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內政外交風暴中的三張面孔

從“干政”風波到彈劾大戰,從“薔薇”大選到除弊改革,從“薩德”部署地激烈衝突到半島局勢持續緊張……2017年,韓國內政外交上演一場接一場大劇,跌宕起伏,舉世關注。回顧這一年,有三張面孔頻繁出現在鏡頭前,

讓人印象深刻。

7月31日,在首爾國防部門前,韓國民眾高舉反對部署“薩德”系統的標語參加抗議集會。(李相浩 攝)

朴槿惠與歷史性彈劾

在轟轟烈烈的“倒樸”風暴中,韓國進入2017年。

這場風暴始于2016年底時任總統朴槿惠“親信干政”事件的曝光,

並以她今年3月受國會彈劾黯然下臺為拐點,最後以文在寅5月入主青瓦台為終點。

風暴中,數以萬計韓國民眾手持蠟燭聚集在光化門廣場,把朴槿惠以及眾多政府高官和企業高管送入牢獄。5月23日,在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朴槿惠就“親信干政”系列案件首次出庭。身穿深藍色外衣,素顏盤發,面無表情,這位韓國歷史上首名遭彈劾下臺的女總統似乎想竭力向世人表明,

她仍然堅強。但是外衣上的囚號,進入法庭前的手銬以及憔悴的面容,都提醒著人們,她已經不再是那個風光無限的“冰公主”。

這場風暴創造了韓國的多項歷史:總統首次遭議會彈劾下臺;首次在總統缺位下舉行大選;當選總統在全民直選制以來首次跳過過渡期“火速上崗”。這場“倒樸”風暴映射出的,是韓國民眾剷除“政經膠著”多年積弊的強烈要求,它的影響並沒有因朴槿惠遭彈劾下臺而結束,

朴槿惠等“親信干政”案涉案人員的審訊貫穿全年。

朴槿惠面臨收受賄賂、濫用職權、強迫企業出資等18項罪名,其案件卷宗多達12萬頁。隨同朴槿惠一同入獄的,還有前政府和青瓦台的多位高官以及數名韓國大企業掌門人。8月,三星“太子”李在鎔一審獲判5年監禁。12月,檢方對“親信干政”事件另一核心人物、朴槿惠好友崔順實提出25年有期徒刑量刑。

但朴槿惠一案恐怕很難僅限於法律層面的裁決。

近來,朴槿惠的支持者多次舉行大規模示威,向法院和檢方施加壓力。這場“親信干政”風暴給韓國社會帶來的撕裂效果遠遠沒有完結。

星州老奶奶與“薩德”紛爭

9月7日,在民眾的怒駡和哭泣聲中,運送“薩德”系統移動發射架等裝備的車隊從韓國廣尚北道星州郡韶成裡旁的道路經過,駛向美軍星州“薩德”基地。在此之前的十幾個小時裡,

為阻止“薩德”裝備進入星州基地,星州當地居民以及各地和平人士與警方進行了徹夜鬥爭,肢體衝突不斷,數人受傷。

這其中,搬著小板凳坐在示威人群第一排、阻攔“薩德”裝備進入的星州老奶奶,成為韓國當地民眾反對部署的標誌性面孔。參考消息記者追蹤採訪星州民眾一整年,親眼目睹9月7日整晚的紛爭,身旁痛哭的老奶奶令人印象深刻。美軍反導系統在韓國的部署最終未因民眾的強烈反對而終止。韓國國防部當日宣佈,已完成“薩德”系統的“臨時”部署。

即便政權更迭,朴槿惠在任時一些錯誤的外交安保政策卻沒有得到根本糾正,文在寅政府以應對朝鮮半島局勢為由,宣佈與美方協商“臨時”部署“薩德”系統剩餘裝備。這一決定,遭到了韓國當地民眾、和平人士以及鄰國強烈反對。和平人士指出,“薩德”不利於半島和平,反而會把半島變成衝突最前沿和火藥桶。

10月31日,中韓就克服當前影響雙邊關係發展的困難問題發表了共同新聞稿,同意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韓方認識到“薩德”問題對兩國關係的嚴重影響,公開作出不追加“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不發展韓美日三方軍事同盟的鄭重表態,中方著眼大局採取了靈活處理方式,雙方就階段性處理“薩德”問題達成共識。

12月14日,中國領導人與就職後首次訪華的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談,對新起點上中韓關係的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中韓關係迎來通向行穩致遠之路的新起點。

文在寅與“清除積弊”改革

11月1日,韓國國會,韓國總統文在寅發表施政演說。在他外衣的前胸,競選時經常佩戴的紀念“世越”號黃絲帶圖章,換成了“平昌2018”。這是文在寅上任後第二次發表施政演說。

