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臨近春節,購水需謹慎,今麥郎涼白開是家庭健康飲水的最佳選擇

當前,不少家庭已經選擇使用包裝水作為家庭飲用和烹飪用水,包裝飲用水的使用領域也逐漸從日常的便攜飲水,拓展為家庭用水的重要組成。眼下春節臨近,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力度持續加大,

市面上佔據主要地位的礦泉水、天然水及純淨水等問題頻發,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飲水安全日益成為生活中難以回避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包裝水才是真正安全放心的水呢?

圖:網路圖片來源

溴酸鹽超標!銅綠檢出!

12月13日,天津市市場和品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佈關於國抽4批次食品不合格的通告 (2017年第53號),

不合格樣品為:某桶裝飲用水亞硝酸鹽不符合國家標準,某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國家標準;同日,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2017年第49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不合格樣品40批次,某天然礦泉水溴酸鹽檢出值為0.04mg/L,標準規定為小於 0.01mg/L,某飲用純淨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記者發現,上述不合格產品多來自中小生產廠商,但一些大品牌也未能倖免,今年 2月份,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通告,某大品牌飲用天然泉水溴酸鹽檢出值為0.014mg/L,比安全標準規定高出40%,3月份,國家質檢總局公佈對瓶(桶)裝飲用水品質抽查結果,其中6款知名企業生產的飲用水被檢測出銅綠,弱鹼性飲用水、沙漠優質水還含有高濃度的溴酸鹽致癌物。

正常情況下,水中不含溴酸鹽,

但普遍含有溴化物。當用臭氧對水消毒時,溴化物與臭氧反應,氧化後生成溴酸鹽,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認為,溴酸鉀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但溴酸鹽對人的致癌作用還不能肯定,為此將溴酸鹽列為對人可能致癌的物質。

銅綠假單胞菌在地表水中存在較多,並且屬於致病菌,該菌為專性需氧菌,生長溫度範圍25至42℃,最適生長溫度為25至30℃,因對營養要求不高,善於利用各種碳源和氨化化合物作為氮源,

所以在水、土壤、食品以及醫院等環境中廣泛存在。攝入到人體後,會引起人腹瀉發燒等症狀。

圖:網路圖片來源

化學殘留物、致病菌是如何進入飲用水中的?

“採用臭氧滅菌,是國內礦泉水行業的主流滅菌方式,但臭氧消毒飲用水也存在缺陷,最大的問題是可生成溴酸鹽。如果企業不懂得控制臭氧濃度,肯定會造成溴酸鹽超標,這在礦泉水、天然水中比較常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副所長白雪濤表示,一般來說,在不採取去離子工藝條件下,原水中溴離子含量高,臭氧消毒後溴酸鹽含量也高,在相同加工條件下,投入臭氧濃度高或消毒時間長,溴酸鹽產出量也高。

為了解決包裝飲用水被銅綠假單胞菌污染這一技術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技術人員調研了多家代表性飲用水生產企業,根據《瓶桶裝飲用水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確定的關鍵控制環節,對於包裝飲用水生產過程中可能引起銅綠假單胞菌污染,或者促使銅綠假單胞菌數量增長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排查,發現蓄水池水和制水間的廢水中含有大量銅綠假單胞菌,是原始污染源。

純淨水經過反滲透處理後,進入水質臭氧消毒殺菌環節。導致銅綠檢出,包裝材料未進行徹底清洗消毒是一個因素,但常規的臭氧消毒技術難以有效去除致病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銅綠假單胞菌具有很強的耐藥性機制,很短時間就能產生耐受臭氧消毒的生命系統,造成臭氧消毒無效。對於仍以臭氧為主要消毒手段的企業來說,徹底消毒確實難以找到一個精准的平衡點。”白雪濤進一步指出。

如何保證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從2016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正式實施。

“飲用水中溴酸鹽限值為0.01mg/L,水和飲料中也是堅決不能檢出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必須為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國家衛計委涉水產品評審委員會委員淩波指出,“從地區來看,南方地區因為潮濕,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相對北方較高。其實,消滅這種菌並不難,在生產飲料時,最主要的要求就是高溫消毒,一經高溫,銅綠假單胞菌就被消滅了。”

一般來說,水溫80℃左右,細菌就不能生存,水中大多數細菌、病毒都已經被殺死,當水溫達到1OO℃以上時,幾乎能立即殺死所有的細菌繁殖體、真菌、立克次體、螺旋體和病毒等。實際上,UHT超高溫暫態殺菌,是指將產品在封閉的系統中加熱到120℃以上, 持續幾秒鐘後迅速冷卻至室溫,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一種殺菌方法,一直廣泛有效地應用於乳製品、飲料的生產,並且由於殺菌持續時間很短, 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產品本性,是有史以來使用最多、最廣泛、最直接的消毒方法。

