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這10件事改變了互金行業的走向

提到互聯網金融行業的2017,你會想到什麼呢?

是層出不窮的熱點事件,

辱母案、ICO亂象、P2P平臺跑路、陸金所債轉風波、無現金社會、平臺赴美上市潮、火爆現金貸、趣店上市風波、比特幣的一飛沖天……

是日漸明確的強監管信號,殺死銀行直連、聚合支付監管、互金整改的延期、金交所產品下線、金融工作會議定調、ICO及虛擬貨幣監管風暴、現金貸新規……

還是行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變化,銀聯再推雲閃付、網聯面世、互金巨頭與銀行強強聯合、支付出海、信聯成立、人工智慧崛起……

無論你想到什麼,年終回顧的最迷人之處,便是迥然相反的事件在同一段時間裡並行交錯,像蝴蝶的翅膀,輕輕一揮,各自發揮其深遠的影響,合力改變了行業的走向。以下是筆者選出的2017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十大事件。

一、里程碑與轉捩點

1、辱母案

辱母案事發於2016年4月,後來在2017年2月因於歡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該案本是典型的民間借貸中由暴力催收引發的悲劇,

借由互金領域校園貸亂象、裸條事件等催收相關熱點事件的前期鋪墊而迅速引發輿論爆點,成為互金領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同年4月,監管出臺《關於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高利貸和非法催收成為重要關注點;5月,最高法和最高檢發佈《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嚴打個人資訊交易行為,

之後,不少大資料公司被查,催收行業經歷了短暫的洗牌期……

此時,現金貸業務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的帽子算是牢牢地戴上了,一眾靠現金貸發家的平臺也就有了原罪,只等時機成熟,一場風暴便會降臨。

2、金融工作會議定調嚴監管

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定下了“嚴監管”和“防風險”的調子,整個金融體系的“好日子”算到頭了。

金融要服務於實體經濟、杜絕無效空轉;互聯網金融定位于普惠金融,莫要染指大金融領域;投資者保護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哪裡有風險,哪裡便有監管的影子;影子銀行體系迎來了資管新規,ICO及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被取締,現金貸的風口落幕,協力廠商支付再次迎來無證支付的強力整頓……

強監管下,亂象無處遁形。

3、趣店上市後的輿論風波

辱母案以後,負面纏身的校園貸成為行業禁忌話題,現金貸的輿論風向也愈發負面化。趣店以校園貸起家,靠現金貸上市,自帶招黑體質,在上市後發表一些不合時宜的言論,很快便置身於輿論風暴的漩渦之中。

辱母案後,天色陰沉,風暴將至;趣店風波後,因果成熟,風暴來臨。10月,趣店上市,財富效應羨煞旁人,自帶原罪質疑聲起;11月,監管發文暫停發放互聯網小貸牌照,現金貸監管驟然升級;12月,現金貸新規發佈,行業風口逝去……

現金貸行業潛在問題很多,監管出手是遲早之事,趣店風波卻大大加速了這一過程,以至於應對突如其來的監管風暴,整個現金貸行業都措手不及。之後見過不少現金貸從業人士,或多或少都對趣店心生怨氣。只是,碰到豬隊友這種事,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二、躁動與混亂

4、陸金所債轉風波

7月,一張未經證實的微信截屏給陸金所帶來了一場聲譽危機。幾日前,互金整治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互聯網平臺在7月15日前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之後,大額標代表性平臺紅嶺創投宣佈退出網貸行業,陸金所也下架了部分產品,被不明就裡的人士解讀為潛在危機的信號,引發了一場“債轉式擠兌”狂潮。

其實,危機不是陸金所的,是整個P2P行業的。P2P投資者頻繁經歷平臺跑路新聞刺激,對行業已然缺乏了信任感。雖然受到高息誘惑仍在繼續投資,心理卻是極其脆弱的,經不得風吹草動,任何平臺都不能倖免。

12月,在備案壓力下,頭部平臺開啟了“去剛兌”之路,開始主動取消各種或明或暗的風險備付金和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只是,因投資者信心缺失,陸金所債轉風波在前,剛性兌付哪是那麼容易被打破的,強推之下,風波,或許又在不遠處……

5、ICO亂象及監管風暴

ICO亂象算是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一地雞毛”,從極度火爆到戛然而止,僅需短短數月時間。

