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老人常說的:“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各地農村,多多少少都會流傳著一些老習俗、老講究。同時,農村也存在著不少“禁忌風俗”:比如正月裡不能理髮,大年初一不能清掃門庭,新娘子上花轎的時候屬相沖克的人不能觀望,

給友人送禮物不能送扇子送雨傘之類。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民俗禁忌逐漸被農村人總結成了俗語,就像今天咱們要聊得“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啥意思呢?

“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從字面來看,說的是寧願將房子給逝者停喪用,也不要將房屋輕易地給外來夫婦留宿共寢。其實,放在古代這句話反應了農村人的居住風水講究,以及人們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古時的人們認為,為逝去的人辦理喪事能夠聚集房屋的福德,而外來夫婦留寢會損耗這處房屋的福氣。

留宿外來男女似乎至今也是農村的一大禁忌,特別是對於男女同寢這種現象更是深度不被認可。“野花進房,家破人亡”,野花指的是外來之人,古人的這句形容是從風水角度來描述留宿外來人的後果!甚至時至今日,一些保守的農村地區對於女兒姑爺上門的要求都比較嚴苛,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嫁了人就相當“外人”了,小倆口要是不分寢,是一種不利娘家風水的晦氣體現!

“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本曾充滿了“迷信”色彩,但經過農村人的世代相傳秉性,逐漸征得了廣泛的認可,

不知不覺中也似乎成為了一種農村風俗,但小編還是認為,這種習俗更多的起因是源自人們的臆想與願景,“陋習”成分居多,農村人要丈量好一個度,理性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