“當前,消費者對產品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有這樣的一個人或單位,在21世紀新時代站出來,引領飲用水滅菌技術朝更新、更廣闊的方向發展。聽聞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採用純物理高溫滅菌技術處理包裝飲用水,我覺得這種辦法可行可靠,同時用高溫燒開的形式獲得熟水,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希望他們能夠獲得成功。”淩波表示。

近日,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制定並發佈《熟水包裝飲用水》團體標準,自2017年9月10日起實施,其中熟水的定義為:僅通過不低於100℃物理加熱殺菌工藝,加工製成的包裝飲用水。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錦亞指出,“市場上出現的今麥郎涼白開包裝飲用水,核心技術就是採用UHT125℃純物理燒開滅菌工藝獲得熟水。熟水涼白開,區隔於採用臭氧等化學試劑殺菌的礦泉水、純淨水等生水,杜絕溴酸鹽殘留隱患,徹底殺死銅綠,產品更加安全可靠,成為熟水創新開創者。”

業內人士指出,“熟水既出,等於將純淨水、天然水、礦泉水、山泉水等其他所有水,都歸屬于生水。從此,飲用水行業有了一個新的分類維度:熟水和生水,熟水涼白開也成為人們隨時隨地健康飲水的一種理想選擇。”

圖:今麥郎涼白開“喝熟水真解渴!”

臭氧消毒後溴酸鹽含量也高,在相同加工條件下,投入臭氧濃度高或消毒時間長,溴酸鹽產出量也高。

為了解決包裝飲用水被銅綠假單胞菌污染這一技術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技術人員調研了多家代表性飲用水生產企業,根據《瓶桶裝飲用水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確定的關鍵控制環節,對於包裝飲用水生產過程中可能引起銅綠假單胞菌污染,或者促使銅綠假單胞菌數量增長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排查,發現蓄水池水和制水間的廢水中含有大量銅綠假單胞菌,是原始污染源。

純淨水經過反滲透處理後,進入水質臭氧消毒殺菌環節。導致銅綠檢出,包裝材料未進行徹底清洗消毒是一個因素,但常規的臭氧消毒技術難以有效去除致病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銅綠假單胞菌具有很強的耐藥性機制,很短時間就能產生耐受臭氧消毒的生命系統,造成臭氧消毒無效。對於仍以臭氧為主要消毒手段的企業來說,徹底消毒確實難以找到一個精准的平衡點。”白雪濤進一步指出。

如何保證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從2016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正式實施。

“飲用水中溴酸鹽限值為0.01mg/L,水和飲料中也是堅決不能檢出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必須為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國家衛計委涉水產品評審委員會委員淩波指出,“從地區來看,南方地區因為潮濕,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相對北方較高。其實,消滅這種菌並不難,在生產飲料時,最主要的要求就是高溫消毒,一經高溫,銅綠假單胞菌就被消滅了。”

一般來說,水溫80℃左右,細菌就不能生存,水中大多數細菌、病毒都已經被殺死,當水溫達到1OO℃以上時,幾乎能立即殺死所有的細菌繁殖體、真菌、立克次體、螺旋體和病毒等。實際上,UHT超高溫暫態殺菌,是指將產品在封閉的系統中加熱到120℃以上, 持續幾秒鐘後迅速冷卻至室溫,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一種殺菌方法,一直廣泛有效地應用於乳製品、飲料的生產,並且由於殺菌持續時間很短, 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產品本性,是有史以來使用最多、最廣泛、最直接的消毒方法。

“當前,消費者對產品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有這樣的一個人或單位,在21世紀新時代站出來,引領飲用水滅菌技術朝更新、更廣闊的方向發展。聽聞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採用純物理高溫滅菌技術處理包裝飲用水,我覺得這種辦法可行可靠,同時用高溫燒開的形式獲得熟水,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希望他們能夠獲得成功。”淩波表示。

近日,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制定並發佈《熟水包裝飲用水》團體標準,自2017年9月10日起實施,其中熟水的定義為:僅通過不低於100℃物理加熱殺菌工藝,加工製成的包裝飲用水。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錦亞指出,“市場上出現的今麥郎涼白開包裝飲用水,核心技術就是採用UHT125℃純物理燒開滅菌工藝獲得熟水。熟水涼白開,區隔於採用臭氧等化學試劑殺菌的礦泉水、純淨水等生水,杜絕溴酸鹽殘留隱患,徹底殺死銅綠,產品更加安全可靠,成為熟水創新開創者。”

業內人士指出,“熟水既出,等於將純淨水、天然水、礦泉水、山泉水等其他所有水,都歸屬于生水。從此,飲用水行業有了一個新的分類維度:熟水和生水,熟水涼白開也成為人們隨時隨地健康飲水的一種理想選擇。”

圖:今麥郎涼白開“喝熟水真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