跟父親理論糾纏這事,為了不影響小兒子的婚禮,王老漢只好答應補償大兒子一筆錢。這樣一來,小兒子又不願意了。理由是:哥哥結婚後大家就分家了,這些年家裡的收入是我和老父親掙的,憑什麼還要再給哥哥一筆錢?再說,
這些年哥哥也掙了不少,沒有父母幫哥哥照顧著兩個孩子,哥哥也不能那麼安心做生意,這已經是又一筆補償了。

兩個兒子各有各的理,王老漢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夜深人靜時,不免老淚縱橫:這還是從我身上支出,兩個兒子都變成了這樣,以後等我老了,動不了了,輪到兩個兒子養我時,他們還不一定怎麼計較呢?到時候,是不是我多喝誰家一碗水,兩個兒子都要吵半天呢?王老漢似乎看到了自己晚年的淒涼,所幸,自己還有三個女兒可以指望。

早在孩子們還小時,王老漢就努力做到“你有什麼他就有什麼”的物質均等,希望以此來避免爭執,希望做一個公正的父親。沒想到即使這樣,依然無法平息兩個兒子之間的比較計較和爭端。他感覺無論自己怎麼做,總會落下一方的埋怨。因為,兩個兒子似乎在監視著他這個父親,心裡也進行著毫髮般細緻的比較,自己少一分一毫,都要來責問他這個父親,怎能不為難?

動不了了,輪到兩個兒子養我時,他們還不一定怎麼計較呢?到時候,是不是我多喝誰家一碗水,兩個兒子都要吵半天呢?王老漢似乎看到了自己晚年的淒涼,所幸,自己還有三個女兒可以指望。

早在孩子們還小時,王老漢就努力做到“你有什麼他就有什麼”的物質均等,希望以此來避免爭執,希望做一個公正的父親。沒想到即使這樣,依然無法平息兩個兒子之間的比較計較和爭端。他感覺無論自己怎麼做,總會落下一方的埋怨。因為,兩個兒子似乎在監視著他這個父親,心裡也進行著毫髮般細緻的比較,自己少一分一毫,都要來責問他這個父親,怎能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