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滴水成冰,沈城興起練兵熱

2017年12月15日,遼寧省瀋陽市再迎大雪,氣溫驟降至-20℃。而此時的瀋陽警備區民兵綜合訓練基地,卻被熱火朝天的冬訓激情點燃。警備區司令員趙恒志告訴記者,從2017年開始,他們依託民兵綜合訓練基地,

全年不間斷對全區民兵進行集中輪訓,實現了落實民兵訓練任務與保持戰備值班狀態的有機結合。

提升訓練品質要有過硬保障——

建設一流民兵訓練基地

“建設一流訓練基地,推動訓練創新發展”。走進瀋陽警備區民兵綜合訓練基地,兩行醒目的大字首先映入眼簾。趙恒志司令員說:“民兵訓練品質提升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強有力的訓練保障,致使民兵訓練始終在低層次徘徊。

”基於這一認識,該警備區建成了這個占地20余萬平方米,擁有資訊指揮控制中心、多功能電教室、工化和兵種專業教室、非戰爭軍事行動專業教室,集資訊、教學、管理、訓練、監控於一體的民兵綜合訓練基地。

和趙司令員邊看邊談,記者首先來到教學樓。根據民兵分隊任務與編成,教學樓內建有多媒體教室、戰術指揮作業室、網路專修室和教學資訊中心。

在核化模擬訓練室內,一組民兵正在進行考核。記者看到,這裡面設有監控評估區和薰蒸室、防護準備區和救援訓練區,考核採用模擬核化救援環境、視頻監控與自動評估方式,逼真的戰場環境、模擬的訓練裝備和科學的訓練方式讓記者眼前一亮。

從教學樓出來,我們來到室外訓練區。這裡,不僅有輕武器射擊場,還有防空兵、工兵、防化、通信訓練場以及抗洪搶險、抗震救災訓練場。

在占地1400平方米、高8米的防空兵訓練中心,還配備了先進的高炮營(連)指揮類比模擬訓練系統,能夠實現高炮營(連)作戰指揮、分隊協同、戰術合練和訓練考核等功能,解決了防空兵訓練受場地、空域、實彈制約等問題。

站在訓練場中間環顧基地,趙司令員說,該基地可同時保障1000人訓練和生活,是目前東北地區最大、功能最完備的民兵訓練基地。“我們的目標就是著眼民兵組訓模式改革創新,

以類比化、網路化建設為重點,著力在創新訓練手段、配套訓練功能、提高訓練效益上下功夫,打造綜合性、多功能的訓練基地。”

優勢資源要發揮優勢作用——

“大集中”訓練取代“各自為戰”

基地建成後,如何真正發揮其作用?趙司令員告訴記者,以往民兵訓練都是由各人武部自行組織,人員時間不落實、品質不高、手段落後的“老大難”問題一直存在,現在他們本著“集中組織實施、集約資源配置、優化組訓模式”的思路,

實行以訓練基地為依託、以類比化訓練為主要形式的全市民兵“大集中”訓練,不僅訓練效益大幅度提升,還減輕了組訓壓力,節約了訓練成本。

正在基地組織訓練的沈河區人武部部長叢志巨集對記者說:“以前,許多人武部訓練既沒場地又缺教員,訓練品質受到很大影響,基地建成後,人武部只負責人員的召集和管理,訓練、考核都由警備區統一實施,訓練水準有了質的飛躍。”

在訓練現場,記者見到了正在組織訓練監察的警備區戰備建設處處長滕國華。他告訴記者,他們依託民兵訓練基地,採取“大集中”和“小群多路”相結合的形式,根據年度訓練任務和重點訓練專案,將全年各級各類人員訓練全部安排在基地,警備區統一制定訓練計畫,分期分批施訓,實現了統建訓練平臺、統配教管力量、統一基地施訓、統籌訓練保障。

雪越下越大,一名組訓的年輕教練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動作標準俐落,口令也鏗鏘有力。一問才知道,他叫趙天時,剛剛從陸軍某部退伍3個月。他告訴記者,他退伍第三天就加入了民兵,一個星期後成為了民兵教練員。滕國華處長告訴記者,隨著不斷變化的多樣化軍事任務教學需要,對民兵教學骨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按照“取得資格認證、參加教學比武、特殊人才優先”的原則,通過專、兼、聘等管道,建立了一支以現役軍官和專武幹部為主,以民兵和外聘教員為補充的教練員隊伍,使一批擁有教練員等級證書的退役軍官或士官重披戎裝,充實到教學一線。

常訓常備方能有備無患——

常態化訓練確保召之即來

雪花飛舞,寒風刺骨。正在基地訓練的民兵應急分隊接到任務,50公里外的某地發生地震,命令他們火速支援。隨著一陣警報聲響起,一場民兵應急支援保障演練拉開序幕。記者看到,民兵分隊針對執行的任務,迅速到裝備器材庫領取生命探測儀、動力無齒鋸、液壓剪擴器等專業救援裝備,向“震區”開進,編組協同、應變處置、破拆起重、人員救護,緊張有序,有條不紊。

