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到秋臘肉灌香腸的時候了 看完口水流了一地……

還有2天

2017年就過完了

馬上就要進入2018年了

再告訴你們一個很暖心的故事

還有一個半月就過年了

過年了!!!

又到了一年的年尾

貴州大街小巷、村頭村尾

灌香腸、秋臘肉的時候了

香腸、臘肉是我們貴州過年必備的一道“硬菜”

是貴州傳統文化習俗

過年什麼都可以少

就是不能缺了臘肉和香腸。

這項年前必備專案,深深地埋在了很多人的腦子裡,這大概是對幼時那種滿足來的如此簡單的小小懷念。

在貴州農村,過年準備臘肉和香腸可是大事,到了現在,很多人還是追求這樣的儀式感,過年誰家桌上沒有臘肉和香腸,這個年都不算完整。

臘肉飄香,香不過家鄉

醃臘肉是貴州農村的傳統習俗之一,也是過年桌上必備的待客菜。小時候放寒假,小新哥都會回老家,每次最期待的事情,一個是吃殺豬飯,還有一個就是秋臘肉。

秋臘肉不算個大工程,但是也不能馬虎,鹽巴少了,肉會壞,鹽巴多了,吃起齁,每一家都有著自己心裡的一把稱,

一雙手是最好的工具。

殺過年豬之後,選豬肋骨和大腿,豬肉要用鹽巴反復搓揉,有條件的還可以把鹽巴放在鍋裡炒一下,再搓到肉上,待醃透後再放入大缸裡,蓋好。防止耗子、貓兒狗兒偷嘴。

等到看肉色開始轉深了,再拿出來,用棕樹葉搓成細繩,在肉邊上打孔穿好,老家那邊都沒有拿出去風乾,都是直接掛在灶門上直接開始秋了。

過年做菜都是燒的各種大柴,松樹枝秋出來的臘肉是最香的,臘肉秋得外皮發黑變幹,瘦肉都是黑黢黢的。

每到年前,人們就用紙箱子、木板子在空地上架起一個棚棚,有條件的,可以用改裝的黑色油鐵桶,然後在棚棚或者鐵桶下頭塞上帶葉子的松柏枝枝。

等到過年那一天,早起摘下灶門前的臘肉,烏黑發亮,聯手都是黑的,小新哥還記得我奶奶是先用米湯洗,說是這樣洗出來的臘肉會更香。

臘肉肥瘦相間,切成小拇指寬,別的佐料不多加,和蒜苗一起爆炒,再來一碗自己家做的水豆豉,乾飯都能吃兩碗。

有臘豬蹄的可就更開心了,可以和各種菜一起在瓦罐裡燉,滿屋子都肉香。

臘肉簡單做主料:

豬肉(10斤);白砂糖(150克);高度白酒(150克)

ps:肉選前肩不要五花肉,最適合灌臘香腸的豬肉部位是前肩,也叫做“前肘”,後肩或後肘也可以,肥瘦肉的比例應該是3:7。

這裡面也有學問:

醃肉時用酒可以去腥增香,不用料酒選白酒。

①高度白酒:大麯酒,去腥,味道香

②南方花雕:去腥,顏色淺

③北方老酒:去腥,顏色深

④葡萄酒:香氣濃,顏色深

香腸解饞,更麻煩

說到臘肉,當然不能不提到香腸。殺過年豬之後,各家都會讓屠夫割出上好的夾子肉,半精半肥細細剁碎,每家的配料也根據自家的口味略有不同。

洗豬小腸是個費工夫的事情,新哥的爺爺一般都是殺年豬當天就一起處理好,小時候我們都是自己灌香腸,工具都是花樣百出。

灌香腸比醃臘肉可麻煩得多,一坐就是一大半天。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是拿到農貿市場專門的加工鋪進行加工。

剛從市場買來的新鮮豬肉切成小塊,然後再絞成四五寸長的肉絲,加以花椒、辣醬、料酒、香油等,配料調味拌勻,醃一陣!此時,已經散發出了些許鮮麻的香味~

最後給“濕腸”套上“腸衣”均勻地分成一段段,新鮮美味的就製作好了~

等這些香腸灌好了以後,拿回家把香腸掛起來晾曬。當然貴州有些還喜歡把香腸也用柏樹埡秋一下,吃起來味道更安逸。

香腸慢慢來主料:

鹽(100克);五香粉(25克);鮮醬油(50克);雞精(25克);

ps:以上作料看個人愛好,大多數喜歡什麼也不放,也就是只有瘦肉,肥肉和腸衣,其他作料一律不加。

調料配比最重要:

