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演義》裡面的笑裡藏刀,連千古武聖 都落入其中

​《三國演義》,塑造出一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傑和社會精英。
因為激烈的競爭,把每個領導集團的領導才幹,謀士智略,英雄本色發揮的淋漓至盡,並達到了爐火純青。其中三十六計裡面的笑裡藏刀就是一種暗藏殺機、外表柔和的計謀。

一、逢紀獻笑裡藏刀計,袁紹冠冕堂皇取冀州

​《三國演義》第七回,袁紹屯兵河內,
缺少糧草。冀州牧韓馥派人送來錢糧以供軍用,袁紹謀臣逢紀對袁紹說,與其等別人送糧,還不如奪取富裕的冀州,並獻計說:“可暗使人馳書與公孫瓚,令進兵取冀州,約以夾攻,瓚必興兵。韓馥無謀之輩,必請將軍領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袁紹便寫信派人送給公孫瓚,得到同意。袁紹又秘密派人報告韓馥,說公孫瓚興兵進攻冀州。韓馥兵少勢弱,便求助與袁紹,袁紹帶兵進入冀州,
任命韓馥為奮威將軍,讓自己手下人管理冀州諸事,奪走了韓馥的權力。


​袁紹佔據了冀州,公孫瓚聽後大怒,徑起本部軍馬,殺奔冀州。但公孫瓚不是袁紹的對手,戰敗自縊而死。這樣,幽州也落入了袁紹之手。

逢紀這一笑裡藏刀之計為袁紹得了冀、幽二州。

可見當時袁紹手下多忠勇謀略之士,為其效命,故而也能成事。

二、陸遜笑裡藏刀蒙關羽,呂蒙奇襲奪荊州

​孫權見劉備借了荊州不還,便派大將呂蒙出兵奪回。呂蒙行至陸口,得知荊州到處都有烽火臺,並且軍馬整肅,預有準備。於是託病不出,
派人回報孫權。孫權聽說呂蒙患病,心中著急。陸遜知道其中原委,便請命接替呂蒙軍權。陸遜拜受印綬,連夜往陸口☆禁☆交割馬步水三軍後,即修書一封,準備名馬、異錦、酒禮等物,遣使赴樊城見關羽。關羽召見來使,說:“仲謀見識短淺,用此孺子為將!”來使答道:“陸將軍呈書備禮:一來與君侯作賀,二來求兩家和好。幸乞笑留。”關羽拆書視之,言詞極其卑謹。關羽覽畢,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禮物,
打發使者回去。從此放鬆對東吳的防範。


​​而陸遜告知呂蒙,認為奪取荊州時機成熟。呂蒙便點兵三萬,快船八十餘隻,選會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搖櫓,卻將精兵伏於船中。再調七員大將,相繼而進。到了烽火臺,騙過守城士兵,然後再用錢財招降,讓這些俘兵賺開荊州城,引兵進入,奪得荊州。


​年少無名的陸遜,故意示弱,假意討好叱吒風雲的關羽,輕鬆奪取荊州城,並使其付出生命這慘痛的代價,可見笑容裡真的是藏著鋒利的刺刀。

三、羊祜笑裡藏刀敗東吳

三國後期,三國名存實亡,司馬炎以晉代魏,蜀漢相繼滅亡。只有東吳與晉並立。吳主孫皓令鎮東將軍陸抗部兵屯江口,以圖襄陽。晉國謀臣賈充建議派都督羊祜率兵拒之,待吳國中有變,乘勢攻取,東吳反掌可得也。


​​陸抗和羊祜都是口蜜腹劍、表面友善而暗藏殺機的人才。兩人帶領軍隊都不進攻,並且顯得特別友好。表面看起來,互不侵犯;互送禮物;一人生病,對方送來藥物,病者不疑;狩獵時,互不過界,回去後看是誰先射中的獵物,一定送給對方。


​​ 後來,吳主嫌陸抗沒有建樹,召回陸抗,任用孫冀代領江口軍事。羊祜聽說陸抗被罷兵,孫皓失德,見吳有可乘之機,於是上表請求伐吳。最終司馬炎依羊祜之言,拜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軍事,率兵一舉平定了吳國。

​羊祜、陸抗二人,口蜜腹劍、兩面三刀、“口裡喊哥哥,手裡摸傢伙”。他們在軍事上,是運用政治外交上的偽善手段,欺騙麻痹對方,來掩蓋己方的軍事行動,達到了各自最後的目的。

讓這些俘兵賺開荊州城,引兵進入,奪得荊州。


​年少無名的陸遜,故意示弱,假意討好叱吒風雲的關羽,輕鬆奪取荊州城,並使其付出生命這慘痛的代價,可見笑容裡真的是藏著鋒利的刺刀。

三、羊祜笑裡藏刀敗東吳

三國後期,三國名存實亡,司馬炎以晉代魏,蜀漢相繼滅亡。只有東吳與晉並立。吳主孫皓令鎮東將軍陸抗部兵屯江口,以圖襄陽。晉國謀臣賈充建議派都督羊祜率兵拒之,待吳國中有變,乘勢攻取,東吳反掌可得也。


​​陸抗和羊祜都是口蜜腹劍、表面友善而暗藏殺機的人才。兩人帶領軍隊都不進攻,並且顯得特別友好。表面看起來,互不侵犯;互送禮物;一人生病,對方送來藥物,病者不疑;狩獵時,互不過界,回去後看是誰先射中的獵物,一定送給對方。


​​ 後來,吳主嫌陸抗沒有建樹,召回陸抗,任用孫冀代領江口軍事。羊祜聽說陸抗被罷兵,孫皓失德,見吳有可乘之機,於是上表請求伐吳。最終司馬炎依羊祜之言,拜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軍事,率兵一舉平定了吳國。

​羊祜、陸抗二人,口蜜腹劍、兩面三刀、“口裡喊哥哥,手裡摸傢伙”。他們在軍事上,是運用政治外交上的偽善手段,欺騙麻痹對方,來掩蓋己方的軍事行動,達到了各自最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