由於韓國民眾在“親信干政”風波後求新求變的迫切願望,文在寅在5月的“薔薇大選”中擊敗保守派政黨對手,成功入主青瓦台。

文在寅上臺後即掀起了“清除積弊”的國政改革風暴,旨在根治韓國“政經膠著”的政治社會頑疾,劍鋒不僅直指前總統朴槿惠政府,還捎上了朴槿惠的前任、前總統李明博政府。

李明博執政時期的多名政府部長、情報主管、檢方人員以及多名企業人士被拘捕接受調查,涉及情報機構越界違規、操縱股權以權謀私等一系列案件。李明博這位企業家出身的前總統似乎也難以逃脫“青瓦台”魔咒。

但“清除積弊”涉及韓國政壇各方勢力的激烈纏鬥,以及大財閥掌控國家經濟興衰的政經現狀,複雜難厘。韓國歷屆政府在上臺之初幾乎都提出過革新“政經膠著”弊病的口號,但往往不了了之。病去如抽絲。“政經膠著”久病成疾,清算易,根除難。

不過,對於明年來說,文在寅手中的牌至少不會比今年更差。

文在寅的民意支持率一直維持在70%左右的高水準,這讓他面對國會時有更多的底氣。更重要的,韓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復蘇大背景下顯現出良好勢頭,經濟表現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在寅執政的成敗。有了經濟增長持續復蘇的勢頭,文在寅提出的增加就業率、財富分配改革等施政目標,才能不落於空談。

2017年將逝。在異於往常的寒冷冬季中,韓國人想像著來年溫暖的春天。

韓國國防部當日宣佈,已完成“薩德”系統的“臨時”部署。

即便政權更迭,朴槿惠在任時一些錯誤的外交安保政策卻沒有得到根本糾正,文在寅政府以應對朝鮮半島局勢為由,宣佈與美方協商“臨時”部署“薩德”系統剩餘裝備。這一決定,遭到了韓國當地民眾、和平人士以及鄰國強烈反對。和平人士指出,“薩德”不利於半島和平,反而會把半島變成衝突最前沿和火藥桶。

10月31日,中韓就克服當前影響雙邊關係發展的困難問題發表了共同新聞稿,同意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韓方認識到“薩德”問題對兩國關係的嚴重影響,公開作出不追加“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反導體系、不發展韓美日三方軍事同盟的鄭重表態,中方著眼大局採取了靈活處理方式,雙方就階段性處理“薩德”問題達成共識。

12月14日,中國領導人與就職後首次訪華的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談,對新起點上中韓關係的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中韓關係迎來通向行穩致遠之路的新起點。

文在寅與“清除積弊”改革

11月1日,韓國國會,韓國總統文在寅發表施政演說。在他外衣的前胸,競選時經常佩戴的紀念“世越”號黃絲帶圖章,換成了“平昌2018”。這是文在寅上任後第二次發表施政演說。

由於韓國民眾在“親信干政”風波後求新求變的迫切願望,文在寅在5月的“薔薇大選”中擊敗保守派政黨對手,成功入主青瓦台。

文在寅上臺後即掀起了“清除積弊”的國政改革風暴,旨在根治韓國“政經膠著”的政治社會頑疾,劍鋒不僅直指前總統朴槿惠政府,還捎上了朴槿惠的前任、前總統李明博政府。

李明博執政時期的多名政府部長、情報主管、檢方人員以及多名企業人士被拘捕接受調查,涉及情報機構越界違規、操縱股權以權謀私等一系列案件。李明博這位企業家出身的前總統似乎也難以逃脫“青瓦台”魔咒。

但“清除積弊”涉及韓國政壇各方勢力的激烈纏鬥,以及大財閥掌控國家經濟興衰的政經現狀,複雜難厘。韓國歷屆政府在上臺之初幾乎都提出過革新“政經膠著”弊病的口號,但往往不了了之。病去如抽絲。“政經膠著”久病成疾,清算易,根除難。

不過,對於明年來說,文在寅手中的牌至少不會比今年更差。

文在寅的民意支持率一直維持在70%左右的高水準,這讓他面對國會時有更多的底氣。更重要的,韓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復蘇大背景下顯現出良好勢頭,經濟表現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在寅執政的成敗。有了經濟增長持續復蘇的勢頭,文在寅提出的增加就業率、財富分配改革等施政目標,才能不落於空談。

2017年將逝。在異於往常的寒冷冬季中,韓國人想像著來年溫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