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的獨角獸們,近一半都在這個學霸聚集的“村”

人工智慧晶片、腦部手術機器人、量子點光譜儀、液態金屬材料及應用……新的前沿技術在中關村不斷出現。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下稱”中關村”)是我國科教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方,

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源地。第一財經從中關村管委會瞭解到,中關村目前擁有獨角獸企業67家,約占全國一半——所謂“獨角獸”是指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今年1至10月,中關村地區新設立科技型企業2.4萬家,日均新設立科技型企業近80家。

中關村企業深知無限智慧研究院院長漢斯·烏思克爾特

近年來,中關村在人工智慧、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領域湧現出一系列重大的創新成果,累計創制國際標準184項。中關村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1.5萬件,同比增長15.4%,占同期北京市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的65.0%。

如今,中關村已經形成人才、技術、資本的“三駕馬車”,推動中關村從科技創新、新興產業國際前沿水準的“跟跑者”,

轉變為不同領域的“並跑者”、局部領域的“領跑者”。

“強磁場”引來創新創業人才

“一個工位上就有一位博士。在140人的研發團隊裡至少有十幾位高考狀元。”百濟神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濟神州”)研究首席總監李康博士介紹說,百濟神州之所以能快速脫穎而出,與擁有一支國際化高端團隊密不可分。

公司的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東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改革開放後留美學生進入美國最高科學殿堂的第一人;另一位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歐雷強(John Oyler)曾創辦保諾科技(BioDuro),

後以77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藥物化學代理首席總監Steven Young博士是前默克研究實驗室副總裁及藥物化學首席總監,擁有28年藥物化學的藥物研發經驗……

翻開地平線機器人公司創始人和骨幹的簡歷,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創始人余凱,在創業之前是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的創立者和負責人,

中央“千人計畫”特聘專家,曾在百度領導了語音辨識、圖像搜索、百度大腦、百度無人駕駛等項目;聯合創始人兼軟體副總裁楊銘,是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院(FAIR)創始成員之一,曾在Facebook負責Deep Face專案;聯合創始人兼演算法副總裁黃暢,曾擔任百度主任架構師,長期從事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模式識別和資訊檢索方面的核心演算法研發。公司核心技術骨幹和管理層大都來自Google、Facebook、微軟、諾基亞等全球頂級科技企業。
截至2017年4月底,地平線機器人員工總數76人中82%為研發人員,其中博士11人,碩士52人。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才來到中關村?除了科技報國、產業報國的夢想,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這裡更容易成功。

李康說:“之所以選擇將公司落戶於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是因為中關村人才聚集,中關村有很多人才的引進和幫扶政策,而我們這種藥物研發企業,正需要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

在人才方面,圍繞“人”的解放發展,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關村著力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

中關村科技園舉行騎行活動。(新華社圖)

近年來,中關村陸續推動出臺“京校十條”“京科九條”等政策檔,鼓勵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此外,中關村試點實施了簡化“綠卡”辦理程式10項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支援企業引進全球頂尖人才。

搶佔前沿技術制高點

寒武紀是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年代,從那時起,地球進入了生命的新紀元。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兩位研究員陳雲霽、陳天石領銜成立的成果轉化公司,起名“北京中科寒武紀科技”,其研發的世界上第一款模擬人類神經元和突觸進行深度學習的晶片,也命名為“寒武紀”。相比傳統的需要數百甚至上千條指令才能完成一個神經元處理的處理器,“寒武紀”有兩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未來如果能把AlphaGo的晶片換成寒武紀,就不需要一個機房,而是一個小盒子就能裝下了。”陳天石說。

在技術方面,中關村圍繞發揮高校院所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實施“1+6”“新四條”等系列先行先試政策。開展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權改革,賦予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自主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佈局一批產業投資基金,支援國際前沿技術創新成果。

在中關村,像寒武紀的人工智慧公司還有很多。它們在電腦視覺、機器深度學習、自然語義分析、智慧電動車、智慧型機器人等細分領域深耕,湧現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成果。製造液態金屬電子墨水材料、擁有60多項核心技術發明專利的夢之墨和打造人機自由語音交互平臺的聲智科技堪稱其中的代表,他們都孵化於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

創新成果如何轉化是高科技創業者最關心的問題。為加快推進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搶佔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制高點,近兩年,中關村通過全球徵集、公開路演的創新方式開展前沿技術企業選拔,組織了數百家投資機構參與其中,通過15場路演,目前已有51家前沿技術企業入選。這些前沿技術企業平均成立約3年,總估值超千億元。

