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理解“新時代”的深刻性,離不開哪三個重要角度

黨的十九大提出和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何理解和把握新時代,這是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鍵所在。新時代概念的提出,

突出體現了習近平作為這一思想主要創造者的戰略思維、使命擔當和世界胸懷,很好地反映了新思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繼承性、創新性和時代性。

新時代的戰略思維

如何概括新思想,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實現了理論創新的新飛躍。

包括關於中國夢、關於四個全面戰略、關於五大發展理念等,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四梁八柱。全黨開展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並作出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初步概括。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並把新時代作為新思想的重要理論特徵,作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的新的完整表述。

新時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首先突出地體現了習近平的深刻的戰略思維特徵。

深刻的思想必然有深厚的理論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學習,並提出了關於領導幹部要掌握戰略思維、歷史性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戰略思維從廣義上說可以涵蓋上述其他思維,

狹義的戰略思維主要指的是全域性思維或者也包括長遠性思維、即歷史性思維,辯證思維則是關於戰略重點的思維,創新思維是問題導向性思維、在戰略意義上則是主動權和突破方向的思維,底線思維是戰略的基礎性思維,法治思維是關於規則的思維。這些都直接地構成了新思想的哲學基礎和理論特徵。

“時代”是一個比較靈活的歷史性概念,

通常指歷史上以經濟、政治、文化等狀況為依據而劃分的某個時期。大時代可涵蓋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階段,如封建時代;小時代則可指人生的一個階段,如少年時代。今天,我們說在以和平與發展作為時代主題或者時代特徵的背景下,提出新時代,這主要的不是歷史學上時代劃分的概念,而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我認為,新時代可以理解為是一個戰略判斷,
是制定關於具有全域性、戰略性、前瞻性行動綱領的基本前提。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率領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提出了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思想。這一思想的深刻性,到了今天有了充分的體現。可以說,中國夢就是新時代進行新征程的夢,中國夢的提出,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造,都具有標誌性的象徵意義。

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的內容描述,就是中國夢關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內涵展開。十九大指出,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戰略思維首先要判斷戰略形勢、明確戰略目標和戰略方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偉大夢想,就是戰略目標。新時代首先意味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就是新時代的戰略方向。所以,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這就是新思想最基本的歷史定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明確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戰略目標戰略方向的基礎上,還作出了關於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要的戰略形勢判斷,作出了關於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三步走”的戰略步驟安排,作出了關於“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並提出了十四個基本方略。這就是全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

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則用新時代替換了“新階段”的提法。新階段是一個客觀性的表述,新時代則具有濃烈的實踐色彩,體現著強烈的使命擔當精神。

關於新時代,恩格斯曾經說過,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有德國社會民主黨於1883年創辦的《新時代》雜誌,恩格斯在這個雜誌上發表了許多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著。列寧論新時代,特別強調哪個階級在時代的中心,能否起到主體的作用;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說我們“開創了全世界歷史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建黨時期,曾於1921年6月組建過“新時代叢書社”,出版馬克思主義書籍;1923年4月,有毛澤東和李達在長沙創辦《新時代》雜誌,宣傳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從語境中可以看出,新時代是人們積極奮鬥而爭取實現新目標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思想的創造中特別重視歷史的思考。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的講話中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黨的十九大也正是從歷史切入論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的。由此可見,新時代的提出,積聚著中華民族深沉的歷史抱負,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歷史使命擔當。

在這樣的歷史情境下,體會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的“三個意味”: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三個意味”,怎能不使人滿懷豪情,也充滿著使命力量!

黨的十九大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主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回答了我們黨在新時代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的重大問題。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領會新時代的深刻意蘊,以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實現偉大的夢想。

新時代的世界胸懷

新時代不僅具有歷時性,還具有共時性。所謂新時代,不能局限於民族國家的狹隘時空,應該是一個全球性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也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還改變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所以,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的“三個意味”,同時也揭示了新時代對於社會主義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關注人類社會的發展。新中國建立之初,1956年,毛澤東曾經說過,“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鄧小平在會見盧旺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時說:“衡量我們是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使我們自己發展起來,實現四個現代化,而且要能夠隨著自己的發展,對人類作更多的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後,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從6個時間段回顧了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進行考察,令人印象深刻。

這樣的一個新時代,不僅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且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不僅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而且對世界各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不僅願意為中國人民造福,也願意為世界各國人民造福。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所以,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華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兩個夢想,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實現第一個夢想是實現第二個夢想的基礎。新時代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更高階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將是推動世界走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新的歷史起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新時代,表明了不僅開闢了管黨治党、治國理政的新境界,還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表明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作者為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欄目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項建英都具有標誌性的象徵意義。

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的內容描述,就是中國夢關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內涵展開。十九大指出,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戰略思維首先要判斷戰略形勢、明確戰略目標和戰略方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偉大夢想,就是戰略目標。新時代首先意味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就是新時代的戰略方向。所以,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這就是新思想最基本的歷史定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明確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戰略目標戰略方向的基礎上,還作出了關於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要的戰略形勢判斷,作出了關於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三步走”的戰略步驟安排,作出了關於“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並提出了十四個基本方略。這就是全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

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則用新時代替換了“新階段”的提法。新階段是一個客觀性的表述,新時代則具有濃烈的實踐色彩,體現著強烈的使命擔當精神。

關於新時代,恩格斯曾經說過,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有德國社會民主黨於1883年創辦的《新時代》雜誌,恩格斯在這個雜誌上發表了許多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著。列寧論新時代,特別強調哪個階級在時代的中心,能否起到主體的作用;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說我們“開創了全世界歷史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建黨時期,曾於1921年6月組建過“新時代叢書社”,出版馬克思主義書籍;1923年4月,有毛澤東和李達在長沙創辦《新時代》雜誌,宣傳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從語境中可以看出,新時代是人們積極奮鬥而爭取實現新目標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思想的創造中特別重視歷史的思考。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的講話中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黨的十九大也正是從歷史切入論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的。由此可見,新時代的提出,積聚著中華民族深沉的歷史抱負,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歷史使命擔當。

在這樣的歷史情境下,體會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的“三個意味”: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三個意味”,怎能不使人滿懷豪情,也充滿著使命力量!

黨的十九大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主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回答了我們黨在新時代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的重大問題。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領會新時代的深刻意蘊,以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實現偉大的夢想。

新時代的世界胸懷

新時代不僅具有歷時性,還具有共時性。所謂新時代,不能局限於民族國家的狹隘時空,應該是一個全球性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也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還改變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所以,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的“三個意味”,同時也揭示了新時代對於社會主義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關注人類社會的發展。新中國建立之初,1956年,毛澤東曾經說過,“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鄧小平在會見盧旺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時說:“衡量我們是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使我們自己發展起來,實現四個現代化,而且要能夠隨著自己的發展,對人類作更多的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後,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從6個時間段回顧了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進行考察,令人印象深刻。

這樣的一個新時代,不僅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且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不僅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而且對世界各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不僅願意為中國人民造福,也願意為世界各國人民造福。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所以,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華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兩個夢想,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實現第一個夢想是實現第二個夢想的基礎。新時代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更高階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將是推動世界走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新的歷史起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新時代,表明了不僅開闢了管黨治党、治國理政的新境界,還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表明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作者為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欄目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項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