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勵志美文:不要因為沒有效果就停止付出

文字:張偉瑋

1、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心理,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馬上看到回報。

比如在一個工作上,你會想,我辛辛苦苦地做了那麼久,也應該給我漲點工資或升個職吧。

再比如,很多人在努力做一件具體的事時,也會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成效,他們會想,怎麼還沒效果呢?在這樣一個心理狀態下,做事者往往因為急於求成,而陷入困惑,從而放棄了自己。

你要知道,付出和回報,在時間軸上並不一一對應。如果你認為我今天付出了,

今天就能看到成效,那是很幼稚的想法。

也許自己的付出並沒有及時得到什麼回報,但是你還應該繼續付出,因為回報會在你意想不到的那一天出現。另外,你可以這麼想,如果沒有堅持付出,那麼以前的付出就全部白費了,不會有任何價值產生,多麼可惜。

2、

在歐洲流傳著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在薩文河畔散步時無意間發現金子,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四面八方的淘金者去了那裡,去做自己的發財夢。他們都想成為富翁,於是尋遍了整個河床,還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確,有一些人找到了,但更多的人卻一無所得,只好掃興而歸。有的人落空了,但是非常的不甘心,

所以就決定駐紮在那裡,尋找繼續進行。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叫彼得·弗雷特的二十幾歲年輕人。

在河床附近有一塊沒有人要的地,他就把這塊地買了下來,默默地一個人在那裡工作。他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錢都押在這塊土地上。他埋頭苦幹了幾個月,直到土地全變成坑坑窪窪,他翻遍了整塊土地,但連一丁點金子都沒看見,所以他感到非常地失望。6個月以後,連買麵包的錢都被他花光了,

所以離開那裡到別的地方去謀生就是他的決定。

在他離開的前一個晚上,突然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而且是一連下了三天三夜那麼久。雨終於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發現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樣:坑坑窪窪已被大水沖刷平整,一層綠茸茸的小草在這片鬆軟的土地上長了起來。彼得忽有所悟地說,“這裡沒找到金子,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

並且拿到鎮上去賣給那些富人。他們一定會買些花裝扮他們的家園。這樣我一定會賺許多錢,有朝一日我也會成為富人……”在彼得的面前仿佛出現了一片美麗的將來,他感到非常高興,決定留下來種花。

所以他最終沒有離開,留了下來。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美麗嬌豔的各色鮮花在田地裡長滿了。他拿到鎮上去賣,那些富人一個勁兒地稱讚:“瞧,多美的花,我們從沒見過這麼美麗的花!”他們很樂意付少量的錢來買彼得的花,以便使他們的家變得更富麗堂皇。五年就在一轉眼之間過去了,彼得成為了一個富翁,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

彼得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堅持付出,沒有因為沒有回報就打了退堂鼓,反而發現了另外一條出路。難怪人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播種,沒有耕耘,哪來的收穫?人生的機遇都是平等的,沒有特別青睞誰,最多青睞的就是用心付出和用心耕耘的人!否則人們也就不會說“上天不負有心人、付出總會有回報!”

3、

還有很多進入職場的年輕人,總是在抱怨自己不能夠得到理想的福利待遇,可是卻從來沒想過自己是否付出過?是否是一直堅持付出的?是否創造了價值?創造了多少的價值?這種不願付出卻又指望得到高回報的思想,永遠不可能如願以償。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作為一個以利潤以目標的經濟組織,一個基本的“投資回報”的原則是任何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都必須服從的,也就是說,企業在考慮支付員工報酬的時候,必然要權衡員工對公司的勞動付出以及他為公司所創造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員工想要得到更高的報酬,就必須要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利潤。所以員工的堅持付出就是自己為企業創造價值的砝碼,只有不斷增加才會讓自己有更多的價值。

所以,請每一個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停止這樣的抱怨:“憑什麼讓我們加班加點,管理者苦幹是應該的,這又不是我的企業!”那種得過且過的心態也要擺脫掉,自己要學會付出,並且是堅持付出,因為這樣總有一天別人會看到自己的付出,同時付出也會產生價值,那時候,自己離成功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作者:張偉瑋,自媒體專欄作家,80後創業者,廣告公司CEO,豆瓣、知乎上小有名氣的青年導師,中關村創業咖啡館的常客和特約主講嘉賓,代表作《你要怎樣努力,才能讓夢想落地》。

青春勵志會(ID:hsread88),更多好文等你來讀!

我們從沒見過這麼美麗的花!”他們很樂意付少量的錢來買彼得的花,以便使他們的家變得更富麗堂皇。五年就在一轉眼之間過去了,彼得成為了一個富翁,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

彼得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堅持付出,沒有因為沒有回報就打了退堂鼓,反而發現了另外一條出路。難怪人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播種,沒有耕耘,哪來的收穫?人生的機遇都是平等的,沒有特別青睞誰,最多青睞的就是用心付出和用心耕耘的人!否則人們也就不會說“上天不負有心人、付出總會有回報!”

3、

還有很多進入職場的年輕人,總是在抱怨自己不能夠得到理想的福利待遇,可是卻從來沒想過自己是否付出過?是否是一直堅持付出的?是否創造了價值?創造了多少的價值?這種不願付出卻又指望得到高回報的思想,永遠不可能如願以償。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作為一個以利潤以目標的經濟組織,一個基本的“投資回報”的原則是任何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都必須服從的,也就是說,企業在考慮支付員工報酬的時候,必然要權衡員工對公司的勞動付出以及他為公司所創造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員工想要得到更高的報酬,就必須要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利潤。所以員工的堅持付出就是自己為企業創造價值的砝碼,只有不斷增加才會讓自己有更多的價值。

所以,請每一個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停止這樣的抱怨:“憑什麼讓我們加班加點,管理者苦幹是應該的,這又不是我的企業!”那種得過且過的心態也要擺脫掉,自己要學會付出,並且是堅持付出,因為這樣總有一天別人會看到自己的付出,同時付出也會產生價值,那時候,自己離成功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作者:張偉瑋,自媒體專欄作家,80後創業者,廣告公司CEO,豆瓣、知乎上小有名氣的青年導師,中關村創業咖啡館的常客和特約主講嘉賓,代表作《你要怎樣努力,才能讓夢想落地》。

青春勵志會(ID:hsread88),更多好文等你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