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演義》裡的空城計背後,諸葛亮“十面埋伏”有何弦外之意?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神機妙算,有著死諸葛嚇死活仲馬,三氣周瑜等佳話,當然還有空城計更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那麼這故事的背後又有何說法?且先看看空城計的過程。

街亭一戰,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最後失守,此時諸葛亮沒辦法,只得退到西城。而司馬懿和張張郃等人乘勝追擊一路跟來。此時,城中大小老弱加起來也才五千人,而精兵都在外面,一時找不到救援。城內之人無不驚慌失措,而諸葛亮上城樓觀望之後,對城內老小說:”大家不必擔心,我有一計,定可讓這司馬懿退兵。“

說完傳令下去,讓城中守衛按兵不動,城門大開,

且讓百姓在街上掃街,不要大聲喧嘩。而這邊,自己帶著兩個書童,帶著一張撫琴,披風戴綸地在城上悠然地彈起了”十面埋伏“。司馬懿見後很是疑惑,認為諸葛亮這樣做定是在城中設有埋伏,不可進攻,於是帶領軍隊撤退。

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問道:”這會不會是諸葛亮故意做出樣子來嚇人的?要不讓我帶兵殺進去如何?“而司馬懿解釋道:”諸葛亮一生嚴謹,不可能冒險,現在敢大開城門,

定是有埋伏於城內,如貿然前去,定中他計。還是撤退為妙。“

這樣看來,是諸葛亮比司馬懿勝過一籌.其實有人會提問:”司馬懿大可讓他的兒子帶小部隊前去試談,為何還要急急退步呢?其實答案在諸葛亮的”十面埋伏“裡。司馬懿又不是傻子,

其實早知諸葛亮是什麼想法,只是當司馬懿聽到諸葛亮談的”十面埋伏“之後,他開始有了想法,當時的曹操大軍比較強大,而如何這一戰直接進攻,諸葛一死,司馬懿就沒有了對手。正是那一句兔死狗烹讓司馬懿明白,留著諸葛亮對自己有好處。於是退步而去。

這正是剛說的,司馬懿都知道諸葛亮是一生嚴謹之人,為何敢出如此之計?其實諸葛亮有十足把握,他深知司馬懿能聽懂他的弦外之音。

其實這一出空城計妙就妙在這”十面埋伏“,隔空傳音,在是隔空對話。當然,歷史上三國裡並沒有這一出,只是在《三國演義》裡添加的。我們也只是各抒己見來分析分析當時羅貫中心裡的想法而已,並沒有具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