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22年,許地山寫《落花生》時有幾種可能的花生吃法?

素材來源 | 網路

圖文編輯 | 一隻好吃狗

對於小時候的課文,記得最真切的就是許地山的散文《落花生》。

小時候在鄉下長大,落花生是小孩子們最喜愛的零食。

暑假的尾巴是花生收穫的季節,從在地裡拔出來就可以洗掉泥巴剝開來吃。生花生甜甜脆脆,嚼碎後滿口生香!

當時學的時候,被語文老師帶跑偏,

其實從開始看課文到學完我在意的就只有一件事。

文章末尾說:“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全篇看了好幾遍,也沒發現,花生做的食品到底是哪幾種食品。

許地山1894年生於臺灣,後舉家遷往福建。

《落花生》是1922年創作的,

而1922年整個中國都還處在北洋軍閥混戰的時代。

物價普遍穩定且低廉,但軍閥混戰百姓普遍不好過,19歲時許地山開始自謀生活。21歲那年由於家道貧苦,甚至赴緬甸仰光任教!

當時白糖1斤0.096元,所以福建著名小吃花生湯是有可能出現的。

將花生與白糖同熬煮,至酥爛不碎,入口即化就可以了。

最簡單的當然是水煮花生了,什麼都不必加,將剛摘的落花生洗乾淨,加清水放入鍋裡煮。

當花生殼變成深色,裡面的花生外衣變成豬肝色,停火燜一會兒就好了!

福建沒有吃辣椒花椒的習慣,我們老家,會撒點鹽,加辣椒花椒和香料,做成鹵花生。

原味水煮花生和水煮鹵花生都是很好的下酒菜和小零嘴。

但是水煮花生保存不了幾天,

將花生炒幹,能夠保存更久。炒幹的花生有一種堅果獨有的香味,下酒是最好不過了!

福建還有一種特產叫杜潯糖,主要原料也是花生,但要運用精選的香酥花生、白砂糖、土豬油、蔥頭為主料,經一揀、二炒、三熬、四煮、五凝、六切等古法手工流程,才能做出酥、脆、香、甜的杜潯糖。

工序繁複,且用料較多,應該是不會出現的!

晚上回去做個花生溫小酒,冬天暖身最好啦!

才能做出酥、脆、香、甜的杜潯糖。

工序繁複,且用料較多,應該是不會出現的!

晚上回去做個花生溫小酒,冬天暖身最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