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稿|春夏之交,ofo的生死時間

“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蘇軾

這是蘇軾在謫貶徐州時所作,春夏之交的景色令人迷戀,但天氣也是瞬息萬變的。回看目前共用單車市場,

排頭兵中的ofo或許面臨的壓力更大一些,可以說春夏之交已經成為ofo的Key Time。

Key Time——春夏之交

去年9月底,ofo的投資方金沙江創投朱嘯虎與熊貓資本曾發起一場賭約,因此產生了著名的“90天結束戰鬥”。

今年1月1日,速途網曾發表文章《摩拜 vs ofo 還需要多少個90天才能分出勝負?》,直言“與其讓投資人打嘴仗,不如提升自身產品體驗,讓使用者享受到真正的共用出行”。

時至如今,氣溫的不斷上升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場,

不斷擴張。2月底的北京已經吸引了小藍單車與可能是共用單車上市第一股的永安行,就連主要徘徊在南方的哈羅單車也宣佈即將進入天津,可以想見此後會有越來越多南方共用單車玩家進入北方市場。

與此同時,清明、五一等小長假接踵而至,人們開始願意走到戶外享受公園的春色,這也給了人們更多騎行共用單車的理由,春天不僅僅為花草樹木提供了優質的生長環境,

也為共用單車行業的成長提供了一片沃土。

這樣的春夏之交,對於已經在北方市場佔據一定影響力的摩拜、ofo來說,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會比從前增大許多,而解決目前單車存在問題,形成找車、開鎖、騎行的流暢體驗閉環,避免持續補貼下用戶增速放緩的問題。這個Q2是摩拜與ofo吞食小玩家,還是多名小玩家分食摩拜與ofo建立起的疆土,目前尚不可知。

Q1的ofo——進擊的巨人差一步成就王者榮耀

2017年的ofo已經逐漸退去了“學生氣”,1月份的瘋狂擴張,一舉拿下十幾座城市的成績讓先行者摩拜都望塵莫及;春節後的十幾天,ofo與中國電信、華為NB-IoT牽手,三家共同研發物聯網智能鎖。

兩周之後,ofo在北京發佈了與700bike的第二款合作車型——Cruve,

提出低運維概念;一周後,ofo又與芝麻信用聯手在上海推行信用免押。資本層面上,ofo完成了D輪4.5億美元融資,創造了共用單車融資金額之最。

如果單看這些,我們可以認為ofo的Q1是全面發展,新車、技術、巨頭聯合,一個都沒有落下。

摩拜單車在Q1的表現可以認為是中規中矩。

小藍單車作為進入北京市場第二梯隊,發佈融資消息、推出可變速單車、26天在北京投放10萬輛單車(官方資料),

可以說小藍單車的野心並不小。

但ofo小黃車與摩拜單車、小藍單車不同的是,在Q1的收尾階段卻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3月26日,上海出現了首例不滿12歲未成年人在ofo騎行過程中被客車捲入車底身亡,案件發生後ofo第一時間回應稱“將研究一套有效的防範機制避免類似悲劇”。

3月30日,ofo帶著此前在北京發佈的新款車型Cruve在深圳召開落地儀式,科技媒體泡泡網當天就發文質疑“市面還是機械鎖”。

3月31日遊訊網也發文質疑其智慧鎖是全部替換還是少量投放?

速途網注意到ofo在今年1月曾發佈電子鎖,僅在小範圍投放。

昨日,速途網在實地走訪中發現的ofo帶筐新車型,車輛編號為5679706(如果ofo是按照順序來編號,則此輛是新車),並未配備電子鎖,依舊是機械鎖。同時,速途網觀察到北京地區配備電子鎖的ofo的確在不斷增多,但距離全部覆蓋仍有很大距離。

與此同時,困擾ofo的還不止是事故以及新車智慧鎖多少的質疑,如今想要找到一輛開之即走的小黃車也成為了用戶的奢望。事實上,ofo小黃車的損壞率一直眾說紛紜,官方也未曾披露,但速途網在北京的實地探訪以及與用戶的交談中,用戶反映找到一輛可用的車確實相比此前困難了一些。

面對過高的損毀率,ofo共用單車CEO戴威之前接受採訪時表示,過高的損毀率對ofo的成本會有影響,除了寄希望于百姓更加文明用車,ofo正在努力提高運維能力,尋找更科學的運維辦法。想必ofo是一直在尋找降低損毀率方式,但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ofo就是這樣度過了2017年Q1,正面成績讓競爭對手嫉妒,但負面纏身卻無力抵抗,正所謂“進擊的巨人難成王者榮耀”。

Q2的ofo——能抵過Q1蝴蝶煽動翅膀引來的海嘯嗎?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漫不經心地扇動了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一場災難性的風暴——蝴蝶效應

