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員工委屈,老闆窩火,如何才能讓「年終獎」不再成為企業的難題呢

文/作者: 段卉老師( huihui69999 )

每到年底,發放年終獎是一件對員工來說很高興的事情,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獎金發少了,員工不高興;獎金發多了,看到有比自己更高的,還是不高興。

員工覺得委屈,老闆覺得窩火,發年終獎已經成為了企業年底最為頭疼的事情了,如何才能破解年終獎發放的困局,讓年終獎不再成為困擾企業的難題呢?

年終獎的三個重要建議

如果沒有考核標準、激勵計畫,建議適當平均化,不要拉開很大差距,同時跟進與員工的溝通十分重要。

適當參考員工的心理期望。

年終獎是為了對做出高績效的員工進行獎勵,與工資要分開對待。

承諾一定要兌現,無論當初定的是否合理,以維護企業的誠信、團隊的穩定。

要不要給員工發年終獎 ?

我們有一家民營企業客戶,

每年春節前都能讓他們的員工拿到相當於全年薪酬總額20%-60%不等的年終獎金,該企業80%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都是相當忠誠的老員工。這一案例與我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

又比如說,每一家企業都想要學習的華為,它去年的利潤為154億元,年終拿出了125.7億元給員工發年終獎。華為的偉大不能說就是給員工發年終獎導致的,但給員工發年終獎一定是導致華為偉大的很重要因素之一。

還有一家傳統製造業的企業,2008年以前,該企業的效益一直不錯,因而它一直給員工發年終獎,因而那時候公司聚集了一批忠誠的優秀人才。2008年金融危機後,該公司銷售停滯不前,基本處於保本經營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老闆便決定不再發放年終獎了(只是年終給極少數的骨幹發紅包)。結果是,這幾年公司忠誠型骨幹員工紛紛流失,公司每年不得不花大量的金錢招聘人才,

並且進的多,出的也多。不能說該公司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絕對與取消年終獎的政策有關,但我們分析後認為肯定是脫不了干係的。

怎樣給員工發年終獎才會有效 ?

涉及兩個具體的問題:

一是怎麼發?

二是發多少?

這兩個問題都很關鍵!

如果不能解決“怎麼發”的問題,就會出現前面所說的,發了錢大家的心裡卻並不痛快。

如果不能解決“發多少”的問題,也很麻煩。因為,一部分員工的預期可能會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到時發的獎金低於他們的預期,那意味著企業發了錢,員工的心裡還是會不痛快。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給員工發年終獎呢?這涉及到兩個很大的管理課題:

一是薪酬體系應該怎麼設計?

二是績效考核應該怎麼進行?

大多數企業的薪酬政策由三大塊構成:

第一部分是基本工資,

包括無責任底薪、工齡工資和崗位/職務津貼等。這一部分是每月都要發放的,發多少要看兩點:

一是公司的政策是怎麼定的,

二是當事員工的出勤情況。

第二部分是每月績效獎金,它是與一定的績效考核指標掛鉤的。

這部分拿多拿少,也取決於兩點:

一是,企業願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利潤或毛利來給員工每月發績效獎;

二是,企業採取的與每月績效獎掛鉤的績效考核標準是什麼。

第三部分是年終獎金。

這部分拿多拿少同樣取決於兩點:

一是,企業願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利潤或毛利來給員工發年終獎;

二是,企業採取的與年終獎掛鉤的績效考核標準是什麼。

問題的焦點在於:不同的企業薪酬政策背後的管理理念是有很大差別的:

有的企業採取的是“低底薪+高獎金”的政策,有的企業採取的是“高底薪+低獎金”的政策;

有的企業每月的績效獎金高,年終績效獎金低;

有的企業沒有月績效獎金,只有年終獎金;

有的企業每月有績效獎金,年終沒有績效獎金。

那些不敢通過“績效獎金”政策杠杆來撬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企業,往往就是因為它們不懂得如何設計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或者說它們的績效管理體系存在缺陷。

能否讓這個問題不再成為問題?第一個方向:推行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

一是明明白白,二是多勞多得。

“明明白白”是指,讓員工清楚地知道,工作做到了什麼程度每月能拿到多少錢,年終能拿到多少錢。不要讓他們猜測和幻想每月能拿到多少錢、年終能拿到多少錢。

讓員工猜測和幻想一定會出現兩個不良的管理後果:

一是,思慮太多便不能全情投入工作;

二是,期望太高便容易導致失望。

“多勞多得”是指,企業的分配政策設計中一定要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的思想。不僅體現多勞多得的管理思想,而且還應鼓勵員工為“多得”而全力以赴地工作。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薪酬政策和績效考核標準要設計合理、有效之外,還需要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採取多種物質和非物質的激勵手段。

KSF薪酬全績效設計案例:

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KSF激勵性薪酬設計 視頻學習

請加段老師個人號:huihui69999

第二個方向:實行合夥人制

合夥人制還能解決員工“為誰幹”的問題。

在合夥人制下,年終獎便不再是問題了: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高度捆綁,大家“共創、共擔、共用”。一年下來,如果企業的經營績效較好,大家按照事前確定的規則各得其所。

IOP合夥人與股權激勵有何區別?

