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沃爾瑪要跑?2017零售業陣亡名單全在這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線下實體零售店刮起了一陣“關店潮”,2017年尤其嚴重!“如履薄冰”形容這一年的零售實體店最為合適,這一年來自電商的衝擊,大家的日子都過得苦哈哈的。

但比起2015年實體店大面積關停,這一年大家都學會了理性關店,斷臂求生,慢慢看到一絲轉型的曙光。這不,趁著年底,線下零售業的大佬們“約了頓燒烤”,吐了吐一年來心底的苦水,商議著下一步何去何從。

1

零售大佬的“年終聚”

“今年的錢不好賺啊,比去年的錢少賺了至少4成,

來和你們吃飯的路上還接到一個電話,我們一家青島的店連續兩年虧損,一氣之下我把它關了。”

說話的是家樂福,他是全球第二大的線下商超,近兩年銷售滑坡的厲害,有傳聞說他要出售了在華業務。他說的青島的店,是位於青島遼陽路上的家樂福,已於昨天(12月27日)早上宣佈停止營業。這也不是第一次這樣了,一個月內家樂福已經關閉了三家在華的商超。

“都別提了,我們日子雖然過得不好,還算勉強活著,你們看看樂天已經死了,死之前韓國老家給了3億治病,也沒活過來,聽說是中了一種叫‘薩德’的毒。”

說話的這位是華潤萬家,以零售業起家,現在已經有幾份副業,華潤置地和華潤影業,開的有聲有色。雖然2014年花了220億港幣收購了Tesco 在華所有業務,但今年就關閉了800家門店。

他口中的樂天也是2017年,因為給“薩德”讓地,受到國內民眾抵制,

8月末韓國總部向樂天在華業務輸血3億,最終還是沒有挽回全面退出中國的局面。

“今年是我入華20歲生日,但是我並不開心,這五年來我已經連續虧損超過11億元人民幣,我想著說是不是去三四線城市找活幹,現在零售業有你們這些人精,真的不好幹啊,還有線上零售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

這位是蔔蜂蓮花,入華已經20周年了,2012-2016年蔔蜂蓮花已連續虧損超過11億元人民幣,僅2016年當年就虧損了5.37億,

目前蔔蜂蓮花已經在試圖開拓三四線城市了。

“咦?新一佳沒來麼?”

“新一佳也死了,沒有聽說嗎?死於資金鏈斷裂。”

“曾經廣東商超的三巨頭之一,怎麼也能排上國內商超前20的,就這麼走了,想想還是挺惋惜的。”

“哎!不如從前了,現在的零售格局變了,

挑戰不僅僅來自于我們的同行,甚至來自於其他行業,聽說新一佳走的時候,還欠了10多億的債。”

新一佳於今年6月“離世”,引起了大家陣陣討論。

今年零售業的年終聚會,明顯比往常年顯得更加沉重。

2

暗中需求轉型,彼此較勁

“他們的底細我已經摸清楚了,都在尋求轉型,我們一定不能落後,作為曾經的零售業一哥,我要尊嚴。所有的商品上架線上,推出30秒退貨,購物滿35美元免費送貨,對標亞馬遜無人超市,對,就是亞馬遜。

但是我覺得無人超市現在意義不大,大家都是刷卡,掃碼支付,非要做到無人店代價反而過大,我們先觀望,結合線上先在老家美國試水。”

聚會才剛結束,走在路上的沃爾瑪就已經在佈局著轉型的事了。

家樂福對於自己零售小便利店的想法頗為得意,計畫加速全國範圍內的擴張。

“都是一些死腦筋,現在那些服裝、3C、小零食什麼很容易受到互聯網衝擊,但是餐飲類、體驗類的比如電影院、酒吧什麼就很難被衝擊啊,我們的Ole’精品商超一定要加大這部分的比重,在商超中設多個餐飲店、電影院、KTV什麼的,這樣才能抵禦互聯網的衝擊。”

“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危機,據我所知我是零售業中嘗試轉型最早的一個,但是直到今天依舊不太成功。線上上這個如此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只有第一或者第二,不存在第三第四,遲到就要挨打,我們的危機感一定要足,從供應鏈的源頭開始抓,這是我們實體零售業的源頭。”

大潤發顯然對自己的轉型很沒有信心,危機感十足,這或許也是他珍貴的地方。

3

尾聲

中國的零售企業在過去幾年行業巨變中,已經體會到了來自電商的衝擊,危機四伏;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增量市場已然轉向存量市場,多年的傳統經驗和信心倍受打擊。顯然,所有的傳統零售業都嘗試轉型,甚至線上的電商和傳統的零售業也從原來的水火不相容變成了結盟互利的關係。

希望中國的零售業這次可以浴火重生,接下來就是期待中國零售業全新的格局和場景了。

對標亞馬遜無人超市,對,就是亞馬遜。

但是我覺得無人超市現在意義不大,大家都是刷卡,掃碼支付,非要做到無人店代價反而過大,我們先觀望,結合線上先在老家美國試水。”

聚會才剛結束,走在路上的沃爾瑪就已經在佈局著轉型的事了。

家樂福對於自己零售小便利店的想法頗為得意,計畫加速全國範圍內的擴張。

“都是一些死腦筋,現在那些服裝、3C、小零食什麼很容易受到互聯網衝擊,但是餐飲類、體驗類的比如電影院、酒吧什麼就很難被衝擊啊,我們的Ole’精品商超一定要加大這部分的比重,在商超中設多個餐飲店、電影院、KTV什麼的,這樣才能抵禦互聯網的衝擊。”

“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危機,據我所知我是零售業中嘗試轉型最早的一個,但是直到今天依舊不太成功。線上上這個如此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只有第一或者第二,不存在第三第四,遲到就要挨打,我們的危機感一定要足,從供應鏈的源頭開始抓,這是我們實體零售業的源頭。”

大潤發顯然對自己的轉型很沒有信心,危機感十足,這或許也是他珍貴的地方。

3

尾聲

中國的零售企業在過去幾年行業巨變中,已經體會到了來自電商的衝擊,危機四伏;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增量市場已然轉向存量市場,多年的傳統經驗和信心倍受打擊。顯然,所有的傳統零售業都嘗試轉型,甚至線上的電商和傳統的零售業也從原來的水火不相容變成了結盟互利的關係。

希望中國的零售業這次可以浴火重生,接下來就是期待中國零售業全新的格局和場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