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征服不了日本

1258年高麗臣服後,忽必烈還要求日本表示效忠。日本鐮倉幕府八代執權北條時宗兩次拒絕。

忽必烈非常生氣,派出了由150艘船隻組成的艦隊,載著遠征軍,向日本群島進發,軍隊在高麗東南海岸上船,夷平了對馬島和壹歧島,在下關附近九州上的博多(呂崎)灣登陸。但是草原騎兵們不習慣這些海上遠征。況且,他們的打算僅僅是由他們構成入侵軍的核心,軍隊的主體則是由特別厭戰的中國人和高麗人組成的輔助軍。無論如何,
隱蔽在麥諸基要塞附近的九州的大名們奮力抵抗蒙古遠征軍,日本舉國參戰,武士和民兵都投入戰爭中,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擅長騎射的蒙古兵在擅長肉搏戰的日本人面前遭到重創, 頑強的日本民兵成功地阻止了蒙古軍的推進。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衝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
蒙古軍折損大半後無力繼續守住陣地,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蒙古的艦隊遭風暴襲擊。

1276年,忽必烈重申要日本效忠的要求,再次遭到北條時宗的拒絕。忽必烈在長期備戰之後,於1281年6月派出更大的船隊進攻日本,一支由45000蒙古人和120000中國-高麗人組成的軍隊,

他們分別在九州博多灣及肥前省的鷹島和平盧登陸。但是,這一次,蒙古軍和中國-高麗軍,還是未能抵擋住日本人的憤怒。尤其是1281年8月15日的一場可怕的颶風驅散或摧毀了蒙古艦隊,蒙古部隊失去了根基,或者被俘,或者被殺。

蒙古大軍失敗的原因不只是颱風人員裝備的問題,還有日本人頑強的戰鬥力,日本長期保有強悍、尚武、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傳統。

那麼,這種民風傳統是怎麼形成和保留的?這就與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獨存的文化背景有關。從生存環境而言,日本雖然不是草原部落,但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為生存廝殺爭鬥激烈程度不亞於草原部落。由於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戰爭頻繁,內外紛爭不斷,這些國家的歷史烽煙不斷,幾乎就是一部充滿戰爭的歷史,也因此造就不少名垂青史的戰鬥英雄。對於歷史上勇猛善戰的英雄人物,
他們特別崇敬。由此形成了特有的武士文化、戰鬥文化。舉國抗戰、全民皆兵--日本有這些特點,與“草原部落”騎兵的特點差不多。甚至可以說,他們的民風,就相當於東洋的“草原部落。回顧這段歷史,之所以在偏軟的“儒家文化圈”中,日本的民族精神沒有被軟化、得以保持“彪悍民風”,一是因為“儒家文化”對他們上層影響大,對底層民間影響小。二是因為整個國家形勢所迫、“實用主義”大過“中土主義”。獨特的地勢加鐵血的武士英雄文化,使得日本在蒙古大軍鐵騎下,得以“獨善其身”。所以,他們愈加崇尚武士文化英雄文化,以彪悍、善戰民風為榮,直至成為惡劣生存環境下的生存本能。

獨特的地勢加鐵血的武士英雄文化,使得日本在蒙古大軍鐵騎下,得以“獨善其身”。所以,他們愈加崇尚武士文化英雄文化,以彪悍、善戰民風為榮,直至成為惡劣生存環境下的生存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