合夥人不佔有公司股權、股份。

合夥人分享的不是公司利潤,而是增值收益(可以是利潤,也可以是毛利潤等)。

合夥人不是終身制,也不只是在職制,而是年輪制,即1-2年一輪,輪期一至即可自行終止。

1、月度薪酬: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2、年度薪酬:IOP內部事業合夥人模式、POP內部專案合夥人模式。

3、未來薪酬:PSP股份期權模式。

總結:讓員工為自己幹。員工賺到了,企業賺的更多。90%的員工參與經營,共同面對經營成果,共贏分享和創造。

年度激勵模式設計的創新思維

有貢獻、有分享、有激勵;

實現全員合夥經營,讓員工深度參與經營;

既要留人,更要激勵人 ;

年度激勵與月度激勵配合作用,相得益彰 ;

分層次分類型,按需求講貢獻。

年終獎是企業激勵員工的一把利器,但企業也要結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攀比,同時,企業要提前設置年終獎發放的比例,定好發放的標準和規則,這樣才能讓“窩火”的年終獎變得更具激勵性。

往期好文,請點擊以下連結

你還給為員工加固定工資嗎?激勵性薪酬如何設計?(乾貨)

真正對中小企業有價值的薪酬模式,必須做到四破(乾貨)

如何幫助員工實現薪酬持續上升,但不增加企業成本?(乾貨)

企業管理 激勵機制 績效管理 績效考核 股權合夥人

(點擊 段卉老師 頭像,關注、可獲得更多好文)

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大家的 評論、關注、轉發......謝謝!

更多互動:添加下面個人號,可獲取KSF薪酬績效視頻

運營作者:段卉老師(huihui69999)

二是績效考核應該怎麼進行?

大多數企業的薪酬政策由三大塊構成:

第一部分是基本工資,

包括無責任底薪、工齡工資和崗位/職務津貼等。這一部分是每月都要發放的,發多少要看兩點:

一是公司的政策是怎麼定的,

二是當事員工的出勤情況。

第二部分是每月績效獎金,它是與一定的績效考核指標掛鉤的。

這部分拿多拿少,也取決於兩點:

一是,企業願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利潤或毛利來給員工每月發績效獎;

二是,企業採取的與每月績效獎掛鉤的績效考核標準是什麼。

第三部分是年終獎金。

這部分拿多拿少同樣取決於兩點:

一是,企業願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利潤或毛利來給員工發年終獎;

二是,企業採取的與年終獎掛鉤的績效考核標準是什麼。

問題的焦點在於:不同的企業薪酬政策背後的管理理念是有很大差別的:

有的企業採取的是“低底薪+高獎金”的政策,有的企業採取的是“高底薪+低獎金”的政策;

有的企業每月的績效獎金高,年終績效獎金低;

有的企業沒有月績效獎金,只有年終獎金;

有的企業每月有績效獎金,年終沒有績效獎金。

那些不敢通過“績效獎金”政策杠杆來撬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企業,往往就是因為它們不懂得如何設計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或者說它們的績效管理體系存在缺陷。

能否讓這個問題不再成為問題?第一個方向:推行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

一是明明白白,二是多勞多得。

“明明白白”是指,讓員工清楚地知道,工作做到了什麼程度每月能拿到多少錢,年終能拿到多少錢。不要讓他們猜測和幻想每月能拿到多少錢、年終能拿到多少錢。

讓員工猜測和幻想一定會出現兩個不良的管理後果:

一是,思慮太多便不能全情投入工作;

二是,期望太高便容易導致失望。

“多勞多得”是指,企業的分配政策設計中一定要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的思想。不僅體現多勞多得的管理思想,而且還應鼓勵員工為“多得”而全力以赴地工作。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薪酬政策和績效考核標準要設計合理、有效之外,還需要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採取多種物質和非物質的激勵手段。

KSF薪酬全績效設計案例:

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KSF激勵性薪酬設計 視頻學習

請加段老師個人號:huihui69999

第二個方向:實行合夥人制

合夥人制還能解決員工“為誰幹”的問題。

在合夥人制下,年終獎便不再是問題了: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高度捆綁,大家“共創、共擔、共用”。一年下來,如果企業的經營績效較好,大家按照事前確定的規則各得其所。

IOP合夥人與股權激勵有何區別?

合夥人不佔有公司股權、股份。

合夥人分享的不是公司利潤,而是增值收益(可以是利潤,也可以是毛利潤等)。

合夥人不是終身制,也不只是在職制,而是年輪制,即1-2年一輪,輪期一至即可自行終止。

1、月度薪酬: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2、年度薪酬:IOP內部事業合夥人模式、POP內部專案合夥人模式。

3、未來薪酬:PSP股份期權模式。

總結:讓員工為自己幹。員工賺到了,企業賺的更多。90%的員工參與經營,共同面對經營成果,共贏分享和創造。

年度激勵模式設計的創新思維

有貢獻、有分享、有激勵;

實現全員合夥經營,讓員工深度參與經營;

既要留人,更要激勵人 ;

年度激勵與月度激勵配合作用,相得益彰 ;

分層次分類型,按需求講貢獻。

年終獎是企業激勵員工的一把利器,但企業也要結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攀比,同時,企業要提前設置年終獎發放的比例,定好發放的標準和規則,這樣才能讓“窩火”的年終獎變得更具激勵性。

往期好文,請點擊以下連結

你還給為員工加固定工資嗎?激勵性薪酬如何設計?(乾貨)

真正對中小企業有價值的薪酬模式,必須做到四破(乾貨)

如何幫助員工實現薪酬持續上升,但不增加企業成本?(乾貨)

企業管理 激勵機制 績效管理 績效考核 股權合夥人

(點擊 段卉老師 頭像,關注、可獲得更多好文)

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大家的 評論、關注、轉發......謝謝!

更多互動:添加下面個人號,可獲取KSF薪酬績效視頻

運營作者:段卉老師(huihui6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