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便中有血絲以為是痔瘡,結果一查是大腸癌

“我只是偶爾大便中帶有血絲,應該只是痔瘡而已,怎麼會是大腸癌呢?”很多患者拿到檢查結果時都不敢相信。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三病區主任洛山說,由於痔瘡與大腸癌有“便血”這個共同的病症,

一般患者確實不容易區分。

便血了,是痔瘡還是大腸癌?

1. 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血色暗紅,通常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而且腫瘤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越低。

痔瘡便血最常見的是鮮紅的血,不與糞便相混而是附於糞便表面,或表現為大便前滴血,嚴重時呈噴射狀,多於大便秘結時發生。

2. 部分大腸癌患者早期出現排便困難,大便變細,伴有腹脹,腹痛。

痔瘡不會引起排便困難,尤其是大便變細,即使是痔核脫出,

也表現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願用力大便,一旦水腫及炎症消退後,立即可恢復正常。

如何預防大腸癌?

1. 提倡健康飲食,植物蔬菜水果,每天最好攝入5種以上的蔬菜水果;

2. 選擇不含糖的純穀類製品及有助於控制體重的食物;

3. 減少紅肉的攝入(豬肉、牛肉、羊肉等),

特別是肥肉;

4. 堅持每天鍛煉,注意控制體重;

5. 減少酒精、香煙攝入。

洛山提醒,大腸癌的發生是一個時間相對較長的一個過程,這就為大腸癌的早診早治提供了時間上的可能。一般由於不明原因導致的便血、貧血,或排便習慣改變,以及腹部有腫塊的人群,一定要進行專業肛腸鏡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同時應當重視大腸癌的篩查,如果屬於高危人群建議定期進行檢查以便早診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