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藜蒿有藥用價值,我竟不知道!

藜蒿,大家都不陌生,在武漢,最有名的屬蔡甸藜蒿。

藜蒿,是一種菊科植物,又稱蔞蒿、蘆蒿、水蒿、狹葉艾。目前大家吃的一般是它的地上嫩莖,就是菜攤上那捆紮好的一把把帶葉的綠稈藜蒿。

蔡甸藜蒿具有“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等獨特品質,深受消費者歡迎。2014年蔡甸黎蒿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1傳說

關於藜蒿的“身份”,

當地流傳著一個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位姓黃的窮女子天生麗質,被選入皇宮後,深受皇帝寵愛,皇后則對黃妃恨之入骨。有一年春天,黃妃思念故鄉,托人帶信從家鄉帶些藜蒿來。結果皇后跑去皇帝那告狀:這個女子是狐狸精轉世,她每天放著大魚大肉不吃,專吃野草根。於是皇帝將黃妃打入冷宮,不久,黃妃過世。過了幾年,皇帝巡視地方,途經漢陽時,地方官將本地特產藜蒿進獻給皇帝品嘗。

皇帝這才曉得冤枉了黃妃,便在她的出生地修了一座黃妃陵。之後,黃陵就成了一個地名,藜蒿也成了“皇妃菜”。

更深的涵義是,過去的老百姓一到冬、春季節,缺衣少食,為了吃起藜蒿“不掉價”、沒有心理負擔,於是借用這種美麗的傳說來推崇這種民間美味。

2分佈

蔡甸區藜蒿種植面積達4萬畝,年產值近4億元,是武漢市藜蒿的主要產地。從野生藜蒿到大規模人工種植,蔡甸藜蒿經過4次品種改良,不僅提高了產量和品質,還延長了採收時間。目前, 武漢市場上的藜蒿九成來自蔡甸,該區的金雞村還有著“楚天藜蒿第一村”的美譽。

“蔡甸黎蒿”主要分佈在侏儒、永安、消泗等地。“蔡甸黎蒿”作為我區特色農產品,

具有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的特點,深受消費者歡迎,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3食用價值

由於藜蒿抗逆性強,很少發生病蟲災,所以是一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一般的吃法是先將藜蒿在開水中稍加燙煮,濾出水分,然後以臘肉或香腸爆炒,具有一股特別新鮮的泥土芳香味,

素有“登盤香脆,風味冠蔬”的美譽。

藜蒿常以鮮嫩莖杆供食用,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嫩莖含有蛋白質3.6克,灰分1.5克,鈣730毫克,磷10.2毫克,鐵2.9毫克,胡蘿蔔素1.4毫克,維生素C49毫克,天門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賴氨酸0.97毫克,並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滌纖維等。

4藥用價值

藜蒿除具有食用價值外,還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列舉了藜蒿的多種治病和保健功能,有“采其根莖”,食之可清火敗毒之說。據研究,藜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氣虛弱、浮腫等症,以及預防牙病、喉病、便秘等。根莖含澱粉量高,可為肌膚提供熱量能源,也可作為神經結構、成分和酶、激素的組成成份。同時也可起到保護頭腦的作用和充當肝臟貯備肝糖,起解毒作用。

藜蒿除具有食用價值外,還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列舉了藜蒿的多種治病和保健功能,有“采其根莖”,食之可清火敗毒之說。據研究,藜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氣虛弱、浮腫等症,以及預防牙病、喉病、便秘等。根莖含澱粉量高,可為肌膚提供熱量能源,也可作為神經結構、成分和酶、激素的組成成份。同時也可起到保護頭腦的作用和充當肝臟貯備肝糖,起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