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2歲男子便血以為是痔瘡,結果查出直腸癌:腸鏡很容易確診

——李大威/文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52歲的老劉,最近半年間斷便血,自認為是痔瘡出血,自行買痔瘡膏治療,直到最近便血越來越嚴重,在家人的勸導下到醫院做了腸鏡及CT檢測,發現了結腸癌晚期,

追悔莫及,要是早點到醫院檢查多好!

作為一個消化內科的大夫,見過類似的病人不勝枚舉,而很多時候我們是可以避免這些大腸癌症災難的,避免大腸癌災難,可能僅僅需要一次腸鏡檢查。

目前,已明確近90%以上的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一步步演化而來的,

而大腸息肉發展到大腸癌需要5-10年的時間,只要在這5-10年中做一次腸鏡檢查,發現癌前病變並予以鏡下切除就可以消除後患,拯救寶貴的生命。研究表明,每10年做一次腸鏡,可以使大腸癌的死亡率降低68%。

所以,大腸息肉的發現在於大範圍的篩查腸鏡,

那麼哪些人應該做腸鏡檢查呢?

第一,有症狀的患者,如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等;第二,大腸癌高危人群,指的是有胃腸道腫瘤家族史、有大腸癌和已切除大腸息肉的病人、有長期炎性腸病史和50歲以上人群。對於高危人群,更應該儘早做腸鏡檢查,據消化專家姜泊教授講,40歲應該做,50歲必須做!

腸鏡技術在不斷發展,檢查並沒有那麼痛苦,避免大腸癌,只需要克服恐懼心理,給你5-10年的時間,做一次腸鏡檢查,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