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是他使中國物探技術用5年走了發達國家30年的路

2004年3月,父親突然病重,進入彌留之際。黃大年正在1000多米的大洋深處進行“重力梯度儀”軍用轉民用領域的技術攻關。如果不是英國導師極力推薦,美方不會讓一個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

黃大年把眼淚咽到肚子裡,堅持做完試驗。再次回到陸地時,父親已入土為安。

兩年後,同樣的試驗從潛艇搬上飛機,母親臨終前囑咐愛子:“……早點回國,給國家做點事情……”

父母的教誨給出了黃大年一生中幾乎所有抉擇的答案——祖國高於一切!

“咱們馬上回去!”2009年年底,黃大年一改往日溫和的語調,堅決地對妻子說。

如此決絕的態度源于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財給黃大年發的一封郵件,

郵件中是國家“千人計畫”的有關材料。劉財不知道,這一封郵件讓黃大年心潮澎湃。“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1982年1月,他在大學畢業紀念冊上這樣寫道;“我學好國外的先進技術,一定會回來的!”18年前,他對為自己送行的老師說。

妻子知道,是時候了。於是,她在痛苦中賣掉了診所。黃大年將這一次離開形容為“落荒而逃”,“診所的藥堆滿了車庫,車扔在了停車場,什麼都不管了,必須立刻走”。

2009年12月24日,黃大年和妻子走下飛機,站在了祖國的大地上。6天后,黃大年與吉林大學正式簽訂全職教授合同。

他在微信朋友圈寫道:“在各國人才強強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幾乎從未敗過!有理由相信,回歸到具備雄厚實力的母校,

我也一定能實現壯校情,強國夢。”

常有人問他,為什麼這個時候選擇回來?黃大年總是說:“葉落可以歸根,但作為高端科技人員,在果實累累的時候,帶著經驗、技術、想法和追求回來更有價值,更能實現報國夢想。”

在黃大年大三時,一位叫滕吉文的地球物理專家來演講,

講的是他剛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滕老師描述了西方同行的技術有多麼先進。此時,出國的人少而又少。黃大年聽了講座,深感自己是井底之蛙,產生了出去看看的念頭。畢業後,他得到公派留學的機會,前往英國,跟隨航空磁儀物探的權威專家深造。

黃大年回國前“主要從事海洋和航空移動平臺探測方法、技術和裝備研發工作,在快速移動條件下探測地下和水下隱伏目標。

這是一種能夠在海洋和陸地複雜環境和條件下,通過快速移動方式實施對地穿透式精確探測的高科技整裝技術裝備,被廣泛應用於油氣和礦產資源勘探,尤其是潛艇攻防和穿透偵查等軍民兩用技術領域。它是發達國家極力爭奪的前沿技術制高點,是強國實力展示的重要標誌”。

黃大年回國後的科研工作,被認為對於中國國防意義重大。他回國後與同事們共同努力,使中國物探技術用5年走了發達國家30年的路,研製出自己的高水準儀器,打破了壟斷。一些採用了暫不能透露的前沿技術的設備尚在研發當中,如果成功將使中國在物探領域位居世界前列。

可惜在2017年的年初,黃大年教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此時,萬里之遙的英國,黃大年的外孫降臨到這個世上。

春倫,是黃大年為他的外孫起的中文名字:長春的春,倫敦的倫。黃大年曾說過,這是他最難忘、最喜歡的兩個城市……

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你願意為2018年的祖國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嗎?請把你的祝福留在評論中

使中國物探技術用5年走了發達國家30年的路,研製出自己的高水準儀器,打破了壟斷。一些採用了暫不能透露的前沿技術的設備尚在研發當中,如果成功將使中國在物探領域位居世界前列。

可惜在2017年的年初,黃大年教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此時,萬里之遙的英國,黃大年的外孫降臨到這個世上。

春倫,是黃大年為他的外孫起的中文名字:長春的春,倫敦的倫。黃大年曾說過,這是他最難忘、最喜歡的兩個城市……

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你願意為2018年的祖國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嗎?請把你的祝福留在評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