灌香腸時調料的配比最重要。以10斤肉為例,需要1.5-1.7兩鹽,白糖4-5兩,高度白酒4-5兩,其他的蔥油、蔥姜液和五香面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要添加即可。

ps:風乾香腸最講究天氣,最適宜風乾香腸的日子是氣溫在15℃以下的晴天,濕度60%以下,最好掛在北面通風處,不要讓太陽直射臘腸表面。

灌臘腸三分肥七分瘦最好

把豬肉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切片也行

切好的肉放入盆中

加上調料

用手攪拌均勻

蓋上保鮮膜醃制24小時入味

腸衣先用溫水洗去表面的鹽粒

再在溫水中浸泡5小時以上

泡好的腸衣再套在水龍頭上沖洗一下腸衣的內壁

給腸衣內壁起個潤滑作用,灌肉的時候好灌

灌腸的工具

剪下一個可樂餅的瓶口

把腸衣套在上面

腸衣的另一頭打一個結

把醃好的肉慢慢的塞進腸衣裡

不能塞的太緊,這樣腸衣容易破

一邊塞,一邊用手把肉往下趕

腸衣灌滿後

每15釐米左右打個結

用繩子系一下

大眾口味不一,有的喜歡廣味香腸有的喜歡川味香腸,其實還有更直接的方法就是去超市買現成的香腸佐料拿回來拌。

整理好的香腸還要用篩子全部均勻的插一遍,放出多餘的氣體,新哥的奶奶都是用洗鍋的竹篾子~

灌好的香腸找一個陰涼通風的地方掛起來風乾。

晾好後進入最後一個步驟,秋香腸,其步驟大致秋臘肉一樣。

最愛吃的還是香腸放飯裡蒸,那個香,汁水裡風乾秋香的味道被每一顆米都吸收了,最愛挑著有臘腸汁的飯吃,米飯甜糯還有肉香,都是兒時的回憶~~~

排骨香腸,見的少

現在做排骨香腸的多了,新哥小時候沒見過。排骨必須要用纖排,我們小時候纖排都是直接煮湯吃掉了,長大之後吃過一次排骨香腸,才發現原來排骨做成香腸也這麼好吃!

做排骨香腸注意,買腸衣要買大號,必須要纖排,要不然就會把腸衣掛破。做法和佐料和香腸差不多。

挑好纖排

把排骨砍成一坨一坨的,這個下刀要快,不然有骨頭渣渣吃的時候也不安逸。

把排骨再洗一遍,過一道渣滓。

調好作料

可以開始碼起了,各種調料碼制入味,每隔15分鐘攪拌均勻,醃制一小時。

一節排骨打個結。

現在很多菜市場的肉攤已經開始提供灌香腸的業務了,有的買肉,灌香腸還是一條龍服,弄完了打電話喊你直接去拿。

排骨香腸蒸的時間會久一點,大概半個小時。

蒸好後的排骨香腸骨肉鮮香,肉質緊實可以撕著吃。

臘肉有家的味道

吃臘肉最好的時節是在冬天,這時候曬出來的臘味才不會壞,特別香而且有味。

現代人覺得年味越來越淡,我們執著於在這個時刻去秋臘肉、灌香腸,大概是對年味的最後一抹回味吧。

貴州老鄉些,

你家開始灌香腸、秋臘肉了嗎?

沒弄的搞快喲,口水已經流了一地了哦!

來源 貴州新媒中心

松樹枝秋出來的臘肉是最香的,臘肉秋得外皮發黑變幹,瘦肉都是黑黢黢的。

每到年前,人們就用紙箱子、木板子在空地上架起一個棚棚,有條件的,可以用改裝的黑色油鐵桶,然後在棚棚或者鐵桶下頭塞上帶葉子的松柏枝枝。

等到過年那一天,早起摘下灶門前的臘肉,烏黑發亮,聯手都是黑的,小新哥還記得我奶奶是先用米湯洗,說是這樣洗出來的臘肉會更香。

臘肉肥瘦相間,切成小拇指寬,別的佐料不多加,和蒜苗一起爆炒,再來一碗自己家做的水豆豉,乾飯都能吃兩碗。

有臘豬蹄的可就更開心了,可以和各種菜一起在瓦罐裡燉,滿屋子都肉香。

臘肉簡單做主料:

豬肉(10斤);白砂糖(150克);高度白酒(150克)

ps:肉選前肩不要五花肉,最適合灌臘香腸的豬肉部位是前肩,也叫做“前肘”,後肩或後肘也可以,肥瘦肉的比例應該是3:7。

這裡面也有學問:

