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代毋忘銘鏡:開創銅鏡銘文為主要裝飾先例

毋忘銘鏡的造型是秦統一之貨幣半兩錢的演化。秦代統一幣制為方孔圓錢,開創了中國幣制的新時代,毋忘鏡的造型儼然是方孔圓錢的重新組合。

毋忘銘鏡的銘文有如秦代文字的再現。

毋忘銘鏡全部是八字語式,間有四字語式者皆為簡化,如琅琊台刻石文字稱:“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馭欣奉教,盡知法式……。”據說這是丞相李斯對秦始皇的頌揚,是秦代文字的典型代表。毋忘銘“常樂未央,長毋相忘”文風則與上文相似,反映了當時貴族的心態。

秦代銅鏡:長毋相忘銘鏡

毋忘銘鏡的紋飾大有春秋戰國鏡的遺風。四葉紋、四花紋在鏡面上不止一次地得到簡潔而巧妙地再現,而典型漢鏡則沒有這種圖飾的遺跡。

秦-西漢銅鏡:二弦鈕無忘銘鏡

毋忘銘鏡的鏡鈕絕大多數為三弦鈕,

個別也有二弦鈕者。大家知道,三弦鈕在春秋戰國銅鏡已趨統一,至西漢初日趨絕跡。此鏡種鏡鈕全部為三弦鈕,證明此鏡流行較早,與戰國相近。西漢初之前的鈕式應是斷代的主要標誌。

秦代銅鏡:連弧紋銘鏡

毋忘銘鏡對春秋戰國銅鏡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新,

乾淨俐落地去除地紋,而保留了四葉紋、弦弧邊、方鈕座的傳統,是秦代在各個領域進行改革的又一個側面。可以認為,毋忘銘鏡是秦代銅鏡製作的一個嘗試。這種嘗試,開創了銅鏡銘文為主要裝飾的先例,其銘鏡式樣不光為漢代銅鏡所繼承,直至明清都還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