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三種特產名吃入選《中國傳統飲食名錄》

前言

《中國傳統飲食名錄》是由中國非遺協會授權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專業委員會編撰的,由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專業委員會在現有非遺技藝傳承人的基礎上,秉承“宣傳、保護、傳承”傳統飲食文化的宗旨,

通過開展全國傳統特色飲食評選活動為切入點,在專家考核組甄別、篩選、評定後,對具有傳承屬性的傳統美食進行統一記載、記錄、備案的過程,旨在弘揚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解決有傳無承、有承無傳的現狀,搭建傳與承之間的紐帶和橋樑,以更好的傳承和保護我國傳統飲食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過專家組評定,本次入選的是來自成都企業的三種傳統特產小吃:

成都市成華區鐘水餃建設路店

鐘水餃鐘水餃

鐘水餃發展史:

 1893年,鐘少白在成都荔枝巷開店賣水餃,以紅油水餃聞名周邊,人稱“荔枝巷水餃”;

 1931年,使用“荔枝巷鐘水餃”的招牌,聞名成都;

 1992年,“鐘水餃”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成都名小吃”;

 1995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稱號;

 1999年,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四川眉山市馬氏裕泰乾食品有限公司

裕泰乾芝麻糕

裕泰乾馬氏芝麻糕創建於1895年,至今已有100餘年歷史。創始人為馬光第先生。創業伊始,馬光第先生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穩步發展,他對工人親如一家,對待客戶“童叟無欺”,尤以品種繁多,技藝精湛遠近聞名,在糖果行業樹起了“馬氏裕泰乾”的金字招牌。

1990成為唯一入選四川省特產協會,

2005年獲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老字型大小”稱號,3年後,相繼入選眉山市級、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糕點類產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僅此一家。

由於馬氏芝麻糕全部採用手工操作,在工業機械化高度發展的今天,馬氏芝麻糕很好地保持了產品的原生態口味,活態記錄並承載了中國西部作坊食品創造實踐發展傳承規律,對研究從古至今民間手工食品製作流程的進步、演化以及產生的文化現象等起了“代言”作用。

雅安甘露堂茶業有限公司

蒙頂甘露蒙頂甘露

蒙頂甘露為中國十大名茶、中國頂級名優綠茶、捲曲型綠茶的代表。蒙山茶主要產于蒙山山頂,故被稱做“蒙頂茶”。揚子江中水,

蒙山頂上茶。蒙頂茶產於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兩地的蒙山,四川蒙頂山上清峰漢代甘露祖師吳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遺址。蒙頂甘露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為茶中故舊,名茶先驅。

蒙頂甘露屬歷史名茶。相傳蒙山種茶始於西漢末年,時名山人吳理真親手種七株茶於上清峰,"靈茗之種,植於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當時被人們稱為仙茶,吳理真也在宋代被封為甘露普慧妙濟大師。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唐代《國史補》中將蒙頂茶列為黃茶之首。五代毛文錫《茶譜》記載:"蒙山有五峰,環狀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於中心蟠根石上,每歲采仙茶七株為正貢"。蒙頂茶作為貢茶,一直延續到清朝,達千年之久。

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唐代《國史補》中將蒙頂茶列為黃茶之首。五代毛文錫《茶譜》記載:"蒙山有五峰,環狀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於中心蟠根石上,每歲采仙茶七株為正貢"。蒙頂茶作為貢茶,一直延續到清朝,達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