醃肉時用酒可以去腥增香,不用料酒選白酒。

①高度白酒:大麯酒,去腥,味道香

②南方花雕:去腥,顏色淺

③北方老酒:去腥,顏色深

④葡萄酒:香氣濃,顏色深

香腸解饞,更麻煩

說到臘肉,當然不能不提到香腸。殺過年豬之後,各家都會讓屠夫割出上好的夾子肉,半精半肥細細剁碎,每家的配料也根據自家的口味略有不同。

洗豬小腸是個費工夫的事情,新哥的爺爺一般都是殺年豬當天就一起處理好,小時候我們都是自己灌香腸,工具都是花樣百出。

灌香腸比醃臘肉可麻煩得多,一坐就是一大半天。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是拿到農貿市場專門的加工鋪進行加工。

剛從市場買來的新鮮豬肉切成小塊,然後再絞成四五寸長的肉絲,加以花椒、辣醬、料酒、香油等,配料調味拌勻,醃一陣!此時,已經散發出了些許鮮麻的香味~

最後給“濕腸”套上“腸衣”均勻地分成一段段,新鮮美味的就製作好了~

等這些香腸灌好了以後,拿回家把香腸掛起來晾曬。當然貴州有些還喜歡把香腸也用柏樹埡秋一下,吃起來味道更安逸。

香腸慢慢來主料:

鹽(100克);五香粉(25克);鮮醬油(50克);雞精(25克);

ps:以上作料看個人愛好,大多數喜歡什麼也不放,也就是只有瘦肉,肥肉和腸衣,其他作料一律不加。

調料配比最重要:

灌香腸時調料的配比最重要。以10斤肉為例,需要1.5-1.7兩鹽,白糖4-5兩,高度白酒4-5兩,其他的蔥油、蔥姜液和五香面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要添加即可。

ps:風乾香腸最講究天氣,最適宜風乾香腸的日子是氣溫在15℃以下的晴天,濕度60%以下,最好掛在北面通風處,不要讓太陽直射臘腸表面。

灌臘腸三分肥七分瘦最好

把豬肉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切片也行

切好的肉放入盆中

加上調料

用手攪拌均勻

蓋上保鮮膜醃制24小時入味

腸衣先用溫水洗去表面的鹽粒

再在溫水中浸泡5小時以上

泡好的腸衣再套在水龍頭上沖洗一下腸衣的內壁

給腸衣內壁起個潤滑作用,灌肉的時候好灌

灌腸的工具

剪下一個可樂餅的瓶口

把腸衣套在上面

腸衣的另一頭打一個結

把醃好的肉慢慢的塞進腸衣裡

不能塞的太緊,這樣腸衣容易破

一邊塞,一邊用手把肉往下趕

腸衣灌滿後

每15釐米左右打個結

用繩子系一下

大眾口味不一,有的喜歡廣味香腸有的喜歡川味香腸,其實還有更直接的方法就是去超市買現成的香腸佐料拿回來拌。

整理好的香腸還要用篩子全部均勻的插一遍,放出多餘的氣體,新哥的奶奶都是用洗鍋的竹篾子~

灌好的香腸找一個陰涼通風的地方掛起來風乾。

晾好後進入最後一個步驟,秋香腸,其步驟大致秋臘肉一樣。

最愛吃的還是香腸放飯裡蒸,那個香,汁水裡風乾秋香的味道被每一顆米都吸收了,最愛挑著有臘腸汁的飯吃,米飯甜糯還有肉香,都是兒時的回憶~~~

排骨香腸,見的少

現在做排骨香腸的多了,新哥小時候沒見過。排骨必須要用纖排,我們小時候纖排都是直接煮湯吃掉了,長大之後吃過一次排骨香腸,才發現原來排骨做成香腸也這麼好吃!

做排骨香腸注意,買腸衣要買大號,必須要纖排,要不然就會把腸衣掛破。做法和佐料和香腸差不多。

挑好纖排

把排骨砍成一坨一坨的,這個下刀要快,不然有骨頭渣渣吃的時候也不安逸。

把排骨再洗一遍,過一道渣滓。

調好作料

可以開始碼起了,各種調料碼制入味,每隔15分鐘攪拌均勻,醃制一小時。

一節排骨打個結。

現在很多菜市場的肉攤已經開始提供灌香腸的業務了,有的買肉,灌香腸還是一條龍服,弄完了打電話喊你直接去拿。

排骨香腸蒸的時間會久一點,大概半個小時。

蒸好後的排骨香腸骨肉鮮香,肉質緊實可以撕著吃。

臘肉有家的味道

吃臘肉最好的時節是在冬天,這時候曬出來的臘味才不會壞,特別香而且有味。

現代人覺得年味越來越淡,我們執著於在這個時刻去秋臘肉、灌香腸,大概是對年味的最後一抹回味吧。

貴州老鄉些,

你家開始灌香腸、秋臘肉了嗎?

沒弄的搞快喲,口水已經流了一地了哦!

來源 貴州新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