機械鎖的問題、損壞率過高、事故的發生,這些在Q1末尾暴露的問題,在Q2的伊始並沒有得到抑制,反而越演越烈,Q1的蝴蝶煽動了問題的翅膀,海嘯正在路上……

第一場海嘯就是深圳與天津再出未滿12歲兒童騎共用單車交通事故,傷者照片觸目驚心。但是針對此事,輿論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一方認為是家長為兒童開鎖,責任應該家長承擔,另一方則稱兒童會找開鎖“方便”的小黃車,如果機械鎖不更換,事故還會繼續發生。

伴隨著ofo小黃車損壞率的逐漸提升,ofo於Q2或將面臨資料偷換概念的質疑。眾所周知,ofo每次對外發佈新聞時,對於其所投放單車數量的形容均為“連接”。

我們知道,ofo對外宣稱自己不生產單車,而是連接單車,如果以目前ofo最新披露的連接數量“超過250萬”來看,ofo確實可以在共用單車行業內稱王,但如果我們將如今的損耗率引入,以20%的保守損耗率來算,ofo實際可用的單車可能僅有200萬,這還是保守估計,事實上ofo到底有多少單車可用我們尚未可知,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則是ofo小黃車沒有GPS定位。此為第二場海嘯。

但,ofo在近期對GPS問題作出了兩項舉措,首先ofo共用單車App內增加單車位置顯示,其次ofo與北斗導航在眾多京津冀的領導注視下宣佈合作,未來京津冀地區的ofo小黃車將配備由北斗導航特製研發的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北斗智慧鎖”。

“表面上很美”的兩項舉措背後,顯露的或許是ofo的無奈,在App內增加單車位置顯示的原理能找到的解釋只有“該位置為上一次用車結束的位置”,而與北斗導航的合作,是市經濟資訊化委推進的。

速途網通過查看首都之窗(http://www.beijing.gov.cn/)發現,北斗導航與摩拜、ofo均進行過調研洽談,而從時間上來看,摩拜單車早於ofo,但摩拜單車是否與北斗導航進行了合作,目前尚未有任何消息披露。但我們從ofo的這場會集京津冀領導的發佈會或許可以感受到一個信號,京津冀未來共用單車標準或是必須配備北斗導航智慧鎖。

通過以上資訊,我們可以發現如今的ofo試圖改變著Q1末期的囧態,將GPS智能鎖提上了日程,可如若此做,ofo的第三場海嘯就悄然而至了,而這場海嘯則是關於換鎖。

速途網在今年2月底曾向摩拜與ofo兩方詢問在京投放單車數量,彼時摩拜回應稱超過10萬輛,而ofo方回應稱遠多於第二名。如果粗略估計ofo如今在北京投放單車數量為20萬輛,那麼將這20萬輛單車中的60%(保守估計有40%單車配備了智能鎖)回收更換智慧鎖,也是一項較大的改造計畫。當然,如果算上損壞率,這場改造計畫的壓力或許會減輕一些,但依舊是ofo需要去面對的,而這僅僅是北京,並非全國。

有人說,曾經被用戶青睞的小黃車如今的囧態是在還此前欠下的債,筆者不能苟同,而ofo小黃車如果真能在春夏之交完成一次自我革命,對自身問題進行徹底的反思,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場用戶以及關注ofo的媒體倒逼互聯網公司反覆運算的經典戰役呢?而這場戰役對於ofo來說只能贏,不能輸,畢竟用戶與你一起贏。而輸,速途網尚無法想像。

寫在最後

“自行車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ofo共用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戴威

也許對於其他共用單車廠商來說,春夏之交是沉澱用戶的重要時間,但對於ofo小黃車來說已成為生死時刻,能否度過這場浩劫成為了擺在CEO戴威面前最棘手的問題。鳳凰浴火重生,速途網期待ofo小黃車能夠越走越遠,排除萬難迎接夏天的到來。

3月31日遊訊網也發文質疑其智慧鎖是全部替換還是少量投放?

