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寧波軌交列車車頭“笑口常開”,設計靈感來自“布袋和尚”

“笑口常開”的前臉 奉化發佈 圖

“寧波製造”的第一列軌交列車、融合當地文化特色的寧波軌交3號線首列列車日前在中國中車寧波產業基地下線,

其車頭外觀設計靈感來自於寧波家喻戶曉的“布袋和尚”。

“3號線將與寧奉(寧波—奉化)城際線貫通,開往奉化,所以將奉化‘布袋和尚’的形象作為車頭設計的元素。”12月25日,中車寧波產業基地辦公室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時的僧人,生長于奉化長汀村,在奉化岳林寺出家、圓寂。

宋代以來,漢傳佛教把布袋和尚作為彌勒的化身,塑成佛像,其坦胸露腹、大肚含笑的形象深入人心。2009年,“布袋和尚傳說”被列入國家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寧波軌交3號線一期工程和寧奉城際鐵路同步建設並將貫通,3號線計畫採購的17輛列車均來自中車寧波基地。列車外觀以白、黑為基礎色,用象徵豐收的“金穗黃”作腰線和內飾主色調。車頭“前臉”設計源於“布袋和尚”笑口常開的神態,

前大燈和燈帶構成“布袋和尚”彎月般的眉眼與嘴型,還採用了金穗黃的輪廓體現其臉型與體型,寓意歡樂。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不少城市的軌道交通列車車頭設計帶有地方特色。如2016年3月下線的石家莊地鐵3號線列車兩個車前燈採用隸書“石”字的形狀,南寧地鐵1號線列車車燈造型從廣西壯族的繡球中提取元素,北京地鐵16號線8A型列車的前臉參照京劇臉譜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