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胖從口入,少吃點兒油膩,多來點兒纖維

在假期中,所有關注自己腰圍的人都應該想知道自己的腸道微生物在吃什麼。

健康飲食中的因素並不僅僅是熱量問題,纖維也很重要。雖然人體不能消化它,但是腸道細菌卻以它為食。飲食中的纖維量能夠影響體重、血糖、胰島素敏感性和結腸健康。近日發表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的研究闡述了纖維如何以及為何對整個身體產生如此強大的影響。

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炎症免疫和感染中心的研究人員Andrew Gewirtz說:“一旦我們理解了這種機制,就可以利用它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改善人類健康。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飲食來使這些益處最大化。”

水果、豆類、蔬菜、穀物中存在不同形式的纖維。西方飲食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糖,但是纖維含量卻很低,炎症性腸病、體重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升高都與這種飲食方式有關。

在另一項研究中,瑞典哥德堡大學的Fredrik Bäckhed研究正常的腸道菌群在代謝疾病中的作用,他說:“西方人的平均纖維攝入量在過去幾十年中顯著減少。”

這兩項研究都使用纖維含量極低的飲食餵養小鼠。低纖維的飲食很快地導致小鼠體重增加、血糖升高,

並產生胰島素抗性。Bäckhed的研究發現,在食用這種低纖維的飲食三至七天后,這些小鼠結腸中的具有保護作用的粘液層就出現了問題:這種粘液層變得滲透性更強,細菌能夠侵入結腸的上皮細胞。Gewirtz的研究觀察到,採用低纖維飲食的小鼠的結腸厚度顯著變小。在小鼠食用低纖維飲食之後,不但大量的腸道細菌死亡了,而且小鼠消化系統中出現了不同的細菌種類,
導致不健康的失衡。

在食用低纖維的西方飲食和食用補充纖維的飲食的結腸和腸道細菌發生的變化

哥德堡大學粘蛋白生物組的Gunnar C. Hansson教授說:“這些論文表明了內黏液層的重要作用,它能夠將細菌和宿主隔離開。該研究很好地展示了內黏液層對飲食和細菌變化的反應速度之快。

Gewirtz說:“我們和Bäckhed的論文都得到了同樣的結論,缺少纖維會導致細菌入侵黏液層,而這些細菌會導致低等級的炎症,從而導致代謝疾病。”

在低纖維飲食產生這些結果之後,研究人員嘗試了不同的治療方法。

Bäckhed、Hansson和同事們發現,將健康小鼠的腸道細菌移植到試驗小鼠體內能夠恢復結腸黏液層出現的有害變化。給小鼠補充雙歧桿菌能夠解決結腸黏液的生長問題,但是無法解決黏液滲透的問題。在小鼠的飲食中添加菊粉(一種可發酵的纖維)能夠降低黏液滲透的程度,但是不能解決黏液的生長問題。

Gewirtz對小鼠採用含有20%菊粉的飲食,他發現,這可以在某些方面逆轉代謝症狀,比如促進體重降低、更好地控制血糖,但是對於甘油三酯升高則無效。

菊粉還能夠幫助恢復結腸品質、增加腸上皮細胞的數量、恢復腸道細菌的數量和多樣性。然而,在採用低纖維飲食之後,纖維補充無法使小鼠的腸道細菌多樣性恢復到最初的狀態。這表明,如果一個人體內沒有健康的腸道菌群,那麼利用補充劑作為治療方法可能會引起併發症。

Hansson說:“缺少纖維的飲食能夠改變菌群組成和代謝,這反過來會導致內黏液層的缺陷,從而使細菌得以進入,引起炎症和代謝疾病。因此,僅僅在飲食中添加纖維是不夠的,還取決於你體內的細菌。”

這表明,在將纖維補充劑用作治療方法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Gewirtz說:“在加工食物中添加提純的纖維也許對健康有益,但是在我們完全理解食物、細菌和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之前,我們不準備推薦它。” Bäckhed和Hansson也同意這一觀點。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注: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線上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資訊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字“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週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流覽!

但是無法解決黏液滲透的問題。在小鼠的飲食中添加菊粉(一種可發酵的纖維)能夠降低黏液滲透的程度,但是不能解決黏液的生長問題。

Gewirtz對小鼠採用含有20%菊粉的飲食,他發現,這可以在某些方面逆轉代謝症狀,比如促進體重降低、更好地控制血糖,但是對於甘油三酯升高則無效。

菊粉還能夠幫助恢復結腸品質、增加腸上皮細胞的數量、恢復腸道細菌的數量和多樣性。然而,在採用低纖維飲食之後,纖維補充無法使小鼠的腸道細菌多樣性恢復到最初的狀態。這表明,如果一個人體內沒有健康的腸道菌群,那麼利用補充劑作為治療方法可能會引起併發症。

Hansson說:“缺少纖維的飲食能夠改變菌群組成和代謝,這反過來會導致內黏液層的缺陷,從而使細菌得以進入,引起炎症和代謝疾病。因此,僅僅在飲食中添加纖維是不夠的,還取決於你體內的細菌。”

這表明,在將纖維補充劑用作治療方法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Gewirtz說:“在加工食物中添加提純的纖維也許對健康有益,但是在我們完全理解食物、細菌和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之前,我們不準備推薦它。” Bäckhed和Hansson也同意這一觀點。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注: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線上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資訊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字“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週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流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