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助殘先進個人劉娟:助殘“路”上灑下愛與希望

助殘先進個人劉娟:助殘“路”上灑下愛與希望

劉娟同時也呼籲廣大群眾,更多的關注關心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為他們融入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紅網時刻1月1日訊(張家界分站記者 陳瀟)有這麼一位女士心甘情願的付出,

讓殘障人士有夢想,讓殘疾人可以自立,讓他們重回社會,她就是張家界市龍門社會服務中心負責人劉娟。

放棄工作 毅然走上助殘“路”

劉娟生於常德桃源縣,2002年來張家界讀書,畢業之後從事了她夢想的職業——人民教師,她覺得教育是傳遞知識傳遞愛的最好職業,年輕的她勤勤懇懇默默的奉獻了三年,傳遞著好心中執著的那份神聖的愛。

但是,事與願違,由於家庭的原因,她不得放棄在桃源教書的工作,來到了張家界。來張家界的十餘年,她一直在房地產行業工作,拿著不錯的工資,生活也很舒適,

80後的劉娟顯然有著80後普遍擁有的特質——為夢想而生,根植於心中的那份執著的夢想,一直在心中湧動,歲月流逝,夢想依舊。

2014年,在工作中,劉娟結識了已經在益陽市創辦了益陽市龍門社會服務中心的趙宴菡,

兩個志同道合的人一拍即合,兩人一起投入了50萬,打算創立一個專門從事社會工作的機構。

“只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下去,沒想過回報。”劉娟告訴記者,只想説明更多的殘障人士、弱勢群體,特別是殘障兒童重樹信心,回歸社會。

找房子、裝修、買設備、招聘老師,參加專業機構培訓,劉娟克服了重重困難,努力學習,考取了專業培訓師證書。“剛開始的時候困難重重,找場地就找了2個月才找到。

”籌備成立花了近半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是經歷了她人生中最多的困難。

但是困難再大也沒有她對事業追求的決心大。2014年11月,通過兩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張家界市第一家社會工作服務專業機構一張家界龍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各級領導特別是民政部門、殘聯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正式成立。中心的成立也使張家界市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和社會工作人才建設邁出了第一步。

頂著壓力 把機構做精做強

“有了這份心就要做好這個事。”劉娟坦言,走入這個行業承受了家庭、社會的多重壓力,家人的不支援、不理解,以及社會公眾的誤解讓她倍感感壓力。

“很多人都會認為,從事我們這個行業的人也是殘疾人,他們會覺得,好好人怎麼會做這種事。”劉娟沮喪的說“我想告訴大家,我們是助殘不是殘疾,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

有壓力才有動力。機構成立以來短短三年的時間,卻取得了顯著成績。機構占地10餘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擁有特殊兒童康復訓練與教育的儀器和設備1000餘套(件)。機構現有專職社工6人,兼職社工6人,義工500餘人;專職康復教師8人,生活保育員4人。是目前張家界市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項目最齊全的專業社會工作機構。機構主要負責殘疾人居家服務、留守兒童關懷、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等社會工作專案,康復部主要負責智障兒童康復訓練與教育。目前正在開展的工作有40個智障孩子康復訓練、50個一二級殘疾人的居家服務、30戶最低收入生活保障家庭的社工服務,社會反響非常好。

2016年張家界龍門社會服務中心獲得“湖南省學雷鋒志願服務優秀社團”稱號。被湖南省文明委、湖南省志工委授予“湖南省學雷鋒志願服務百強社團碧桂丹心獎”獎牌;2016年沿河社區老年人綜合服務專案被湖南省青年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組委會評為“湖南省首屆青年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優秀專案”;2016年獲得“張家界市學雷鋒公益大賽”第三名。

“希望在未來,能夠幫助更多的輕度致殘人士職業重建,改善家庭以及自身的生活狀況,實現自強自立和人生價值,維護殘疾人社會及生活記帳本權益的保障。”劉娟同時也呼籲廣大群眾,更多的關注關心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為他們融入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機構成立以來短短三年的時間,卻取得了顯著成績。機構占地10餘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擁有特殊兒童康復訓練與教育的儀器和設備1000餘套(件)。機構現有專職社工6人,兼職社工6人,義工500餘人;專職康復教師8人,生活保育員4人。是目前張家界市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項目最齊全的專業社會工作機構。機構主要負責殘疾人居家服務、留守兒童關懷、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等社會工作專案,康復部主要負責智障兒童康復訓練與教育。目前正在開展的工作有40個智障孩子康復訓練、50個一二級殘疾人的居家服務、30戶最低收入生活保障家庭的社工服務,社會反響非常好。

2016年張家界龍門社會服務中心獲得“湖南省學雷鋒志願服務優秀社團”稱號。被湖南省文明委、湖南省志工委授予“湖南省學雷鋒志願服務百強社團碧桂丹心獎”獎牌;2016年沿河社區老年人綜合服務專案被湖南省青年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組委會評為“湖南省首屆青年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優秀專案”;2016年獲得“張家界市學雷鋒公益大賽”第三名。

“希望在未來,能夠幫助更多的輕度致殘人士職業重建,改善家庭以及自身的生活狀況,實現自強自立和人生價值,維護殘疾人社會及生活記帳本權益的保障。”劉娟同時也呼籲廣大群眾,更多的關注關心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為他們融入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