“在這麼冷的季節訓練這樣的課目,民兵們能吃得消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趙司令員說:“戰爭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想隨時能戰,必須常備不懈。”他告訴記者,以往,由於受氣候條件影響,加之過多考慮安全因素,民兵訓練集中在4到9月份,冬天基本不組織系統訓練,但從2017年開始,警備區依託民兵訓練基地,開展常態化訓練,一年12個月,每天都至少有一支民兵分隊在基地,圍繞新大綱內容進行強化訓練,同時擔任戰備值班分隊,遇有突發情況和緊急任務,應急分隊可以迅速反應,迅速到位。

常訓常備方能有備無患。去年8月,受強降雨影響,新民市發生洪災。此時,有4支民兵抗洪搶險分隊正在訓練基地進行訓練。接到救援任務後,他們立即由訓練轉為實戰,不到一小時就齊裝滿員趕到抗洪一線,連續奮戰一晝夜,加固堤壩120延長米,轉移群眾4000餘人。

記者瞭解到,該警備區依託民兵訓練基地開展常態化訓練的做法,目前已在遼寧省軍區得到推廣。警備區政委李軍說:“習主席強調,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必須扭住能打仗、打勝仗這個關鍵,在備戰打仗上有一個大的加強。我們依託市級民兵訓練基地開展常態化訓練,既是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的實際舉措,也是著眼平時應急、戰時應戰的要求,提高民兵快速動員和成建制遂行任務能力的有效途徑。”

訓練、考核都由警備區統一實施,訓練水準有了質的飛躍。”

在訓練現場,記者見到了正在組織訓練監察的警備區戰備建設處處長滕國華。他告訴記者,他們依託民兵訓練基地,採取“大集中”和“小群多路”相結合的形式,根據年度訓練任務和重點訓練專案,將全年各級各類人員訓練全部安排在基地,警備區統一制定訓練計畫,分期分批施訓,實現了統建訓練平臺、統配教管力量、統一基地施訓、統籌訓練保障。

雪越下越大,一名組訓的年輕教練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動作標準俐落,口令也鏗鏘有力。一問才知道,他叫趙天時,剛剛從陸軍某部退伍3個月。他告訴記者,他退伍第三天就加入了民兵,一個星期後成為了民兵教練員。滕國華處長告訴記者,隨著不斷變化的多樣化軍事任務教學需要,對民兵教學骨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按照“取得資格認證、參加教學比武、特殊人才優先”的原則,通過專、兼、聘等管道,建立了一支以現役軍官和專武幹部為主,以民兵和外聘教員為補充的教練員隊伍,使一批擁有教練員等級證書的退役軍官或士官重披戎裝,充實到教學一線。

常訓常備方能有備無患——

常態化訓練確保召之即來

雪花飛舞,寒風刺骨。正在基地訓練的民兵應急分隊接到任務,50公里外的某地發生地震,命令他們火速支援。隨著一陣警報聲響起,一場民兵應急支援保障演練拉開序幕。記者看到,民兵分隊針對執行的任務,迅速到裝備器材庫領取生命探測儀、動力無齒鋸、液壓剪擴器等專業救援裝備,向“震區”開進,編組協同、應變處置、破拆起重、人員救護,緊張有序,有條不紊。

“在這麼冷的季節訓練這樣的課目,民兵們能吃得消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趙司令員說:“戰爭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想隨時能戰,必須常備不懈。”他告訴記者,以往,由於受氣候條件影響,加之過多考慮安全因素,民兵訓練集中在4到9月份,冬天基本不組織系統訓練,但從2017年開始,警備區依託民兵訓練基地,開展常態化訓練,一年12個月,每天都至少有一支民兵分隊在基地,圍繞新大綱內容進行強化訓練,同時擔任戰備值班分隊,遇有突發情況和緊急任務,應急分隊可以迅速反應,迅速到位。

常訓常備方能有備無患。去年8月,受強降雨影響,新民市發生洪災。此時,有4支民兵抗洪搶險分隊正在訓練基地進行訓練。接到救援任務後,他們立即由訓練轉為實戰,不到一小時就齊裝滿員趕到抗洪一線,連續奮戰一晝夜,加固堤壩120延長米,轉移群眾4000餘人。

記者瞭解到,該警備區依託民兵訓練基地開展常態化訓練的做法,目前已在遼寧省軍區得到推廣。警備區政委李軍說:“習主席強調,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必須扭住能打仗、打勝仗這個關鍵,在備戰打仗上有一個大的加強。我們依託市級民兵訓練基地開展常態化訓練,既是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的實際舉措,也是著眼平時應急、戰時應戰的要求,提高民兵快速動員和成建制遂行任務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