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學經典三十六計之抛磚引玉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法巔峰之作,是我國軍事家在實踐中的經驗積累。古時用於作戰,現在用於商戰。騙子更是將其利用得淋漓盡致。學習三十六計,也許不能讓我們更聰明,

但能讓我們更智慧!我們今天學習三十六中的第十七計抛磚引玉。

原文

類以誘之,擊蒙也

用相似的東西誘惑敵人,乘其迷惑懵懂之時去打擊他。

抛磚引玉

典故

春秋時楚國出兵征伐絞國,陳兵于絞國都城的南門外。莫敖屈暇獻計說:“絞國小且其君臣很輕狂,

輕狂的人往往缺少計謀。請求採取不派士兵保護我軍打柴人的辦法去誘惑他們。”楚王採納了屈瑕的計策。於是,頭一天,讓絞國人抓走了30個打柴人。次日,絞國士兵爭相出城,將楚方的打柴人往山中驅趕,而楚方則一方面派兵把守絞城的北門,截繼絞兵的歸路;一方面派兵埋伏在山下,因而大敗絞軍。結果,楚軍迫使絞國與楚訂立城下之盟,得勝而歸。

“抛磚引玉”就是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弱點,

先給一點甜頭,誘使敵人上當,然後再慢慢把“玉引出來。”

抛磚引玉

現實案例

美聯儲一漲息,世界各國就開始被剪羊毛,其實這就是一種抛磚引玉的手段;銷售人員在銷售的過程當中所送出的小禮物也是抛磚引玉的手段,

他拋出的是蠅頭小利,卻能換來顧客的好感和認可,成交將會變得更加容易;現在很多做直銷的朋友,被講師畫的餅所迷惑,講師拋出的是一種思想,所舉的例子也是個別人,請記住,成功之路可以複製,但成功不一定可以複製。要避免被別人套路,送君三句話:“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不貪小便宜”“防人之心不可無”。

“抛磚引玉”“拋磚”是手段,“引玉”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