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納蘭容若的歷史情懷: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納蘭性德,字容若,清朝重臣納蘭明珠之子,一位清朝時期的富於才思的至情至性的才子,婉約之風經常縈繞在其文章之中,但是作為一個男兒,他也能夠有過熱血,有過情懷。

就在康熙二十一年也就是1682年八月的時候,他奉命與副統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領略到這種雄壯之景,沸騰澎湃的熱血充斥心間。儘管後來他為了自己與妻子的曾經逝去的美好愛情而久久難以忘記,並且將自己的所有為愛情而犧牲了,其實我們也會發現這是納蘭為了自己追求的美的隕落而惆悵,一直到絕望,我們可以說納蘭性德是太過癡情,但是正是這樣的一種愛戀激發他的無限情思。

與小橋流水的婉約細膩不一樣,邊塞的雄渾遼闊沸騰著作者的內心,開闊著作者的視野,在這之中,納蘭性德卻能感受到的是歷史歲月的變遷,時光年華的滄桑,興衰之歎,油然於心頭。拋開了一些情感上的羈絆,納蘭性德面對著的是無限廣闊的世界,

荒蕪的邊塞也能夠讓他生髮出自己的興亡之歎與歲月之慨。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清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從小飽讀詩書,能夠有著較為深厚的歷史文化積累,能夠感受到歷史變化之中的歲月更替,時光匆匆,凋零的除了那些王侯將相,還有那些對於功名的熱烈追逐。“今古河山無定據”以一種清醒的歷史觀去面對著,無限山河經歷了多少個朝代的更替,我們感歎的是無情的時間曾經把自己的遺跡鐫刻下多少使人無奈的痕跡。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聲聲充滿著淒涼感覺的“畫角”渲染著無限的惆悵情緒,牧馬頻繁來往,沒有人影,蒼涼的景象讓人感覺到一種悲涼和無情。“滿目荒涼誰可語”充斥於心間的蒼涼淒傷常常是使人悲苦的源頭,這一句承上啟下,總結了上文的惆悵感覺,“西風吹老丹楓樹”一個“老”字著重表現其吹拂得時間之長,

次數之多,以及造成的楓樹的淒涼滄桑,從而很好地烘托了環境的淒清蒼涼和惆悵悲苦,為下面的進一步抒情奠定了基礎。

接著作者開始回憶過往的歷史,“從前幽怨應無數”一句概括了過往的惆悵,悲戚的情感彌漫在心間。“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個“鐵馬金戈”表明了戰事的發生的頻繁,“青塚”表明逝去的人也就長眠了,黃昏之下的景象淒清悲涼,路途遙遠。彌漫著的悲切情感也蔓延著在我們心間。

“一往情深深幾許”化用歐陽修《蝶戀花》中“庭院深深深幾許”,這裡著一個“一往情深”表明內心的情感的深重纏綿,讓讀者能夠感覺到作者此時的情感流露。“深山夕照深秋雨”最後一句巧妙地以景結情,深山讓人感覺多麼深遠,夕陽將要沉下去,淒涼惆悵,秋雨淅淅瀝瀝,滲透出一種淒苦悲傷的情緒,一切的情感都在這種景象之中被定格了,無法讓人忽略掉。

“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個“鐵馬金戈”表明了戰事的發生的頻繁,“青塚”表明逝去的人也就長眠了,黃昏之下的景象淒清悲涼,路途遙遠。彌漫著的悲切情感也蔓延著在我們心間。

“一往情深深幾許”化用歐陽修《蝶戀花》中“庭院深深深幾許”,這裡著一個“一往情深”表明內心的情感的深重纏綿,讓讀者能夠感覺到作者此時的情感流露。“深山夕照深秋雨”最後一句巧妙地以景結情,深山讓人感覺多麼深遠,夕陽將要沉下去,淒涼惆悵,秋雨淅淅瀝瀝,滲透出一種淒苦悲傷的情緒,一切的情感都在這種景象之中被定格了,無法讓人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