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日必轉!」棉鈴蟲打藥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及解決的辦法!

棉鈴蟲是棉花蕾鈴期重要鑽蛀性害蟲,主要蛀食蕾、花、鈴,

也取食嫩葉。棉鈴蟲為害棉花時,主要以幼蟲蛀食棉花的蕾、花、鈴。蕾被蛀食後苞葉張開發黃,2、3天后脫落;花的柱頭和花藥被害後,不能授粉結鈴;青鈴被蛀成空洞後,常誘發病菌侵染,造成爛鈴。幼蟲也食害棉花嫩尖和嫩葉,形成孔洞和缺刻,造成無頭棉,影響棉花的正常發育。

棉鈴蟲打藥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棉鈴蟲對部分農藥產生抗性。由於個別農戶在施藥過程中長期單一使用一種藥劑來防治,

隨意增加施藥次數和濃度,導致棉鈴蟲對部分品種農藥產生抗性,導致防效變差。

2、打藥時間不對。棉鈴蟲防治時間一般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齡幼蟲期,錯過這個時間段,蟲齡變大抗性增強,施藥效果也會變差。

3、選擇藥劑不對路。診斷正確但是用藥不對症,如用吡蚜酮、烯啶蟲胺防治棉鈴蟲,效果自然差。

4、施藥不科學以及施藥機械不過關、天氣等原因都會造成施藥效果差。

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提高防治效果:

1、多種藥劑交替輪換使用。可以選擇甲維鹽、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醯胺、多殺黴素等藥劑交替輪換用藥防治。

2、準確把握施藥時間。在棉鈴蟲卵孵化盛期或低齡幼蟲盛發期及時選擇甲維鹽、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醯胺、多殺黴素藥劑交替輪換用藥防治。

3、正確選擇對路藥劑。可以選擇甲維鹽、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醯胺、多殺黴素等。

4、科學使用農藥。不隨便增加或減少施藥濃度,要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來配置藥液,選擇好的施藥機械兌足水量,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綜合,由冬梅工作室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