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學經典三十六計之打草驚蛇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法巔峰之作,是我國軍事家在實踐中的經驗積累。古時用於作戰,現在用於商戰。騙子更是將其利用得淋漓盡致。學習三十六計,也許不能讓我們更聰明,

但能讓我們更智慧!我們今天學習三十六中的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打草驚蛇

原文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複者,陰以媒之。

譯:

真相不明就應查實,洞察了實情之後再採取行動。反復偵查,是實施隱秘計謀所必需的手段。

典故

西元1642年,李自成率部圍困開封。

崇禎皇帝連忙調集各路兵馬,援救開封。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對開封的包圍部署。明軍二十五萬兵馬和一萬輛炮車增援開封,集中在離開封西南四十五裡的朱仙鎮。

李自成為了不讓援軍與開封守敵合為一股,在開封和朱仙鎮分別佈置了兩個包圍圈,把明軍分割開來。又在南方交通線上挖一條長達百里、寬為一丈六尺的大壕溝,一斷明軍糧道,二斷明軍退路。明軍各路兵馬,

貌合神離,心懷鬼胎,互不買帳。李自成兵分兩路,一路突襲朱仙鎮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隊,造成“打草驚蛇”的作用,一路牽制力量最強的左良玉部隊。擊潰虎大威部後,左良玉果然因被圍困得難以脫身,人馬損失過半,拼命往西南突圍。李自成故意放開一條路,讓敗軍潰逃。哪知,左良玉退了幾十裡地又遇截擊,面臨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溝,馬過不去,士兵只得棄馬渡溝,倉皇逃命。
這時等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擊,明軍人仰馬翻,屍填溝塹,全軍覆沒。

“打草驚蛇”,“打草”是手段,“驚蛇”是目的。

打草驚蛇

現實案例

一個優秀的銷售,必定會通過引導,促使交易完成。“某利”直銷公司大家都熟悉,他們的業務員都經過了專業的培訓,那些銷售高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嚇”。當你睡不好的時候,他會說,某某客戶因為連續多久失眠,最後突發腦溢血去了;當你身上長了一個小紅包,

他可以告訴你,某某就是一個紅包沒注意,第二天起床了發現腿腫了,去醫院說是病毒性☆禁☆感染,到後來腿沒了......當然不是所有的業務員都這樣,他們說的也許是事實,但是這種幾率發生的概率有多大?他們就是通過“打”恐懼牌,來驚你這條大“蛇”,以便促成生意。

“打草驚蛇”是指當你不能明確瞭解敵人的意圖時,要通過“打草”來,發現敵人的意圖。當你知道敵人的意圖時,

沒有準備好就不要“打草”。打草驚蛇是一種佯攻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