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生普遍反映英語題難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12月23日至25日進行。根據教育部資料,今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達238萬,比去年增長37萬,創下歷史新高。是什麼原因使得報考人數持續攀高?又是什麼情況讓英語考題登上熱搜排行榜?今年考研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大學四年後,你為什麼會選擇考研呢?以下是不同人選擇考研的原因:

1.現在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社會競爭壓力比較大,本科的學歷顯然不夠了。我想通過讀研究生積累一些知識,為以後步入社會打一個良好的基礎,大二的時候,我把考研當作自己的未來目標。

2.我是那種隨大流的人,人家考研我也考研。

3.我是很喜歡學校氛圍,

想再讀一些書。

4.如果是本科的話,女生普遍傾向讀研。

5.因為現在本科學歷好像很普遍。

6.工作崗位上要求學歷這個問題。

7.肯定要再學一點知識才敢出去打拼。

8.重在參與,明年再戰。目的是重回校園,工作當中還是需要多積累。

教育部資料顯示,繼2017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上漲後,2018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繼續上漲,達到238萬人,比去年增加37萬人,增幅11.4%,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增幅15.9%;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增幅21.6%。也就是說,今年考研人數繼續上漲、往屆考生增幅大於應屆生。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第一是考點的增加,北京市研究生今年整體增加的學位點是三千多個,給很多考生提供了比較高的期望,第二是(考生)之前就業沒有達到之前的期望,今年新增的考生中很多是過去畢業的學生,

非應屆生;還有一個細節是女生報考多於男生,也顯示出女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多。”

今年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納入統考的第二年。自去年底,我國“在職研究生聯考”被叫停,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統一招生錄取。這也意味著,往年社會人員考在職研究生,只需參加每年10月單獨舉辦的聯考,而自去年起,要和應屆畢業生同場競爭,參加全國統考。

與此同時,“在職研究生”退出歷史舞臺,更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

從報名趨勢上看,2007年到2016年,研究生招生計畫僅增長6%,遠低於報名人數增幅,這意味著考研競爭變得更加激烈。部分院校專業出現紮堆報考的情況,僅北京就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2所招生單位報考人數過萬,個別院校專業報錄比甚至達到40:1。

長春師範大學黨委遲老師毫不諱言,用人單位將研究生學歷作為基本門檻的趨勢在未來多年都將是常態,

考研也正在成為一些學生避開就業壓力的暫緩手段。“凡是用人,教學單位要是沒有博士學位不招收,機關單位沒有碩士學位不招收。從這個角度上說,社會也給考研提供這種選擇上的壓力。目前社會對於大學生就業來講,狀況是在不斷的好轉,但是壓力卻沒有減小,好多學生也自覺不自覺地選擇了通過考研來緩解就業壓力。有很多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年齡都很小,再讀兩年研究生也就不過是二十三四歲,再進一步深造和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有很多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年齡都很小,再讀兩年研究生也就不過是二十三四歲,再進一步深造和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