速途網注意到ofo在今年1月曾發佈電子鎖,僅在小範圍投放。

昨日,速途網在實地走訪中發現的ofo帶筐新車型,車輛編號為5679706(如果ofo是按照順序來編號,則此輛是新車),並未配備電子鎖,依舊是機械鎖。同時,速途網觀察到北京地區配備電子鎖的ofo的確在不斷增多,但距離全部覆蓋仍有很大距離。

與此同時,困擾ofo的還不止是事故以及新車智慧鎖多少的質疑,如今想要找到一輛開之即走的小黃車也成為了用戶的奢望。事實上,ofo小黃車的損壞率一直眾說紛紜,官方也未曾披露,但速途網在北京的實地探訪以及與用戶的交談中,用戶反映找到一輛可用的車確實相比此前困難了一些。

面對過高的損毀率,ofo共用單車CEO戴威之前接受採訪時表示,過高的損毀率對ofo的成本會有影響,除了寄希望于百姓更加文明用車,ofo正在努力提高運維能力,尋找更科學的運維辦法。想必ofo是一直在尋找降低損毀率方式,但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ofo就是這樣度過了2017年Q1,正面成績讓競爭對手嫉妒,但負面纏身卻無力抵抗,正所謂“進擊的巨人難成王者榮耀”。

Q2的ofo——能抵過Q1蝴蝶煽動翅膀引來的海嘯嗎?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漫不經心地扇動了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一場災難性的風暴——蝴蝶效應

機械鎖的問題、損壞率過高、事故的發生,這些在Q1末尾暴露的問題,在Q2的伊始並沒有得到抑制,反而越演越烈,Q1的蝴蝶煽動了問題的翅膀,海嘯正在路上……

第一場海嘯就是深圳與天津再出未滿12歲兒童騎共用單車交通事故,傷者照片觸目驚心。但是針對此事,輿論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一方認為是家長為兒童開鎖,責任應該家長承擔,另一方則稱兒童會找開鎖“方便”的小黃車,如果機械鎖不更換,事故還會繼續發生。

伴隨著ofo小黃車損壞率的逐漸提升,ofo於Q2或將面臨資料偷換概念的質疑。眾所周知,ofo每次對外發佈新聞時,對於其所投放單車數量的形容均為“連接”。

我們知道,ofo對外宣稱自己不生產單車,而是連接單車,如果以目前ofo最新披露的連接數量“超過250萬”來看,ofo確實可以在共用單車行業內稱王,但如果我們將如今的損耗率引入,以20%的保守損耗率來算,ofo實際可用的單車可能僅有200萬,這還是保守估計,事實上ofo到底有多少單車可用我們尚未可知,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則是ofo小黃車沒有GPS定位。此為第二場海嘯。

但,ofo在近期對GPS問題作出了兩項舉措,首先ofo共用單車App內增加單車位置顯示,其次ofo與北斗導航在眾多京津冀的領導注視下宣佈合作,未來京津冀地區的ofo小黃車將配備由北斗導航特製研發的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北斗智慧鎖”。

“表面上很美”的兩項舉措背後,顯露的或許是ofo的無奈,在App內增加單車位置顯示的原理能找到的解釋只有“該位置為上一次用車結束的位置”,而與北斗導航的合作,是市經濟資訊化委推進的。

速途網通過查看首都之窗(http://www.beijing.gov.cn/)發現,北斗導航與摩拜、ofo均進行過調研洽談,而從時間上來看,摩拜單車早於ofo,但摩拜單車是否與北斗導航進行了合作,目前尚未有任何消息披露。但我們從ofo的這場會集京津冀領導的發佈會或許可以感受到一個信號,京津冀未來共用單車標準或是必須配備北斗導航智慧鎖。

通過以上資訊,我們可以發現如今的ofo試圖改變著Q1末期的囧態,將GPS智能鎖提上了日程,可如若此做,ofo的第三場海嘯就悄然而至了,而這場海嘯則是關於換鎖。

速途網在今年2月底曾向摩拜與ofo兩方詢問在京投放單車數量,彼時摩拜回應稱超過10萬輛,而ofo方回應稱遠多於第二名。如果粗略估計ofo如今在北京投放單車數量為20萬輛,那麼將這20萬輛單車中的60%(保守估計有40%單車配備了智能鎖)回收更換智慧鎖,也是一項較大的改造計畫。當然,如果算上損壞率,這場改造計畫的壓力或許會減輕一些,但依舊是ofo需要去面對的,而這僅僅是北京,並非全國。

有人說,曾經被用戶青睞的小黃車如今的囧態是在還此前欠下的債,筆者不能苟同,而ofo小黃車如果真能在春夏之交完成一次自我革命,對自身問題進行徹底的反思,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場用戶以及關注ofo的媒體倒逼互聯網公司反覆運算的經典戰役呢?而這場戰役對於ofo來說只能贏,不能輸,畢竟用戶與你一起贏。而輸,速途網尚無法想像。

寫在最後

“自行車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ofo共用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戴威

也許對於其他共用單車廠商來說,春夏之交是沉澱用戶的重要時間,但對於ofo小黃車來說已成為生死時刻,能否度過這場浩劫成為了擺在CEO戴威面前最棘手的問題。鳳凰浴火重生,速途網期待ofo小黃車能夠越走越遠,排除萬難迎接夏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