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七國明主,50天攻佔燕國都城,最後卻毀了自己的國家

在整個春秋戰國期間,齊國靠著臨海的優勢,通過煮鹽和捕魚發家致富,一直保持著強大的實力。其歷任國君中,也不乏賢能雄主。其中,齊宣王田辟彊就是十分出色的一位。

在他在位的20年裡,齊國發展得十分迅速。尤其他創立的稷下學宮,引來天下讀書人爭相投奔,推動了“百家爭鳴”向縱深發展。像是“濫竽充數”典故,就發生在齊宣王時期,可見他做事十分認真。在軍事方面,他重用匡章,在觀澤之戰中重創秦國,聲望達到了頂點。

之後,趁著燕國內亂,他發兵干預,只用了50天就攻佔了燕國都城薊。

可齊國滅亡的種子也算是徹底種下了。因為齊軍在燕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引發了整個燕國的仇恨。等到齊閔王繼位時,由於中了蘇秦的反間計移師滅宋,激怒了其他列國,最終在燕國將領樂毅的指揮下,

燕、秦、韓、趙、魏五國共同伐齊,連下70余城,齊閔王自己也落得身死。雖然最後田單靠著火牛計複國成功,可也是一片廢墟了。從此,齊國便徹底衰落下去,根本不具備再逐鹿天下的實力了。

這還不算,齊宣王最大的失誤是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對公孫衍兩次宣導的合縱攻秦,非但不助陣參與,反而經常在背後搞小動作,導致韓魏兩國在和秦國作戰的同時,還要時刻擔心齊國這個東方強國會在背後捅刀子。結果就是合縱失敗,秦國從此做大。之後,齊國其實有挽回的機會。可惜,齊宣王在對外策略上太過於小氣,對犯了錯誤的楚國始終不肯原諒,居然聯合秦國發兵攻楚,導致齊楚聯盟徹底成為泡影。
從此,唯一可以遏制秦國的屏障沒有了,山東六國也就徹底淪為了案板上的魚肉,任秦國宰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