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故事」燒麥祖籍在哪裡?

點擊↑↑↑藍色文字關注我們

小有餘芳七月中,

新添佳味趁秋風。

玉盤擎出堆如雪,

皮薄還應蟹透紅。

這是清代竹枝詞中對名店“小有餘芳”製作的蟹肉燒麥的讚美之詞,可惜此店今已不存,蟹肉燒麥亦不易找到。

燒麥,又稱稍賣、稍美,是一種傳統麵食。明代稱燒麥為紗帽,清代稱之為鬼蓬頭。清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鈍列滿盤”的說法。

很多人認為,燒麥的祖籍在呼和浩特,據《綏遠通志稿》中記載:“惟室內所售捎賣一中,則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帶賣之。俗語謂‘附帶’為捎,故稱捎賣。且歸化(呼和浩特)燒麥,自昔馳名遠近。外縣或外埠亦有仿製以為業者。而風味稍遜矣。”清代北京燒麥館多懸掛“正宗歸化城(呼和浩特舊稱歸化城)燒麥”招牌。

然而,在十四世紀高麗(今朝鮮)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樸事通》上,

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的記載。稱:“皮薄肉實切碎肉,當頂撮細似線稍系,故曰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從描述看,與今燒麥造型無異。

其實,宋末元初文人陳元靚在《事林廣記》的《大茶飯儀》中,也記載了稍麥,稱:“三巡或灌漿饅頭,或稍賣,用酸羹……”可見,燒麥與灌漿饅頭(即今之灌湯包)同屬餐點,可能是受包子製作方法啟發而形成的。

有學者認為,燒麥製作方法近似突厥的“饅頭”,兩者都用未發酵的麵粉做皮,餡料以肉為主,只是前者蒸食,後者烤食,因此懷疑燒麥來自西域,但並無更多證據,且突厥語中並無與燒麥音相近的食品。

燒麥之名甚異,有人認為是外來語音譯,也有人認為是稍麥的異寫,

之所以稱“稍”,清代郝懿行《證俗文》說:“稍麥之狀如安石榴。其首綻開中裹肉餡,外皮甚薄,稍謂稍稍也,言用麥面少。”

雖然燒麥最早的文字記錄指向北京,但燒麥多用羊肉餡,而內蒙古羊肉品質更佳,到清代時,內蒙古燒麥已被認為是正宗。在當時,關內人普遍有誤解,認為關外平時以羊肉為食,但據趙翼《簷曝雜記》載,他作為軍機大臣曾赴關外考察,經詢問當地人得知,

普通牧民一年只能吃一兩次羊肉,平日只能用奶茶加炒米度日。

今北京燒麥與大同燒麥近似,大同燒麥又稱稍梅,因出籠時狀為梅朵而得名。明清時期,晉商走遍天下,也將大同燒麥帶入北京,以都一處最著名,都一處最初可能是酒館,據《燕京雜記》載:“都一處買酒以杯記,不以壺記。有親王某善飲,微服過之,索以巨碗,主人以其破格不與,王怒碎其器,一時都下暄傳之。”此書成于嘉慶時期,直到清末,《都門瑣記》仍稱:“有都一處者,專賣酒,酒品極多。”到上世紀30年代初《燕都叢考》時,都一處方被記為“小飯店也”。

本文內容主要引自《老北京地方誌·人民生活志》

morningpost

不以壺記。有親王某善飲,微服過之,索以巨碗,主人以其破格不與,王怒碎其器,一時都下暄傳之。”此書成于嘉慶時期,直到清末,《都門瑣記》仍稱:“有都一處者,專賣酒,酒品極多。”到上世紀30年代初《燕都叢考》時,都一處方被記為“小飯店也”。

本文內容主要引自《老北京地方誌·人民生活志》

morning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