2017年4月以來,ICO月度融資金額便出現快速上漲,當月融資金額1.04億美元,5月份環比增長123%至2.32億美元,6月份環比增長99%至4.62億美元,7月份環比增長24%至5.74億美元。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佈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9月初,政策出臺,將ICO界定為“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遂被全面取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也被叫停,中國市場之於“幣圈”陷入冰點期。

金融工作會議之後,市場便步入“慈父式”監管時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必等隱患爆發監管便已提前介入,且嚴厲程度超出市場預期,ICO監管風暴不過是小試牛刀罷了。金融回歸實體經濟不再是空話,自娛自樂式的創新已經沒有出路。

6、平臺赴美上市潮

在嚴監管的市場環境下,互金平臺能密集赴美上市一度是一道風景線。關於此次平臺上市潮,市場中有很多解讀,都不無道理,卻也多沒有太大意義。創業企業追求上市是內在的衝動,不值得過度解讀,但這些平臺上市以後經歷的市值過山車,倒有回味的價值。

這批上市的互金平臺,或多或少都與現金貸脫不了干係,趣店上市後引爆的現金貸監管風波使得整個行業的想像空間受限,引發市值大規模的縮水。上市後,趣店股價最高為35.45美元,最低為11.33美元,縮水近7成;信而富股價最高為12.86美元,最低為4.6美元,縮水6成;拍拍貸股價最高為14.63美元,最低為6.88美元,縮水5成;樂信於12月21日上市,募資規模照原計劃縮水近8成……

最大的啟示意義在於,互金平臺上市後,創始人莫要被財富效應沖昏了頭腦,這錢能在帳面上趴多久,還真說不好。身處金融行業,風險是後置的,永遠沒有大功告成之日,需要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07

無現金社會

8月初,兩大支付巨頭力推的無現金活動日受到廣泛關注,最後以央行武漢分行的一則通知“最近一些地區推進的無現金支付方式……,其中的一些宣傳主題和做法干擾了人民幣流通,社會反響較大,對社會公眾產生較大誤解,……抓緊行動,依法對不合適的提法、做法進行糾正和引導”落下帷幕。

圍繞無現金社會的爭議,關注點依舊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與當下的主流選擇之間的平衡,過猶不及便會帶來問題。在現金支付依舊是主流選擇工具之一甚至是部分群體唯一的選擇工具時,一句“無現金活動”便讓部分商店打出了“本店拒收現金”的招牌,是典型的過猶不及,損害了只會用現金和喜歡用現金的群體的利益,埋下了矛盾的種子。

這件事的最大啟示意義在於,巨頭推廣新業務,著眼點不應局限於業務本身,還要考慮到後續衍生影響。企業越大,責任越大,大到一定程度,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公眾事件,為此,做任何舉動都需要更高的眼光和格局。

三、新起點與新跡象

8、網聯面世

就協力廠商支付行業而言,網聯的面世絕對是大事件,自此行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網聯面世後,一直被監管定調為“違規”的銀行直連模式終於要走進歷史了。8月,央行下發《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明確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網聯上線開始提速。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3季度末,共有 15 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和9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有序從直連通道切換至網聯平臺。

切斷了銀行直連模式,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介入轉接清算領域的夢想破滅了,終究未動搖銀聯的根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重新聚焦獲客、支付等業務前端,一邊積極出海拓展新市場,一邊應對銀行和銀聯在前端支付獲客領域的挑戰。

12月,銀聯推出銀行業統一入口“雲閃付”,雖勝算不大,但可怕之處在於彈藥充足且一直“屢敗屢戰”,也說不定有一天會翻盤。關於這一點,明年還有看頭。

9、互金巨頭與銀行強強聯合

在一片新金融顛覆傳統金融的聲音中,互聯網巨頭與傳統大銀行的強強聯合揭示了另一種可能性。競爭與合作,哪個才是未來的主流?

繼6月下旬四大行與幾大互聯網巨頭密集簽約以來,8月22日,交行宣佈與蘇寧控股、蘇甯金融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智慧金融、全融資業務、現金管理及帳戶服務、國際化和綜合化合作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至此,五大行全部簽約完畢,幾大互金巨頭也相繼簽約完畢。簽約之初,不少人解讀為作秀,半年之後,隨著合作項目的相繼落地,才發現人家是玩真的,卯足了勁在合作,優勢互補。

互金巨頭與銀行的強強聯合,標誌著技術、資料與業務場景的融合,而技術、資料和場景恰恰是人工智慧的三要素。並非巧合,如果說有一股力量讓互聯網巨頭和銀行走在了一起,這股力量便是金融智慧化的大趨勢,唯有強強聯合才能在金融智能化浪潮中繼續保持競爭力。

