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年致辭|2018年,在未知中堅守不變的初心!

一年半前,那篇《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刷爆了傳統汽車人的朋友圈,進入2018年,這份焦慮依舊存在,尤其是當全球汽車行業5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將在中國率先發起之時,

我們是該畏懼這一變化?還是應該感謝這個時代?

2018年也是《童濟仁汽車評論》的第11年,感謝所有朋友們十年來的陪伴,在過去的365天裡,我們用736篇文章記錄了這個意義非凡的2017年;進入2018年,我們依然會用專業的視角、前瞻的眼光,陪你一起經歷這個行業即將到來的新變局。

童濟仁汽車評論 創始人丨老任

2017年的最後一晚,朋友圈裡出現最多的詞是“變化”,汽車人紛紛感慨2017年的變化之快:行業的變化、工作的變化、市場的變化、用戶的變化等等。唯一不變的思考,是如何滿足未知的用戶需求。

進入2018年,我們將迎來更多未知:

2018年,我們將迎來第一批00後(18歲)的汽車消費者;

2018年,我們將迎來第一批量產上市的新興汽車品牌的智慧電動車;

2018年,我們將迎來銷量增速最低/亦或可能負增長的新車市場;

2018年,我們將迎來更多細分市場的寡頭時代;更多交集市場機會的出現;

2018年,我們將迎來車聯網和輔助駕駛技術全面進入覆蓋期的一年;

2018年,變化很多,我們到底該堅持什麼?

如果說,2017年整個行業的關鍵字是“消費升級”的話,2018年,我們認為行業的關鍵字是“超預期滿足”用戶的需求。

十餘年來,《童濟仁汽車評論》的讀者遍佈整個汽車行業,

我們的朋友圈也遍佈於行業的每一個角落,伴隨著2018年到來的這份未知感,我們同樣感受頗深,三年前,當身邊很多朋友選擇離開傳統汽車公司,加入造車新勢力,亦或其它行業的時候,我們同樣在感慨,三年後的今天會是什麼樣的一番景象?三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可能性”!他們用自己三、五年的青春和全情投入,給這個傳統至極的行業,
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進入2018年,我們堅信更多的“可能性”會變成現實!2017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本土汽車品牌的銷量達到甚至超過了100萬輛/年;多年前10萬元的價格天花板,如今早已被捅破;我們看到了一個汽車品牌從10萬輛到100萬輛的跨越僅需三年半的時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汽車品牌的第一款產品,便成為需要搶購的熱銷車;我們看到了一個造車新勢力的新車發佈,會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

這一切的背後,是我們所有汽車人一直堅持的東西:做超預期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好產品。

經歷了長週期、大投入之後,製造出來的汽車產品,如何能做到“超預期”滿足用戶的消費訴求?這是2018年起,整個汽車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無論百年汽車品牌、還是成立不足千日的造車新勢力,在潛在用戶的需求期望面前,都是公平的!曾經區域化、多層次的消費群體,給了國內新車市場的參與者更多的緩衝機會,但移動互聯網正在加速逐漸抹平這些差異。新消費趨勢大潮的引領,未必來自于傳統意義上的一線市場。

那麼,主流用戶到底是誰?主流用戶在哪裡?誰是我的主流用戶?這也是2018年起,擺在國內汽車市場所有參與者面前的最大未知。

這時候,更想反問一個問題,在幾年前,亦或十幾年前,幾十年前,當我們無論因何種原因,進入汽車行業時,我們的初心,到底是什麼?也許當年的答案有千萬種,但如果今天再問自己這個問題,答案應是超預期滿足用戶的需求!這也許才是進入2018年,當整個汽車行業真正進入“變革期”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全力以赴堅持下去的東西。

新年的鐘聲早已敲響,在2018年的第一天裡,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歡樂!

新年最大的心願是:所有《童濟仁汽車評論》的讀者們,都能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代,找到自己可以去繼續堅守下去的初心!用最樂觀的心,迎接國內汽車行業的巨變之年。

給了國內新車市場的參與者更多的緩衝機會,但移動互聯網正在加速逐漸抹平這些差異。新消費趨勢大潮的引領,未必來自于傳統意義上的一線市場。

那麼,主流用戶到底是誰?主流用戶在哪裡?誰是我的主流用戶?這也是2018年起,擺在國內汽車市場所有參與者面前的最大未知。

這時候,更想反問一個問題,在幾年前,亦或十幾年前,幾十年前,當我們無論因何種原因,進入汽車行業時,我們的初心,到底是什麼?也許當年的答案有千萬種,但如果今天再問自己這個問題,答案應是超預期滿足用戶的需求!這也許才是進入2018年,當整個汽車行業真正進入“變革期”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全力以赴堅持下去的東西。

新年的鐘聲早已敲響,在2018年的第一天裡,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歡樂!

新年最大的心願是:所有《童濟仁汽車評論》的讀者們,都能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代,找到自己可以去繼續堅守下去的初心!用最樂觀的心,迎接國內汽車行業的巨變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