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此人為一代名將,水滸中是清官幹吏,說岳裡卻成了叛徒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要說的這位在《說岳全傳》中出現的《水滸傳》人物,不僅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還是北宋末年的一代名將,曾多次率部抗擊金軍對中原的入侵,後來被金軍俘虜,

堅貞不屈,拒絕投降。最終在隨徽宗、欽宗被押往北方途中憤然自盡而亡,堪稱一代忠臣。

這個人名叫張叔夜。

張叔夜,字嵇仲,開封人氏,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張耆歷任武信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及河陽、泰甯、山南東道節度使、樞密使、太子太師等職,

並被封為徐國公,是北宋中後期的一位名臣。

張叔夜出生于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1065年),《宋史·張叔夜傳》載:“(張叔夜)少喜言兵,以蔭為蘭州錄事參軍”,從此開始了長達數十載的軍旅生涯。此後,張叔夜又先後擔任過襄城、陳留知縣,此後又在多地擔任知州,

並奉命出使遼國,宋徽宗繼位後,張叔夜又被任命為為庫部員外郎、開封府少尹、中書舍人等職,後來又先後兩次就任海州知州。

張叔夜在海州任職期間,最大的成就便是平定了宋江叛亂。據《東都事略·張叔夜傳》載:“會劇賊宋江剽掠至海,趨海岸,劫巨舟十數。

叔夜募死士千人,距十餘裡,大張旗幟,誘之使戰。密伏海旁,約候兵合即焚其舟;舟既焚,賊大恐,無複鬥志,伏兵乘之,江乃降。”這段事蹟也被記錄在《宋史·張叔夜傳》之中,張叔夜也因此被晉升為擢升龍圖閣直學士,派任青州府知府。

除了平定內部叛亂有功,

張叔夜也是抵抗金國入侵的北宋著名將領之一。金軍南侵期間,張叔夜奉命率部來到京城指揮守城之戰,並曾激戰數日,不僅打退金軍進攻,還俘獲了兩員將領。不過由於援軍遲遲未到,京城陷落。張叔夜雖拼死抵抗,仍難挽敗局,最終負傷被俘。

面對金軍的勸降,張叔夜堅決不從,後與徽宗、欽宗一起被押往北方,途中在宋、金兩國交界的白溝一帶自盡而死,終年六十三歲。縱觀張叔夜的一生,堪稱一代忠臣良將。

說完了歷史上的張叔夜,再來談談他在《水滸傳》中的形象。雖然他的戲份不過,卻是全書中罕見的清官之一,不僅幫助朝廷招安了梁山眾人,還拒絕了宋江送來的一盤金銀。故此,書中還特意用了一首詩要讚美張叔夜的清廉和正直。後來他又與宋江一起參加了征討方臘的戰事。總的來看,他在《水滸傳》中稱得上是一個正面形象。

不過,張叔夜的形象在《說岳全傳》中卻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書中雖然提到他曾經招安了梁山好漢,是個難得的忠臣,卻在金兵尚未到達其鎮守的河間府時就主動放棄了抵抗。第十七回提到:

卻說河間府節度使張叔夜,聞報失了兩狼關,兀術率領大兵來取河間府,不覺驚慌,心中暗想:“那陸登何等智謀,不能保全;韓世忠夫婦驍勇異常,況有大炮、‘鐵華車’,尚且失守,何況下官?”想定主意,就與眾將士計議。傳令城上堅起降旗,等金兵到來,權且詐降,以保一府百姓,免受殺戮之慘。等他渡過黃河,各路勤王兵來,殺敗兀術,那時候將兵截其歸路,必擒兀術也。諸將領令,端正降金。

雖然這是為了保一府百姓而詐降,但與歷史上力戰負傷、誓死不降的形象相距甚遠,以至於造成自己的兩個兒子張用和張立都認為父親賣國求榮,氣得拿起兵器與金兵拼命。

後來徽宗、欽宗被金軍押解來到河間府,張叔夜前來拜見,大臣李若水痛駡張叔夜,張叔夜一番辯解之後,大叫一聲:“臣今不能為國家出力,偷生在此,亦何益哉!”拔劍自刎而死。與歷史上堅貞不屈、為國盡忠的形象相比,《說岳全傳》的作者卻對其進行了醜化。雖說是藝術加工,卻令人難以接受。

參考書籍:《宋史》、《東都事略》、《水滸傳》、《說岳全傳》

卻是全書中罕見的清官之一,不僅幫助朝廷招安了梁山眾人,還拒絕了宋江送來的一盤金銀。故此,書中還特意用了一首詩要讚美張叔夜的清廉和正直。後來他又與宋江一起參加了征討方臘的戰事。總的來看,他在《水滸傳》中稱得上是一個正面形象。

不過,張叔夜的形象在《說岳全傳》中卻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書中雖然提到他曾經招安了梁山好漢,是個難得的忠臣,卻在金兵尚未到達其鎮守的河間府時就主動放棄了抵抗。第十七回提到:

卻說河間府節度使張叔夜,聞報失了兩狼關,兀術率領大兵來取河間府,不覺驚慌,心中暗想:“那陸登何等智謀,不能保全;韓世忠夫婦驍勇異常,況有大炮、‘鐵華車’,尚且失守,何況下官?”想定主意,就與眾將士計議。傳令城上堅起降旗,等金兵到來,權且詐降,以保一府百姓,免受殺戮之慘。等他渡過黃河,各路勤王兵來,殺敗兀術,那時候將兵截其歸路,必擒兀術也。諸將領令,端正降金。

雖然這是為了保一府百姓而詐降,但與歷史上力戰負傷、誓死不降的形象相距甚遠,以至於造成自己的兩個兒子張用和張立都認為父親賣國求榮,氣得拿起兵器與金兵拼命。

後來徽宗、欽宗被金軍押解來到河間府,張叔夜前來拜見,大臣李若水痛駡張叔夜,張叔夜一番辯解之後,大叫一聲:“臣今不能為國家出力,偷生在此,亦何益哉!”拔劍自刎而死。與歷史上堅貞不屈、為國盡忠的形象相比,《說岳全傳》的作者卻對其進行了醜化。雖說是藝術加工,卻令人難以接受。

參考書籍:《宋史》、《東都事略》、《水滸傳》、《說岳全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