人工智慧的影響不僅僅局限在金融業,除了刷屏的大佬飯局外,人工智慧也是本屆互聯網大會的焦點。隨著資料、演算法和算力的成熟,AI在行業層面的滲透越來越快,金融行業的未來會如何,可能要看AI了。

10、信聯成立

與其他大事件相比,信聯成立的輿論熱度要低得多。但對很多人而言,可能信聯才關係到切身利益。

現金貸新規之後,存量業務化解、增量業務暫停,站在借款人層面,以貸還貸無以為繼,很多人開啟了逾期模式,“憑本事借的錢,不想還就不還”。嗯,不還可以,以後可是要上征信的。

對,就是信聯。大家在互聯網平臺上的還款資訊以後都會納入信聯,信聯資料對銀行開放,以後大家要買房買車,想與銀行打交道,央行征信不能有污點,信聯的征信同樣不能有污點。

對消費金融行業而言,信聯的成立也是新的起點,征信規範了,市場也就規範了,躁動的心真的要消停了。

四、展望2018

歷史總是在重演,放眼2018,會有新年新氣象,各種躁動與混亂也定不會缺席。一起親歷2018,願你們依舊在這裡。

辱母案後,天色陰沉,風暴將至;趣店風波後,因果成熟,風暴來臨。10月,趣店上市,財富效應羨煞旁人,自帶原罪質疑聲起;11月,監管發文暫停發放互聯網小貸牌照,現金貸監管驟然升級;12月,現金貸新規發佈,行業風口逝去……

現金貸行業潛在問題很多,監管出手是遲早之事,趣店風波卻大大加速了這一過程,以至於應對突如其來的監管風暴,整個現金貸行業都措手不及。之後見過不少現金貸從業人士,或多或少都對趣店心生怨氣。只是,碰到豬隊友這種事,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二、躁動與混亂

4、陸金所債轉風波

7月,一張未經證實的微信截屏給陸金所帶來了一場聲譽危機。幾日前,互金整治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互聯網平臺在7月15日前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之後,大額標代表性平臺紅嶺創投宣佈退出網貸行業,陸金所也下架了部分產品,被不明就裡的人士解讀為潛在危機的信號,引發了一場“債轉式擠兌”狂潮。

其實,危機不是陸金所的,是整個P2P行業的。P2P投資者頻繁經歷平臺跑路新聞刺激,對行業已然缺乏了信任感。雖然受到高息誘惑仍在繼續投資,心理卻是極其脆弱的,經不得風吹草動,任何平臺都不能倖免。

12月,在備案壓力下,頭部平臺開啟了“去剛兌”之路,開始主動取消各種或明或暗的風險備付金和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只是,因投資者信心缺失,陸金所債轉風波在前,剛性兌付哪是那麼容易被打破的,強推之下,風波,或許又在不遠處……

5、ICO亂象及監管風暴

ICO亂象算是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一地雞毛”,從極度火爆到戛然而止,僅需短短數月時間。

2017年4月以來,ICO月度融資金額便出現快速上漲,當月融資金額1.04億美元,5月份環比增長123%至2.32億美元,6月份環比增長99%至4.62億美元,7月份環比增長24%至5.74億美元。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佈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9月初,政策出臺,將ICO界定為“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遂被全面取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也被叫停,中國市場之於“幣圈”陷入冰點期。

金融工作會議之後,市場便步入“慈父式”監管時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必等隱患爆發監管便已提前介入,且嚴厲程度超出市場預期,ICO監管風暴不過是小試牛刀罷了。金融回歸實體經濟不再是空話,自娛自樂式的創新已經沒有出路。

6、平臺赴美上市潮

在嚴監管的市場環境下,互金平臺能密集赴美上市一度是一道風景線。關於此次平臺上市潮,市場中有很多解讀,都不無道理,卻也多沒有太大意義。創業企業追求上市是內在的衝動,不值得過度解讀,但這些平臺上市以後經歷的市值過山車,倒有回味的價值。

這批上市的互金平臺,或多或少都與現金貸脫不了干係,趣店上市後引爆的現金貸監管風波使得整個行業的想像空間受限,引發市值大規模的縮水。上市後,趣店股價最高為35.45美元,最低為11.33美元,縮水近7成;信而富股價最高為12.86美元,最低為4.6美元,縮水6成;拍拍貸股價最高為14.63美元,最低為6.88美元,縮水5成;樂信於12月21日上市,募資規模照原計劃縮水近8成……