負責該中心運營的中關村前沿科技與產業服務聯盟聯合秘書長竇彥莉對記者表示,前沿企業選拔重點聚焦三大領域:一是以人工智慧、大資料、智慧型機器人、無人駕駛等為代表的重大前沿資訊技術突破;二是重大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技術突破;三是石墨烯、液態金屬、量子通信等為代表的顛覆性材料技術突破。中關村前沿技術企業具有“四高特點”:技術水準高、資本評價高、人才團隊水準高和媒體關注度高。

據瞭解,入選的企業將獲得六方面的支持,包括資金支持、宣傳支援、展示支援、投融資服務、園區選址和對接服務和優先享受其他政策支持等。“進駐中心的企業,可享受一半租金的補貼。”竇彥莉介紹,除了獲得政府對前沿技術項目的資金、政策、資源對接、信用背書等支持,前沿企業集聚還帶來了“強強聯合”的效應。

“十三五”期間,中關村管委會每年面向全球挖掘和扶持30-50家擁有全球領先的重大前沿技術的企業。圍繞人工智慧、智慧製造、顛覆性新材料、前沿生物等前沿領域,開展選拔和培育機制體制的先行先試改革探索,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入駐中心的企業代表了中關村技術創新最前沿,同時也將引領我國科技創新的方向和潮流。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也將成為繼創業大街、智造大街之後,中關村地區又一新地標,將以聚焦前沿硬科技創業的特色形成差異化發展。這裡將用3-5年的時間,聚集100個左右掌握最頂尖前沿技術的企業,打造全球領先的前沿技術創新生態。

在人才方面,圍繞“人”的解放發展,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關村著力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

中關村科技園舉行騎行活動。(新華社圖)

近年來,中關村陸續推動出臺“京校十條”“京科九條”等政策檔,鼓勵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此外,中關村試點實施了簡化“綠卡”辦理程式10項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支援企業引進全球頂尖人才。

搶佔前沿技術制高點

寒武紀是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年代,從那時起,地球進入了生命的新紀元。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兩位研究員陳雲霽、陳天石領銜成立的成果轉化公司,起名“北京中科寒武紀科技”,其研發的世界上第一款模擬人類神經元和突觸進行深度學習的晶片,也命名為“寒武紀”。相比傳統的需要數百甚至上千條指令才能完成一個神經元處理的處理器,“寒武紀”有兩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未來如果能把AlphaGo的晶片換成寒武紀,就不需要一個機房,而是一個小盒子就能裝下了。”陳天石說。

在技術方面,中關村圍繞發揮高校院所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實施“1+6”“新四條”等系列先行先試政策。開展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權改革,賦予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自主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佈局一批產業投資基金,支援國際前沿技術創新成果。

在中關村,像寒武紀的人工智慧公司還有很多。它們在電腦視覺、機器深度學習、自然語義分析、智慧電動車、智慧型機器人等細分領域深耕,湧現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成果。製造液態金屬電子墨水材料、擁有60多項核心技術發明專利的夢之墨和打造人機自由語音交互平臺的聲智科技堪稱其中的代表,他們都孵化於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

創新成果如何轉化是高科技創業者最關心的問題。為加快推進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搶佔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制高點,近兩年,中關村通過全球徵集、公開路演的創新方式開展前沿技術企業選拔,組織了數百家投資機構參與其中,通過15場路演,目前已有51家前沿技術企業入選。這些前沿技術企業平均成立約3年,總估值超千億元。

負責該中心運營的中關村前沿科技與產業服務聯盟聯合秘書長竇彥莉對記者表示,前沿企業選拔重點聚焦三大領域:一是以人工智慧、大資料、智慧型機器人、無人駕駛等為代表的重大前沿資訊技術突破;二是重大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技術突破;三是石墨烯、液態金屬、量子通信等為代表的顛覆性材料技術突破。中關村前沿技術企業具有“四高特點”:技術水準高、資本評價高、人才團隊水準高和媒體關注度高。

據瞭解,入選的企業將獲得六方面的支持,包括資金支持、宣傳支援、展示支援、投融資服務、園區選址和對接服務和優先享受其他政策支持等。“進駐中心的企業,可享受一半租金的補貼。”竇彥莉介紹,除了獲得政府對前沿技術項目的資金、政策、資源對接、信用背書等支持,前沿企業集聚還帶來了“強強聯合”的效應。

“十三五”期間,中關村管委會每年面向全球挖掘和扶持30-50家擁有全球領先的重大前沿技術的企業。圍繞人工智慧、智慧製造、顛覆性新材料、前沿生物等前沿領域,開展選拔和培育機制體制的先行先試改革探索,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入駐中心的企業代表了中關村技術創新最前沿,同時也將引領我國科技創新的方向和潮流。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也將成為繼創業大街、智造大街之後,中關村地區又一新地標,將以聚焦前沿硬科技創業的特色形成差異化發展。這裡將用3-5年的時間,聚集100個左右掌握最頂尖前沿技術的企業,打造全球領先的前沿技術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