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易到動態調價0.4倍封頂,網約車市場進一步規範

【獵雲網】3月14日報導

3月13日,易到用車宣佈啟動對網約車服務動態調價功能實行封頂機制,

平臺所有訂單最高浮動加價0.4倍,此措施將分階段在全國各大城市陸續實行。

自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後,國內網約車平臺格局呈現出新的面貌。但對用戶而言,最直觀的感受是,合併後滴滴、Uber出行價格都持續走高,網約車的價格優勢不再。加之網約車政策的收緊,可用車輛數量大幅減少,打車難和打車貴成為新的用戶痛點。

為了保障在特殊情況下(如早晚高峰期、雨雪天氣等)的用戶用車,

網約車平臺紛紛推出針對需求供應不平衡而進行的價格杠杆調節手段。但當車輛緊缺成為常態,價格優勢逐步喪失的當下,動態調價儼然已無法解決問題。

近日,滴滴出行宣佈動態調價0.5倍封頂,而易到更是將動態調價封頂至0.4倍。網約車平臺步調一致的舉措,在為用戶讓利的同時,也將推動了行業的進一步規範。

易到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一定區域內出現供需失衡時,

平臺會根據即時的交通狀況、區域車輛數量、供需比例等因素,計算出一個合理的建議加價倍數,並在APP上向使用者顯示加價倍數與加價後的預估車費,但最高也不會超過0.4倍。”

一旦動態調價封頂開始實施,司機端的價格彈性空間將極大縮小,極端情況下先觀望再接單的情況將得到有效限制,保證用戶端順利出行的同時,保障乘客利益。

對於堅持用戶、司機雙向選擇的易到,用戶體驗尤為重要。對解決價格翻倍及打車難的問題,採取調價封頂措施,無疑是對乘客利益和出行便利的一大保障。

如今,國內網約車市場滴滴、易到雙寡頭格局已然形成。但在純專車市場中,易到以30%的份額穩居市場第一,並在豪車、商務車、接送機服務方面持續保持第一位置。目前,易到平臺的專車註冊司機已超600萬,易到註冊用戶也已超4000萬。

在3月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發佈的獨角獸企業榜單中,易到這家已經發展7年之久的出行企業赫然在列。2016年是中國移動出行市場發生裂變的重要一年,網約車是最值得關注的一個板塊。伴隨著我國城市的交通擁堵持續惡化,以及限購、限號等措施的的進一步實施,購車難、行車難,加之車輛維護的成本高,移動出行方式逐漸成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選擇。

潛在的巨大市場空間,僅有1%的滲透率。不難想像,在2017年,網約車市場依然是塊巨大的蛋糕。據艾瑞最新的《中國高端出行行業案例報告》顯示,在目前快車、專車、分時租賃和共用單車為主要形式的移動出行市場,快車專車的用戶覆蓋率最高,專車優勢更為突出、替代性最弱,而易到在專車市場無疑佔據極大優勢。

市場空間巨大,也對良好的行業生態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滴滴與易到共同實施調價封頂政策,除了讓利用戶,保障用戶利益與體驗,也為行業的進一步規範提供了助力。對行業而言,只有規範上軌道,才能避免盲目競爭、價格大戰帶來的消極行業影響,推動行業更加良性長久地健康發展。

此次,滴滴與易到共同實施調價封頂政策,除了讓利用戶,保障用戶利益與體驗,也為行業的進一步規範提供了助力。對行業而言,只有規範上軌道,才能避免盲目競爭、價格大戰帶來的消極行業影響,推動行業更加良性長久地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