最大的啟示意義在於,互金平臺上市後,創始人莫要被財富效應沖昏了頭腦,這錢能在帳面上趴多久,還真說不好。身處金融行業,風險是後置的,永遠沒有大功告成之日,需要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07

無現金社會

8月初,兩大支付巨頭力推的無現金活動日受到廣泛關注,最後以央行武漢分行的一則通知“最近一些地區推進的無現金支付方式……,其中的一些宣傳主題和做法干擾了人民幣流通,社會反響較大,對社會公眾產生較大誤解,……抓緊行動,依法對不合適的提法、做法進行糾正和引導”落下帷幕。

圍繞無現金社會的爭議,關注點依舊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與當下的主流選擇之間的平衡,過猶不及便會帶來問題。在現金支付依舊是主流選擇工具之一甚至是部分群體唯一的選擇工具時,一句“無現金活動”便讓部分商店打出了“本店拒收現金”的招牌,是典型的過猶不及,損害了只會用現金和喜歡用現金的群體的利益,埋下了矛盾的種子。

這件事的最大啟示意義在於,巨頭推廣新業務,著眼點不應局限於業務本身,還要考慮到後續衍生影響。企業越大,責任越大,大到一定程度,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公眾事件,為此,做任何舉動都需要更高的眼光和格局。

三、新起點與新跡象

8、網聯面世

就協力廠商支付行業而言,網聯的面世絕對是大事件,自此行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網聯面世後,一直被監管定調為“違規”的銀行直連模式終於要走進歷史了。8月,央行下發《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明確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網聯上線開始提速。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3季度末,共有 15 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和9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有序從直連通道切換至網聯平臺。

切斷了銀行直連模式,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介入轉接清算領域的夢想破滅了,終究未動搖銀聯的根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重新聚焦獲客、支付等業務前端,一邊積極出海拓展新市場,一邊應對銀行和銀聯在前端支付獲客領域的挑戰。

12月,銀聯推出銀行業統一入口“雲閃付”,雖勝算不大,但可怕之處在於彈藥充足且一直“屢敗屢戰”,也說不定有一天會翻盤。關於這一點,明年還有看頭。

9、互金巨頭與銀行強強聯合

在一片新金融顛覆傳統金融的聲音中,互聯網巨頭與傳統大銀行的強強聯合揭示了另一種可能性。競爭與合作,哪個才是未來的主流?

繼6月下旬四大行與幾大互聯網巨頭密集簽約以來,8月22日,交行宣佈與蘇寧控股、蘇甯金融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智慧金融、全融資業務、現金管理及帳戶服務、國際化和綜合化合作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至此,五大行全部簽約完畢,幾大互金巨頭也相繼簽約完畢。簽約之初,不少人解讀為作秀,半年之後,隨著合作項目的相繼落地,才發現人家是玩真的,卯足了勁在合作,優勢互補。

互金巨頭與銀行的強強聯合,標誌著技術、資料與業務場景的融合,而技術、資料和場景恰恰是人工智慧的三要素。並非巧合,如果說有一股力量讓互聯網巨頭和銀行走在了一起,這股力量便是金融智慧化的大趨勢,唯有強強聯合才能在金融智能化浪潮中繼續保持競爭力。

人工智慧的影響不僅僅局限在金融業,除了刷屏的大佬飯局外,人工智慧也是本屆互聯網大會的焦點。隨著資料、演算法和算力的成熟,AI在行業層面的滲透越來越快,金融行業的未來會如何,可能要看AI了。

10、信聯成立

與其他大事件相比,信聯成立的輿論熱度要低得多。但對很多人而言,可能信聯才關係到切身利益。

現金貸新規之後,存量業務化解、增量業務暫停,站在借款人層面,以貸還貸無以為繼,很多人開啟了逾期模式,“憑本事借的錢,不想還就不還”。嗯,不還可以,以後可是要上征信的。

對,就是信聯。大家在互聯網平臺上的還款資訊以後都會納入信聯,信聯資料對銀行開放,以後大家要買房買車,想與銀行打交道,央行征信不能有污點,信聯的征信同樣不能有污點。

對消費金融行業而言,信聯的成立也是新的起點,征信規範了,市場也就規範了,躁動的心真的要消停了。

四、展望2018

歷史總是在重演,放眼2018,會有新年新氣象,各種躁動與混亂也定不會缺席。一起親歷2018,願你們依舊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